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戲作嵌字詩)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自述(戲作嵌字詩)

文章泛舟採荷 » 2005-02-14 09:52 PM

自述(戲作嵌字詩)
偏執人間有限年,由來倍愛老聃篇;
身驅子雨添風概,心厭計偕好帝權。
力遜延之詩峻密,才輸子建筆連綿;
愧虧庭誥手扎義,漫與江湖依醉眠。

註:
子雨:喻浮雲
計偕:喻士子
延之:顏延之
峻密:茂密,喻繁多
子建:曹子建
庭誥:代指父親
鏡花道法三千路
風月人間二十年
泛舟採荷
會員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7-19 04:58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卞思 » 2005-02-16 11:07 PM

浮雲,士子,父親,都不是這樣直接代換的,詞長恐怕要再細審子雨,計偕,庭誥三詞在古人文句中的用法。

直言勿怪 :-)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風雲 » 2005-02-16 11:09 PM

格律有問題,可再細檢之。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泛舟採荷 » 2005-02-17 09:25 PM

卞思詞長吟安:
語本荀子˙賦:托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故我以子雨:喻雲。
計偕詞,後世引為舉子赴考。故我以之代士子。
庭誥可代父親一詞,取自"詞林典腋"。

風雲詞長吟安:
格律之誤,煩請明指。
四句:心、計二字應屬同句自救。
七句:愧、庭二字應屬同句自救。
庭字雖應亦可救手字,然亦以八句"依"字對句相救。
若採荷理解有誤,請不吝指教,謝謝。
鏡花道法三千路
風月人間二十年
泛舟採荷
會員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7-19 04:58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維仁 » 2005-02-17 11:19 PM

採荷詞長吟安
一、雲友風而子雨,「友」「子」皆動詞,謂雲以風為友、以雨為子,用「以雨為子」來稱代「雲」,恐嫌勉強。「計偕」是「舉子赴考」的動作,用來稱代士子,恐怕也很勉強。「庭誥」應是家族長輩告誡子弟的話,用來代稱父親,恐怕也是有待商榷。

二、大作第四句的確犯孤平,詳請參閱: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4250

三、大作第七句「誥手扎義」下四仄,確實違律。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泛舟採荷 » 2005-02-18 11:28 AM

維仁詞長吟安:
感謝維仁詞長告知。於拗救句獲益良多。
七句"扎"字,因於平水韻檢索中,未查得此字,
故以其做為平聲,想概為"今聲"之誤,見笑了。:)
鏡花道法三千路
風月人間二十年
泛舟採荷
會員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7-19 04:58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雲 » 2005-02-18 11:03 PM

多謝維仁兄代答。 :-)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維仁 » 2005-02-20 11:43 PM

愧虧庭誥手扎義,漫與江湖依醉眠。
忽然想起也有一些詩學書籍把上述狀況視為[大拗][特拗],上句大拗,下句第五字易為平聲以為救轉,例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所以採荷詞長原先說[愧虧庭誥手扎義,漫與江湖依醉眠。]是拗救,其實也是說得通。
話說回來,個人以為這些較為罕見的拗救還是少用為宜,即使偶爾用之,最好加注拗救,以免誤會。
維仁多言了。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woncf » 2005-02-25 09:20 AM

維仁 寫:愧虧庭誥手扎義,漫與江湖依醉眠。
忽然想起也有一些詩學書籍把上述狀況視為[大拗][特拗],上句大拗,下句第五字易為平聲以為救轉,例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所以採荷詞長原先說[愧虧庭誥手扎義,漫與江湖依醉眠。]是拗救,其實也是說得通。
話說回來,個人以為這些較為罕見的拗救還是少用為宜,即使偶爾用之,最好加注拗救,以免誤會。
維仁多言了。


忽然憶起
敏翔詞丈曾於文壇提及「十」有平仄兩讀法
按內容已收入文壇「詩詞創作精選」觀看者須註冊登入
http://www.yuhsia.net/php/viewtopic.php ... c&start=30
詞丈言:凡入聲字之【同義詞】皆有平聲之讀音
「十」通「什」如"什麼"時什為讀平聲
個人頗認同,以上提出共研
woncf
會員
 
文章: 407
註冊時間: 2003-11-17 10:57 AM

文章龙华樵者 » 2005-02-25 11:15 PM

小樵以为“拗”了要“救”和讲究平仄、押韵大前题一样,都是为了使吟唱起来有韵律美而要求的,不考虑吟唱通畅而追求拗救,也跟只要是平水韵中同一韵下的字就拿来押韵,不管今天读音己变,按现音读去己无韵 一样,不论意境等如何好,这样的诗都是不会流传的。
多言勿罪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