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思 寫:因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有感
才筆如何挽綺花?
一朝開謝即生涯,
佛前枉作癡心句,
換得蕭郎未駐車。
第一次看到那首詩也是很感動,久久不能自已.
卞思姐大作第四句[換得蕭郎未駐車]作了否定,竊以為第三句若不先以[枉]字否定之,效果當會更佳.
之前小弟曾以文心雕龍之理論寫過文章評論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貼來權作回應.
【一顆開花的樹】席慕蓉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評論】
一、 情理設位
這首詩的主題在寫一位女孩急切的等待一份良緣,雖然有緣與心上人相遇,但是終究與之擦身而過。作者把整篇的風格定位在陰柔、惆悵、淒美的範疇,最後並以驚心動魄的悲劇來收束全文,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在鋪排篇章的過程中,先以人的面目出現,再以樹的姿態表情達意,樹之情即是人之情,花之落即是人之悲,物我實為一體之兩面。
二、 章法分析
(一)起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二)承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三)轉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四)合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起 承 轉 合
前世在佛前求緣 今生化成一顆樹 相遇 擦身而過
三、 修辭技法
(一) 設問法:如何讓你遇見
(二) 誇飾法: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三) 轉化法: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四) 類疊法:朵朵
(五)呼告法: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四、 總評
一份好的因緣是人人所期盼的,詩中的主角可以說是非常癡情的人,為了與心愛的人相遇,竟然在前世就於佛前祈求,而令人驚訝的是,她還求了五百年,如果論筆法的話,這當然是一種誇飾手法,但是唯有如此才能使得筆下營造出來癡情形象更加深化,可以說是用得恰到好處!
第二段描述經過祈求後,佛於今生把她化成了一顆樹,而且讓她長在心上人的必經之路,她為了相遇的那一刻已期盼了許久,於是她在「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就如同女子梳妝打扮一樣,這句話也緊扣著第一段的「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在這一刻,她就要把自己最美麗的樣子呈現出來。
轉折處描寫兩人終於能夠相遇,她懷著滿腔的熱情等待心上人的凝視。但是最後卻以悲劇作為結尾,心上人居然視若無睹而去,之前的癡情付出瞬間都化成了泡影,「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如何能不悲痛?如何能不心冷?其內心的創傷、痛苦可想而知,因此作者寫下了「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落了一地的竟然是詩中女主人凋零的心,這神來之筆是多麼的驚心動魄啊!全篇到此嚘然而止,強烈的悲傷感受幾乎令人窒息!
全篇環環相扣,劉勰言「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這篇作品可說是找不到多餘的字句,可見作者遣詞用字之技巧十分高明,前面的每一句鋪敘都是一種伏筆,詩中那股悲傷的感染力到了最後才有如火山爆發,噴勃而出。這篇作品能夠「蕪穢不生」、「綱領招暢」、「首尾圓合,條貫統序。」可說是經過精細的鎔裁之工,作者之筆力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