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灰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化灰

文章寓公 » 2005-08-20 06:01 AM

七月盂蘭萬紙焚,一城煙火壓流雲。
急風迴轉東君暗,切切蟲音處處聞。
寓公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4-06-17 04:46 PM

文章卞思 » 2005-08-22 01:04 AM

果有盂蘭盆會陰魅氣紛。
切切蟲音,如聞鬼語也。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jhkakio » 2005-08-22 06:25 AM

盂蘭盆缺義難明,萬紙無張數不清。
切切蟲音真指鬼?東君耳背受虛驚。
jhkakio
會員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4-09-05 01:46 PM

文章維仁 » 2005-08-23 12:13 AM

請恕在下難以理解jhkakio詞長此詩的用意。究竟是翻案?是反駁?或是調侃?
誠懇建議詞長直接申論高見,或許對原作者與回應者而言,會感覺比較有裨益,也比較有禮貌。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jhkakio » 2005-08-23 05:44 AM

前詩只是表達意見而已,絕無調侃之意,而寫詩當然以起伏動心始能引人注意也,佛經既然皆譯「盂蘭盆」三字,則節為盂蘭兩字是否適當?至於萬紙,紙只代表類,並無數目可數,是否妥當還求網上朋友提出意見,不敢私自論斷,而「切切蟲音」既然提到燒紙成灰,則究竟指燒紙的聲音,或代表鬼魅的聲音,如屬後者,則東君豈不虛驚一場。東君為太陽之尊,當只虛驚而已,不致真驚也。意與詩同,無異也。
jhkakio
會員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4-09-05 01:46 PM

文章天馬行空 » 2005-08-23 10:13 AM

貧道贊賞詞長勇于發問之精神,試對詞長疑問表示己見。

jhkakio 寫:前詩只是表達意見而已,絕無調侃之意,而寫詩當然以起伏動心始能引人注意也,佛經既然皆譯「盂蘭盆」三字,則節為盂蘭兩字是否適當?
作詩把事情或長句縮短,古已有之,并不罕見,舉例如下:
1.唐人胡宿,把老子講的“如登春台”事縮爲“老台”,雖較勉強,亦爲一例。
2.唐人李商隱,在“聖女祠”的“腸回楚國夢”中,把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那件事縮成“楚國夢”。
3.宋人晏殊,在“賦得秋雨”的“楚夢先知薤葉涼”中,把同樣的事縮成“楚夢”兩箇字。

如果上述例子不足以說服詞長的話,看了下例,詞長或許就信服了:
盂蘭盆 宋·晏殊
紅白薇英落,朱黃槿豔殘。家人愁溽暑,計日望盂蘭

jhkakio 寫:至於萬紙,紙只代表類,並無數目可數,是否妥當還求網上朋友提出意見,不敢私自論斷,
詞長可能不知,紙亦爲量詞,如一紙空文,紙半張,太宗真迹六百紙。《顏氏家訓》中有“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紅平綠仄臧郎地 天馬行空雲飛揚
www.zangland.com
天馬行空
會員
 
文章: 791
註冊時間: 2003-12-20 02:55 PM
來自: 東京

文章風雲 » 2005-08-23 12:39 PM

〔萬紙無張數不清〕,〔數不清〕是亦可數,然量大也,難以數清,此三字與jhkakio詞長原意有別。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jhkakio » 2005-08-23 07:37 PM

1唐人胡宿將老子所講「如登春台」縮為老台卻屬離譜,應該改名胡縮或胡述。
2「楚國夢」三字很完整,無何缺陷,如果寓公先生寫的是「盂會」,才是正確的節句法,該節就節,不該節,最好莫節。楚夢兩字亦很完整,當然可以。
3天馬行空先生真有辦法找到晏殊之詩,以作證明,不過這首詩之應用「盂蘭」二字,並非於正常情況下寫之,有點「求鳳格」與「假借格」味道,你可從前面之形容花卉可知,請問盂蘭是蘭乎?非也。如果晏殊在後面加上盆字,就不好玩了。
4至於萬紙,兩位先生所講也許有道理。不過顏氏家訓中之「三紙」,其「紙」作張,其義不同。不過信鬼的人,覺得燒的是金銀紙,不信的,覺得是一堆紙而已。
5此次天神、掌門、谷主都相繼出面,可知茲事體大,也讓在下感到有生以來最大之光榮也。
jhkakio
會員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4-09-05 01:46 PM

文章天馬行空 » 2005-08-23 08:47 PM

jhkakio 寫:3天馬行空先生真有辦法找到晏殊之詩,以作證明,不過這首詩之應用「盂蘭」二字,並非於正常情況下寫之,有點「求鳳格」與「假借格」味道,你可從前面之形容花卉可知,請問盂蘭是蘭乎?非也。如果晏殊在後面加上盆字,就不好玩了。
古人類似詩有很多,網上一查就來,再舉例如下:

清人王凱泰有詩《中元節有感》如下: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清人沈兆有詩《中元節》如下: 中元燈異土元形,會啟盂蘭燦若星。万朵蓮花照秋水,可同佛火燭幽冥。

jhkakio 寫:5此次天神、掌門、谷主都相繼出面,可知茲事體大,也讓在下感到有生以來最大之光榮也。

貧道與老弟一樣屬于過客,不要與掌門、谷主相提并論。
紅平綠仄臧郎地 天馬行空雲飛揚
www.zangland.com
天馬行空
會員
 
文章: 791
註冊時間: 2003-12-20 02:55 PM
來自: 東京

文章天馬行空 » 2005-08-23 08:59 PM

如果詞長還是不信服的話,就此了結,不要再爭了,算貧道無力說服老弟。
紅平綠仄臧郎地 天馬行空雲飛揚
www.zangland.com
天馬行空
會員
 
文章: 791
註冊時間: 2003-12-20 02:55 PM
來自: 東京

文章jhkakio » 2005-08-23 09:51 PM

天馬行空先生又找了兩首清人的詩,只用盂蘭兩字,但以我之見,如果盂蘭兩字可用,那佛經上就不會每次都用盂蘭盆,而不用盂蘭二字,如果可用,則早就改了,還省事些。
歷代名人之詩,也是錯誤百出,如果沒人點破,則後人以訛傳訛,那更是遺誤萬代也。
jhkakio
會員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4-09-05 01:46 P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