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
【秋思答客】(用杜甫〈九日〉韻)
慣知江湖非本色,酬答相問田溪濱。
盤山疊竹日偏少,遮眼層樓年更新。
夢寄嘓嘓釣寒夜,草漸離離懷故人。
只今獨坐月光下,松影無心空掃塵。
醉雨 寫:其四
【秋思答客】(用杜甫〈九日〉韻)
慣知江湖非本色,酬答相問田溪濱。
盤山疊竹日偏少,遮眼層樓年更新。
夢寄嘓嘓釣寒夜,草漸離離懷故人。
只今獨坐月光下,松影無心空掃塵。
李凡 寫:八
借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秋水
空闊蒼冥嘯傲中,悵望雲靄自天宮.
一虹波濤出兩岸,萬山清碧捲千風.
問將葉碎碎何去,看取花飄飄鬱紅.
倩影嵌題入綺夢,彎彎明月柳眉東.
〔此首粗字是平仄兩通字,如此既合拗律,又合23折腰體正律〕
八/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上句合律)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下句合律)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本聯合律)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下句合律)
(14568合律/12,34拗對/23拗黏)
練習生 寫:李凡 寫:八
借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秋水
空闊蒼冥嘯傲中,悵望雲靄自天宮.
一虹波濤出兩岸,萬山清碧捲千風.
問將葉碎碎何去,看取花飄飄鬱紅.
倩影嵌題入綺夢,彎彎明月柳眉東.
〔此首粗字是平仄兩通字,如此既合拗律,又合23折腰體正律〕
八/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上句合律)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下句合律)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本聯合律)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下句合律)
(14568合律/12,34拗對/23拗黏)
佩服大家的精神,若因此而得樂趣無不可,若只為所謂的吳體學習,不用那麼辛苦.
蓋吳體的學術論文,專家已有定義:吳體詩沒有五言之作,只有七言絕句、七律、七排,但不管是哪一種體裁,都是古律相雜或全為古調,其在七律及七排者,則必須在首聯之外(首聯格律較自由)帶有兩句以上之古調,並且有失粘失對之體拗者,方得為吳體。因此晚以為如杜甫者能幾人?認識吳體不在格律而是學其雖拗而音節仍諧之妙,此乃個人淺見,若有失言請海涵.晚基本上不喜歡吳體,然辨認有其法,提供諸兄參考.
1先識古調從三字尾看(a)平平平。(b)平仄平。(c)仄仄仄。(d)仄平仄。
2再識拗句,從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還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3再者知道體拗(失粘失對)的意義:
a失對:指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稱為「失對」,因為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
b失黏:廣義指近體詩平仄失誤,不合格律。狹義指近體詩的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應相同而不相同,稱為「失黏」
以[江雨有懷鄭典設]分析
春雨闇闇塞峽中,早晚來自楚王宮。
雨.晚失對,晚自相因拗句>廣義失粘
亂波分披已打岸,弱雲狼籍不禁風。
波.雲失對>上句狹義失粘>波披相因拗句>廣義失粘,已打岸仄仄仄
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
與多碧仄平仄,舒小紅平仄平
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正憶汝仄仄仄
所以此首帶有兩句以上之古調,並且有失粘失對之體拗者,是為吳體
而〈立春〉、〈灧澦〉、〈栢學士茅屋〉不合專家「七律含有兩句以上古調並兼體拗者為吳體」之定義。所以不是吳體.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