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舌一首──人過岳陽樓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學舌一首──人過岳陽樓

文章張大春 » 2007-02-12 10:43 AM

讀雅集諸位詞長往來岳陽樓各詩皆佳,愧不能及,遂想起一事──
自沈佺期〈龍池篇〉發端、崔灝擬格繼作〈雁門胡人歌〉之後,另有〈黃鶴樓〉詩拔出高調。李白則隨作〈鸚鵡洲〉、〈鳳凰臺〉皆以古入律之作,成唐律典範。岳陽名樓,豈能獨無此體?湊個趣,學舌而已。唯高古難期,勉效疊字,仍約近體耳。

人過岳陽樓

洞庭波裡岳陽樓,
波蕩樓鱗碎復收。
分合水天無際畔,
古今樓閣盡波流。
湖湘寂闊誰留跡,
賢聖淋漓自忘憂。
飲中浮得八百里,
臥接君山成一洲。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文章無為 » 2007-02-12 10:52 AM

大作波與樓俱三出,莫非特意? :roll:
無為
會員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2002-04-15 12:16 AM

文章張大春 » 2007-02-12 11:01 AM

無為 寫:大作波與樓俱三出,莫非特意? :roll:


學舌豈敢特意?

前曾言及:「唯高古難期,勉效疊字,仍約近體耳。」

意思是說:原先古人此體之作,頗用疊字。
像沈詩五龍、二池、四天;
崔詩三黃鶴、二去、二空、二人、及悠悠、歷歷、萋萋;
李詩三鳳、二凰、二臺;
又三鸚鵡、二江、三洲、一青青。

先賢特意,後學不能特意。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文章簡政二 » 2007-02-12 12:54 PM

龍池名「篇」,雁門題「歌」,與「黃鶴」、「鸚鵡」、「鳳凰」三作自有胎息相應者,究竟同調與否?似乎是個疑案。請教各位詞長。
詩人別有傷心處 翠袖蒼茫獨立時
簡政二
會員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07-27 03:19 AM

文章拾荒樵夫 » 2007-02-12 03:15 PM

旅遊曾度岳陽樓,萬里煙波入眼收。
古有賢人題賦頌,今存騷客望江流。
船行浪遠迎風月,雁叫情長繫苦憂。
拂面寒風生寂意,水天無際臥沙洲。
拾荒樵夫
會員
 
文章: 3147
註冊時間: 2005-07-17 02:20 PM
來自: 台北板橋

文章woncf » 2007-02-12 11:29 PM

末學不才豈敢大師面前學舌弄斧,只是忐忑續貂而已,尚請不棄駑鈍

夢裡岳陽樓,敬請斧正

洞庭波撼岳陽樓,亙古飄搖一水收。
極目山遙楚雲闊,放懷宇近汨江流。
幾曾天下樂而樂,依舊國中憂自憂。
眾莫知兮其壯麗,昂揚錦繡記瀛洲。
woncf
會員
 
文章: 407
註冊時間: 2003-11-17 10:57 AM

文章張大春 » 2007-02-13 09:17 AM

感感謝拾荒樵夫詞長和woncf詞長不吝賜和指教。
二位所作皆是標準近體七律,以逸、以壯,各有佳處,
不容我妄讚。

竊疑〈黃鶴樓〉詩是別一體,此體介於古、近體之間,
與簡政二詞長所慮者可能相近。
沈佺期〈龍池〉之作已有鍛接古體入律之意,
崔灝先作〈雁門胡人歌〉已得其調,
〈黃鶴樓〉詩則冠絕千古矣。
此即體格錯雜融容之變,
非如此不易於熟穩工甜媚滑令巧中恢拓地步,另鑄高格。

諸詩中複字故是古體之餘。尤有甚者,
中二聯「漸工」,亦是章法──
「漸工」者,頷聯不必求其屬對之穩,
然亦高下相需,神理輝映,以緩穩近律之勢,
反襯其下頸聯渾凝鍛鍊之工,有不可盡言之妙。
〈龍池篇〉頷聯:「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薇」已是;
〈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鸚鵡洲〉「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亦復如此。
崔、李豈不能工其對耶?蓋以古入律,調治行伍,使參差易節,宮商斑斕也。

我治詩不深,祇能學舌,故勉強作律調試為此體,
於頷聯「漸工」之處,尚待磨練。
此處方家夥矣,殆亦拋磚求玉焉!

更謝諸位詞長回應。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