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七絕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06 10:46 AM

思雨斋 寫:古典诗并非只有一种风格。我不认为李长吉、李义山等的诗多么雅正和温柔敦厚。
蘭若。綢君词长可以不欣赏此种,但也不必将之归于新诗。
于我,宁愿读不那么温柔敦厚的真诗,也不愿读所谓雅正的伪诗。
叶燮说:诗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但很多诗人却喜欢在诗中作伪。


這位詞長

我對添雪詞長本身沒任何意見,也不識.
我怎會冒然的說這是[偽詩]呢?
這句話你自已負責唷。^^
很多詩人喜歡在詩中作偽?
我不知道,也不是我的重點.
老實說,我的意思不是添雪詞長在詩中作偽,而是不含蓄.
妳說李商隱不雅正'含蓄,你確定你讀過?
我認為李賀倒真是奇葩了.

言愁必愁!說恨必恨!
這是所謂的不作偽嗎?
那似乎膚淺了點,新詩也不如此寫.

雅正'含蓄,是古典詩最基本的要求,
這一個要求你可以在十本詩詞專論中找到九本都這麼說,
顯然大陸人不是這麼教喔,不過我想你可以以此前提再翻翻唐詩三百首喔^^.

詩不可違心而出,多麼妙的一句話.
正如同我一直想說違心之言,可惜亦不能違心而出啊.

我是認為不新不古之詩,
倒不如擇其一而後善自修涵會更有助益.
我也認為不要拿罕見的例子或人物來背書較好,
人家寒窗不僅十年,要比較,咱們都差遠了^^.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06 11:16 AM

另外,雅集的版大們多宅心仁厚,
不適作更深入的討論,我怕他們真一夜白髮了.

試問詞長都在大陸哪個論壇?
我可以去那換你們給我指教一番^^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文章思雨斋 » 2005-08-06 01:21 PM

本不想卷入口舌之争。再说,什么样的诗是好诗,限于个人的经历、见识,是难有定论的。
我对添雪诗的观感,恰恰没有觉得不含蓄。
另外,是否作诗一定要含蓄,并无先验的标准,应视具体情形而定。“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难道不是言愁必愁?“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含蓄吗?
李的诗,如“小怜玉体横陈夜”,“舞破中原始下来”,“只得徐妃半面妆”,“薛王沉醉寿王醒”等,雅正否?温柔敦厚否?

这位词长说:雅正'含蓄,是古典詩最基本的要求,
這一個要求你可以在十本詩詞專論中找到九本都這麼說,
顯然大陸人不是這麼教喔,不過我想你可以以此前提再翻翻唐詩三百首喔^^.

很遗憾,我看到的诗词论著并不是十本九本如此说。《人间词话》甚至说“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是好诗。雅正否?含蓄否?
另外说明一下,我的见解只代表思雨斋本人,不代表大陆人,正如这位词长的见解不能代表台湾人一样。
唐诗三百首小时侯已经背熟了,谢谢提醒。如果我们作诗刻意模拟唐诗三百首,这就是所谓“哑唐诗”。
最後由 思雨斋 於 2005-08-06 01:3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思雨斋 » 2005-08-06 01:25 PM

我以前常去的诗词论坛有:

www.shi300.cn
http://www.4277.com/forum/

不过现在几乎没去发言了。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思雨斋 » 2005-08-06 01:48 PM

其实这个问题没什么好争的,清人“格调”、“性灵”之争差近。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06 01:57 PM

思雨斋 寫:其实这个问题没什么好争的,清人“格调”、“性灵”之争差近。


不會'不會

詞長說的極好 :-P

我很高興 :mrgreen:

在下這就去拜訪^^

另外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怎麼不含蓄了?

小怜玉体横陈夜”,“舞破中原始下来”,“只得徐妃半面妆”,“薛王沉醉寿王醒”等,雅正否?温柔敦厚否

此本嘲諷之作,能嘲諷至此如何不雅呢?
若非有不正在先,先人何以諷之?
何況雖有嘲諷之意仍藉含蓄之體。
你舉的例子剛好驗證雅正、含蓄之法^^

人間詞話也說
少游詞境最為淒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則變而淒厲矣。東坡賞其後二語(1),猶為皮相。

詞之雅正,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
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白石
雖似蟬脫塵埃,然終不免局促轅下。

(2)陳子龍〔王介人詩餘序〕:〔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其為詩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終宋之世無詩焉。然宋人亦不可免於有情也。故凡其歡愉愁怨之致,動於中而不能抑者,類發於詩餘,故其所造獨工,非後世可及。蓋以沈至之思而出之必淺近,使讀之者驟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誦而得沈永之趣,則用意難也。以儇利之詞,而制之實工鏈,使篇無累句,句無累字,圓潤明密,言如貫珠,則鑄詞難也。其為體也纖弱,所謂明珠翠羽,尚嫌其重,何況龍鸞?必有鮮妍之姿,而不藉粉澤,則設色難也。其為境也婉媚,雖以警露取妍,[[實貴含蓄]],有餘不盡,時在低回唱歡之際,則命篇難也。惟宋人專力事之,篇什既多,觸景皆會。天機所啟,若出自然。雖高談大雅,而亦覺其不可廢。何則?物有獨至,小道可觀也。


我建議你把人間詞話看完唷^^

我們去那談吧^^
最後由 蘭若。綢君 於 2005-08-06 03:2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文章添雪齋 » 2005-08-06 02:15 PM

想不到許久不來,竟然能重逢靜玄兄啊。真是開心事。代小魚一起問聲好:)

詩詞這東西,各人有各自的喜好和感覺。沒有絕對標準的。性格衝動的人,可能最含蓄的時候還比一個内向的人來的衝動。詩詞也一樣,所以不可能大家要求都按死一個標準。古往今來那麽多作品,要同時找出激憤的、含蓄的、風雅的、華貴的、清淡的都很容易,大家還有什麽必要現在來爭這個呢?
自己寫自己喜歡的,看自己喜歡的就是。對吧?各位詞長。:)
添雪齋
會員
 
文章: 192
註冊時間: 2002-05-26 10:10 PM
來自: 添雪齋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06 02:50 PM

我只是台灣一個掃地區域負責在廁所的小伙子,怎敢代表?
台灣諸老個個深藏不露,倒是小子尚須磨煉磨煉。

試問詞長,你貼的那論壇似乎停止註冊新用戶了,
或有其它可供討論?

我很想再細聆詞長在研讀古典詩詞專著中
哪一部不曾粗略說明雅正之為骨'含蓄之為體的?
以補小子拙劣之學識,還望多多指點^^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文章思雨斋 » 2005-08-06 05:36 PM

词长引《人间词话》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你怎知我没读完?呵呵。

詞之雅正,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
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王国维这句话有意思。周被有的人称为“词中老杜”,王却贬之为倡伎。可见前人对于他是否“雅正”都难有定论。何况,雅正的定义本来模糊,判断起来就更难。“含蓄”也是如此。我说“红颜未老恩先断”直露,词长非要说是含蓄,我也没有办法。
再补充一下,王所谓的“雅正”,我记得原文是“雅郑”,这个郑,是郑声淫的郑,雅和郑刚好是反义。王并未说做诗一定要“雅正”,“含蓄”,更谈不上说要“雅正为体,含蓄为骨”,他只是拈出“境界”二字。
“雖高談大雅,而亦覺其不可廢。何則?物有獨至,小道可觀也。”这句话正好证明王推重的词不够雅正。而且《人间词话》论词为主,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本来比诗就更要求含蓄。但也有直露的名篇,如韦庄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便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添雪诗给我的感觉,并没有不雅正的地方。衡以传统诗教,顶多是不够温柔敦厚罢了。其实,温柔敦厚不过是一个标签,古人就常常乱贴的。我读离骚,正见其怨,“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并非“哀而不怨”。

www.4277.com/forum
还能注册的,进去之后找“诗公社”。
最後由 思雨斋 於 2005-08-06 06:1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思雨斋 » 2005-08-06 05:42 PM

也问添雪、小鱼好。:)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06 06:19 PM

思雨斋 寫:词长引《人间词话》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你怎知我没读完?呵呵。

詞之雅正,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
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王国维这句话有意思。周被有的人称为“词中老杜”,王却贬之为倡伎。可见前人对于他是否“雅正”都难有定论。何况,雅正的定义本来模糊,判断起来就更难。“含蓄”也是如此。我说“红颜未老恩先断”直露,词长非要说是含蓄,我也没有办法。
再补充一下,王所谓的“雅正”,我记得原文是“雅郑”,这个郑,是郑声淫的郑,雅和郑刚好是反义。王并未说做诗一定要“雅正”,“含蓄”,更谈不上说要“雅正为体,含蓄为骨”,他只是拈出“境界”二字。
“雖高談大雅,而亦覺其不可廢。何則?物有獨至,小道可觀也。”这句话正好证明王推重的词不够雅正。而且《人间词话》论词为主,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本来比诗就更要求含蓄。但也有直露的名篇,如韦庄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便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添雪诗给我的感觉,并没有不雅正的地方。衡以传统诗教,顶多是不够温柔敦厚罢了。其实,温柔敦厚不过是一个标签,古人就常常乱贴的。我读离骚,正见其怨,“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并非“哀而不怨”。

www.4277.com/forum
还能注册的,进去之后找“诗公社”。



您好有趣唷^^

雖論,氣由不燥,其文自見.

咱們再來多談談

我去那找您^^

然而我自身則較喜陸時雍[詩鏡總論]的說法:

詩不患無材,而患材之揚;詩不患無情,而患情之肆;
詩不患無言,而患言之盡;詩不患無景,而患景之煩。
知此始可以論雅。

氣太重,意太深,聲太宏,佳而不佳,反以此病,
故曰:[穆如清風]。
最後由 蘭若。綢君 於 2005-08-06 06:3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