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隔世重逢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品姬 » 2014-03-07 06:47 AM

流浪兒前輩文安:

我想前輩誤會了潘老師的意思。
依照題目本身討論,唱和,擦出花火,不算“謾罵”。
在題目以外惹是非,找麻煩,才是“謾罵”。
小妹覺得您倆都為文而認真罷了。

看來前輩是性情中人,潘老師也是性情中人。
兩個文壇前輩,加上李凡這個泰鬥,如果
文人之間可以容忍多點,尋求真意思,始終是好一點。

潘老師拋出語體翻譯,我等也發覺有一點問題需要改善。
但他的誠意是無可置疑的。
起碼潘老師努力把自己想法公諸同好,
總好過那些八股學究,賣弄了一些半懂不懂的文辭便藏身逃遁,叫人納悶。
也許潘老師他語氣倔強,但一定不會像某些人恃才傲物的。
流浪兒前輩怎會同沁公子一道般見識?
品姬
會員
 
文章: 229
註冊時間: 2011-03-24 02:29 A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流浪兒 » 2014-03-07 09:33 AM

品姬 寫:流浪兒前輩文安:

我想前輩誤會了潘老師的意思。
依照題目本身討論,唱和,擦出花火,不算“謾罵”。
在題目以外惹是非,找麻煩,才是“謾罵”。
小妹覺得您倆都為文而認真罷了。

看來前輩是性情中人,潘老師也是性情中人。
兩個文壇前輩,加上李凡這個泰鬥,如果
文人之間可以容忍多點,尋求真意思,始終是好一點。

潘老師拋出語體翻譯,我等也發覺有一點問題需要改善。
但他的誠意是無可置疑的。
起碼潘老師努力把自己想法公諸同好,
總好過那些八股學究,賣弄了一些半懂不懂的文辭便藏身逃遁,叫人納悶。
也許潘老師他語氣倔強,但一定不會像某些人恃才傲物的。
流浪兒前輩怎會同沁公子一道般見識?


品姬詞長

早前妳喚我詞丈已經令我愧不敢當了, 後來想可能只是表示我老的意思罷? 老或少我倒並不在意, 所以沒出聲. 現在聲聲前輩好像是我在糊弄人, 又見妳說::[流浪兒前輩怎會同沁公子一道般見識? ] 拜託, 千萬不要以為我又是公子的化身. 我只去過韓國一次旅遊, 可不是韓國人. 我並不在意別人見到我的廬山真面目, 為免麻煩, 妳可去看一看:: http://wenyin.luntan99.com/t1346-topichttp://wenyin.luntan99.com/t1272-topic . 信不信就任妳啦.

老實講, 別人恃才傲物, 或賣弄了一些半懂不懂的文辭便藏身逃遁, 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為什麼要在意呢? 真是令人納悶噢.

又: 是泰斗,不是泰鬥,可能由簡體轉繁體的時候出錯了. 不過, 可能我個性比較近西方, 覺得太客氣總是怪怪的, 說人泰斗又好像容易招來麻煩, 說能手比較中和些罷? :lol:

另外我怎敢和潘老師相提並論呀? 千萬千萬不要客氣. ;-) :lol:
流浪兒
會員
 
文章: 1359
註冊時間: 2007-01-09 11:39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品姬 » 2014-03-08 06:34 AM

公子這首“隔世重逢” ,由潘柏老師譯出語體文,居然受到連串爭論。很吃驚呢!
晚輩既然接到老師派來習作,正好也盡我力量,就文學論文學,參與此次解讀。
看過幾位前輩詩人的分析,不管沁水園公子是哪位,晚輩本著求教之心,請李凡,醉雨和流浪兒各位指教。

李凡前輩說他分析比較接近沁公子,看來未必。不如先看看晚輩拙作 (即紫色字)。
我的解讀,是從多方面推敲,多層次揣摩而作的。
醉雨前輩和流浪兒前輩既然同意“讀詩也是創作”,我便用公子原作和原意,重新創作,您們可知道難度多高呢!



沁園春:隔世重逢 (語體文翻譯)
語譯者 品姬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
室在人非,水闊山長,難寄余情。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自釵頭貼鳳,襟心插柳,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烽煙四起,葬曲頻聽。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沈香酹壽星。
哀笛盤旋,江河催伐,依舊紅顏念燦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憑誰問,作青春戀曲,藕內絲縈。

重逢撫慰叮嚀。
分飛勞燕喁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願偕老盟心契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奈天邊孤雁,難尋鐵漢,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人間摯愛,欲訪儔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觸景金花,留情綠草,嘆息聲中誰助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淒酸者,是官兵重駐,國界凝冰。
品姬
會員
 
文章: 229
註冊時間: 2011-03-24 02:29 A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周浩輝 » 2014-03-12 02:51 AM

品姬 寫:沁園春:隔世重逢 (語體文翻譯)
語譯者 品姬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
室在人非,水闊山長,難寄余情。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自釵頭貼鳳,襟心插柳,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烽煙四起,葬曲頻聽。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沈香酹壽星。
哀笛盤旋,江河催伐,依舊紅顏念燦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憑誰問,作青春戀曲,藕內絲縈。

重逢撫慰叮嚀。
分飛勞燕喁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願偕老盟心契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奈天邊孤雁,難尋鐵漢,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人間摯愛,欲訪儔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觸景金花,留情綠草,嘆息聲中誰助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淒酸者,是官兵重駐,國界凝冰。



品姬詞長不是從“語譯者”角度處理原作。改動的地方很多。
應只可看成改寫。

另外,小弟上面對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二句有誤會。抱歉!
周浩輝
會員
 
文章: 87
註冊時間: 2011-01-12 04:45 A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李凡 » 2014-03-12 05:25 PM

很久沒與醉雨兄和,一試:

莫將戰地許桃園,是處親情染血魂。
鐵腕江山蟲嚙蝕,銅駝荊棘蝶翩翻。
風雲何聽雙燕雀,天地誰憐孤鷺鴛。
世事憑難人事幻,蟲沙螢火息囂喧。

此首只是感慨,不及他人.
順便說一下〔其實前面已有朋友解釋.露於詩可聽,在心.但公子此處并非聽露,而是聽〔薤露〕,一種古代送葬的歌曲.〕

又:泰鬥好像更似些.所謂泰拳,在網上三來一往,煞是有趣...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潘柏 » 2014-03-19 06:00 AM

李凡 寫:順便說一下〔其實前面已有朋友解釋.露於詩可聽,在心.但公子此處并非聽露,而是聽〔薤露〕,一種古代送葬的歌曲.〕


分析一首詩詞的詞匯,最重要上文下理。也等於說,看那詞匯和詩詞內容有沒有相輔相成。
公子這首詞哪裏有半點“送葬”的情景?是醉雨和李凡兩位前輩想當然了吧!
又也許李凡在原作的空泛無物的吟誦裏頭續筆一番,作個填塞,所以才惡補一個解圍動作,
使得“露”水可以“聽”。這樣的“詩意”,可真天馬行空!

在下也来一和 :

戰地難尋失樂園,情堅獨守至銷魂。
江山分裂專橫氣,花海和平醋意翻。
訂約三生如夢幻,回頭對望像奇鴛。
能聽薤露真荒謬,食色貪心一輩喧。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流浪兒 » 2014-03-19 11:47 AM

李凡 寫:很久沒與醉雨兄和,一試:

莫將戰地許桃園,是處親情染血魂。
鐵腕江山蟲嚙蝕,銅駝荊棘蝶翩翻。
風雲何聽雙燕雀,天地誰憐孤鷺鴛。
世事憑難人事幻,蟲沙螢火息囂喧。

此首只是感慨,不及他人.
順便說一下〔其實前面已有朋友解釋.露於詩可聽,在心.但公子此處并非聽露,而是聽〔薤露〕,一種古代送葬的歌曲.〕

又:泰鬥好像更似些.所謂泰拳,在網上三來一往,煞是有趣...


多謝李凡詞長解釋〔薤露〕, 我查了一下辭典, 原來{{〔薤露〕乃古時送葬的歌曲。田橫的門徒為田橫自殺所作的悲歌,感嘆生命短暫如薤上的露水。}} 我又學多了一些文字知識 :-D , 自從我上網學詩詞以來, 只要有時間上網, 似乎每天都有查辭典, 自覺還算有進步, 多謝網上師友無形中的幫助. :-) 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對於不懂的字彙不肯去查一下辭典? 弄得自己的外表行為好像是綵衣娛親的主角老萊子, 如果類似綵衣娛親的行為卻不是對父母做, 那可是很恐怖的噢!
流浪兒
會員
 
文章: 1359
註冊時間: 2007-01-09 11:39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李凡 » 2014-03-21 03:09 PM

潘柏 寫:
李凡 寫:順便說一下〔其實前面已有朋友解釋.露於詩可聽,在心.但公子此處并非聽露,而是聽〔薤露〕,一種古代送葬的歌曲.〕


分析一首詩詞的詞匯,最重要上文下理。也等於說,看那詞匯和詩詞內容有沒有相輔相成。
公子這首詞哪裏有半點“送葬”的情景?是醉雨和李凡兩位前輩想當然了吧!
又也許李凡在原作的空泛無物的吟誦裏頭續筆一番,作個填塞,所以才惡補一個解圍動作,
使得“露”水可以“聽”。這樣的“詩意”,可真天馬行空!


說也無用,不說了.
但詩用〔薤露〕二字,必是相連,同典同理.我不敢說絕對,但可以說,二字同句之詩詞,不相連者,絕無僅有.也就是說:在詩詞中用〔薤露〕者,百分之九九點九,是同一意思〔薤上之露/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因之為送葬之歌.而能於此二字出新意者,自是天才.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潘柏 » 2014-03-22 05:14 AM

李凡 寫:但詩用〔薤露〕二字,必是相連,同典同理.我不敢說絕對,但可以說,二字同句之詩詞,不相連者,絕無僅有.也就是說:在詩詞中用〔薤露〕者,百分之九九點九,是同一意思〔薤上之露/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因之為送葬之歌.而能於此二字出新意者,自是天才.


寫詩詞,讀詩詞,有人會食古不化的把前人的典故生吞。
生吞的例子不好多說,也不足學習。
典故要貼切才可借用,用的時候也不應該照搬。
詞典是寫作的輔助工具,不管古人的“薤露”寫得怎麽美,
要是自己的詩用不到,用得不貼切,那用典故又有何用?
沁水園公子這首寫的“薤露”,同“葬歌”風馬牛不相干,
因為全首的詩意是引導讀者進入家屬團聚的情況。
哪裏無緣無故出現送葬?

而流浪兒和李凡既然堅持用典為公子辯護,
為何不直接回答小弟的提問:這首詩哪一處銜接到喪葬?

為表誠意,小弟只好獻醜,
即時寫下一首五言律詩,證明不管“薤”和“露”是分開或是連詞,
都不一定解作“葬歌”!

薤露

翠薤和甘露,金花醉艷陽。
歡情圍滿桌,喜氣樂盈觴。
轉眼恩情淡,回頭恨欲狂。
青衫人遠去,薤露吐芬芳。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醉雨 » 2014-03-22 01:54 PM

解讀一首作品的旨意,通常受解讀者的個人經歷、學識、修養所影響。

薤露:指薤上的露水。
不論是否借指葬曲,都是在感嘆生命短暫如薤上的露水。
但在此處很明確是用原典



這首詞用隔世重逢為題,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起意明確,波送晚晴四字令我感動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詳舉前因,使劇情有所交代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沉香酹壽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細訴觀感,空舉沉香酹壽星一句沉痛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分寸拿捏妥貼,感慨良深,結有深寄。在我眼中是佳作。


個人觀感,僅供參考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沁園春‧隔世重逢

文章品姬 » 2014-03-23 04:04 AM

醉雨 寫:解讀一首作品的旨意,通常受解讀者的個人經歷、學識、修養所影響。

薤露:指薤上的露水。
不論是否借指葬曲,都是在感嘆生命短暫如薤上的露水。
但在此處很明確是用原典



這首詞用隔世重逢為題,
室邇人遐,水瀉雲跨,波送晚晴。起意明確,波送晚晴四字令我感動
自天戈獵鹿,瘡痕偶血,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
詳舉前因,使劇情有所交代
笛繞山陽,風催河伯,空舉沉香酹壽星。
沿途問,隸誰家孟妾,底系緹縈。
細訴觀感,空舉沉香酹壽星一句沉痛

重逢撫慰叮嚀。
奈鬢白心焦怯眼青。
嘆天倫篤睦,還因鐵腕,
人間孽障,竟算英名。
命犯金枷,官欺銅鏡,兩兩何從共辱榮?
淒涼也,是板門店外,未解寒冰。

分寸拿捏妥貼,感慨良深,結有深寄。在我眼中是佳作。


個人觀感,僅供參考 :-D


醉雨前輩,安安!

看來沁公子需要更多前輩為他護航和辯解!

莫怪小妹大膽沖撞醉雨前輩的提問一句,
狼煙起粟,薤露時聽”其實在交代什麼劇情?
照您的解釋,“薤上的露水”如果依照其他前輩口聲說可以用“”,
全句只可以解做 “開戰連累農作物匆忙收割,時時聽說薤草也短暫如朝露”
這樣解釋,麻煩來了!作者應是第三者身份說書,怎麼一談露水便改為“道聽途說”?

在對偶上,這句已經很別扭,仍可改善,畢竟“”和“”詞類不同。
意義上,如果根據前輩的意思演繹,不如索性改為

狼煙起割,薤露初凝

小妹這樣改的長處,是

1.上下句對偶的詞類匹配
2.避開了“聽露”中“”的謬誤。


醉雨前輩可會贊成小妹的分析?請繼續指教!
品姬
會員
 
文章: 229
註冊時間: 2011-03-24 02:29 A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