讀雅集諸位詞長往來岳陽樓各詩皆佳,愧不能及,遂想起一事──
自沈佺期〈龍池篇〉發端、崔灝擬格繼作〈雁門胡人歌〉之後,另有〈黃鶴樓〉詩拔出高調。李白則隨作〈鸚鵡洲〉、〈鳳凰臺〉皆以古入律之作,成唐律典範。岳陽名樓,豈能獨無此體?湊個趣,學舌而已。唯高古難期,勉效疊字,仍約近體耳。
人過岳陽樓
洞庭波裡岳陽樓,
波蕩樓鱗碎復收。
分合水天無際畔,
古今樓閣盡波流。
湖湘寂闊誰留跡,
賢聖淋漓自忘憂。
飲中浮得八百里,
臥接君山成一洲。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