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姬 寫:醉雨前輩,安安!
看來沁公子需要更多前輩為他護航和辯解!
莫怪小妹大膽沖撞醉雨前輩的提問一句,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其實在交代什麼劇情?
照您的解釋,“薤上的露水”如果依照其他前輩口聲說可以用“聽”,
全句只可以解做 “開戰連累農作物匆忙收割,時時聽說薤草也短暫如朝露”
這樣解釋,麻煩來了!作者應是第三者身份說書,怎麼一談露水便改為“道聽途說”?
在對偶上,這句已經很別扭,仍可改善,畢竟“粟”和“聽”詞類不同。
意義上,如果根據前輩的意思演繹,不如索性改為
狼煙起割,薤露初凝
小妹這樣改的長處,是
1.上下句對偶的詞類匹配
2.避開了“聽露”中“聽”的謬誤。
醉雨前輩可會贊成小妹的分析?請繼續指教!
李凡 寫:其實似不必再辯.關鍵是以上韓族朋友對中華文化的盲點.他們無法接受漢文字的博大精深.而以直譯信其唯一.此之所謂〔狼煙〕可解以戰爭,〔薤露〕乃是送葬之歌,無法理解.而此無法在於其本質上并不了解華夏之典籍書經.如:
易經˙繫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臭〕香也.其必不可解.
上面韓族朋友,熱心中華文化確應令人嘉許.於韓國作為其漢文外語口譯專家,或可稱職.但作為詩者可能應更加進步.
公子若是韓族,在韓國,則其漢文學造詣絕對在教授級之上.但若是華人,則只是一個寫得不錯之詩者〔請明白,只是指漢文學,不及其他〕,
而把我一個阿伯當成公子,更見其荒謬.
情之亂性〔性情之性〕,可見一斑.而非局中人者,如潘伯,吾無言...
醉雨 寫:
關尹子曰:「言道者如言夢。夫言夢者曰:如此金玉,如此器皿,如此禽獸。言者能言之,不能取而與之;聽者能聞之,不能受而得之。惟善聽者不泥不辯。」
抄書一則,與品姬詞長共勉。
李凡 寫:其實似不必再辯.關鍵是以上韓族朋友對中華文化的盲點.他們無法接受漢文字的博大精深.而以直譯信其唯一.此之所謂〔狼煙〕可解以戰爭,〔薤露〕乃是送葬之歌,無法理解.而此無法在於其本質上并不了解華夏之典籍書經.如:
易經˙繫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臭〕香也.其必不可解.
上面韓族朋友,熱心中華文化確應令人嘉許.於韓國作為其漢文外語口譯專家,或可稱職.但作為詩者可能應更加進步.
公子若是韓族,在韓國,則其漢文學造詣絕對在教授級之上.但若是華人,則只是一個寫得不錯之詩者〔請明白,只是指漢文學,不及其他〕,
而把我一個阿伯當成公子,更見其荒謬.
情之亂性〔性情之性〕,可見一斑.而非局中人者,如潘伯,吾無言...
潘柏 寫:李凡 寫:其實似不必再辯.關鍵是以上韓族朋友對中華文化的盲點.他們無法接受漢文字的博大精深.而以直譯信其唯一.此之所謂〔狼煙〕可解以戰爭,〔薤露〕乃是送葬之歌,無法理解.而此無法在於其本質上并不了解華夏之典籍書經.如:
易經˙繫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臭〕香也.其必不可解.
上面韓族朋友,熱心中華文化確應令人嘉許.於韓國作為其漢文外語口譯專家,或可稱職.但作為詩者可能應更加進步.
公子若是韓族,在韓國,則其漢文學造詣絕對在教授級之上.但若是華人,則只是一個寫得不錯之詩者〔請明白,只是指漢文學,不及其他〕,
而把我一個阿伯當成公子,更見其荒謬.
情之亂性〔性情之性〕,可見一斑.而非局中人者,如潘伯,吾無言...
出口胡言為逞強,
斯文敗類欠書香。
詆毀韓人憑歪理,
擡高詬病冒瑤章。
這個詩詞雅集很多前輩,老師們都像很熟識似的。可以保持客氣的風度。
唯獨是對待外族,特別對待韓學者,便不怎麽客氣。這樣的中國斯文,大家覺得好笑嗎?
我和學生們主動請教沁公子詩詞內容,主動提問關於公子身份,
李凡煞有介事的拐彎,也召喚一些貴客來辯護,莫非無私顯見私?
到了我們避談公子,只說作品,只集中批評,加上創作交流。
您便回避!
那樣嘛,證明了什麽?
其實這詩詞網站,
獨沽沁園春詞牌的,會很多人麽?
愛密密的批評文友此詞牌,而不多評其他類型詩歌的,又幾多個?
李凡詞兄,詩詞我寫的一定不比您的差!
其實沁水園公子的水平,我同您都很清楚!
您這已經真的此地無銀了。
李凡 寫:潘柏 寫:李凡 寫:其實似不必再辯.關鍵是以上韓族朋友對中華文化的盲點.他們無法接受漢文字的博大精深.而以直譯信其唯一.此之所謂〔狼煙〕可解以戰爭,〔薤露〕乃是送葬之歌,無法理解.而此無法在於其本質上并不了解華夏之典籍書經.如:
易經˙繫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臭〕香也.其必不可解.
上面韓族朋友,熱心中華文化確應令人嘉許.於韓國作為其漢文外語口譯專家,或可稱職.但作為詩者可能應更加進步.
公子若是韓族,在韓國,則其漢文學造詣絕對在教授級之上.但若是華人,則只是一個寫得不錯之詩者〔請明白,只是指漢文學,不及其他〕,
而把我一個阿伯當成公子,更見其荒謬.
情之亂性〔性情之性〕,可見一斑.而非局中人者,如潘伯,吾無言...
出口胡言為逞強,
斯文敗類欠書香。
詆毀韓人憑歪理,
擡高詬病冒瑤章。
這個詩詞雅集很多前輩,老師們都像很熟識似的。可以保持客氣的風度。
唯獨是對待外族,特別對待韓學者,便不怎麽客氣。這樣的中國斯文,大家覺得好笑嗎?
我和學生們主動請教沁公子詩詞內容,主動提問關於公子身份,
李凡煞有介事的拐彎,也召喚一些貴客來辯護,莫非無私顯見私?
到了我們避談公子,只說作品,只集中批評,加上創作交流。
您便回避!
那樣嘛,證明了什麽?
其實這詩詞網站,
獨沽沁園春詞牌的,會很多人麽?
愛密密的批評文友此詞牌,而不多評其他類型詩歌的,又幾多個?
李凡詞兄,詩詞我寫的一定不比您的差!
其實沁水園公子的水平,我同您都很清楚!
您這已經真的此地無銀了。
我以上所言何處:出口胡言為逞強,何處:斯文敗類,何處:詆毀韓人?至於詬病,汝既知之,何不改正?至於:擡高詬病冒瑤章。者,神也.汝之瑤章,或貽笑大方!!
另者,前文我說:上面韓族朋友,熱心中華文化確應令人嘉許.於韓國作為其漢文外語口譯專家,或可稱職./此句并不包括老師,只是讚及弟子.至於自稱老師者,見文者,當知不能稱之.
完壁歸趙:
出口胡言為逞強,
斯文敗類欠書香。
詆毀韓人憑歪理,
擡高詬病冒瑤章。
其實沁水園公子的水平,我同您都很清楚!
您這已經真的此地無銀了。
以前百般解釋,尚不知誤.哈哈,要我再當公子郎君一回?但請無妨...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