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醉雨 寫:遺山詩句頗耐玩味,詞長集句與貴作意氣一貫,欣賞,問好
楚狂 寫:【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首句:〈鎮平縣齋感懷〉末句
次句:〈秋夕〉次句
三句:〈內鄉縣齋書事〉七句
四句:〈論詩三十首其五‧阮籍〉次句
五句:〈衛州感事二首其一〉七句
六句:〈寧掾端甫北上〉四句
七句:〈十二月十六日還冠氏十八日夜雪〉三句
八句:〈十日作〉四句
練習生 寫:楚狂 寫:【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首句:〈鎮平縣齋感懷〉末句
次句:〈秋夕〉次句
三句:〈內鄉縣齋書事〉七句
四句:〈論詩三十首其五‧阮籍〉次句
五句:〈衛州感事二首其一〉七句
六句:〈寧掾端甫北上〉四句
七句:〈十二月十六日還冠氏十八日夜雪〉三句
八句:〈十日作〉四句
集句那麼多可選,何以要重出?莫非塊壘重重,心有未甘乎!
該消失時晚自會消失,只是莫嘲人[不識入聲字],莫怪人言[精研格律],想想您的聯律不也貽笑大方,兩岸數壇都曾見證,您若真心要與我論詩,不是模糊焦點藉機譏嘲兩位文友, 晚自不會出言不遜,至於七言平起出句拗第六字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出律否?您說了算,不用問我啦.蓋繫鈴人是先生您.
楚狂 寫:關於「楹聯」,既然住在南部,可往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讀一聯:
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作惡必亡,作惡不亡,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亡。
楚狂 寫:學然後知不足,有錯能改,眼界便寬。
硜硜然計較於面子,值得幾兩?
楚狂 寫:練習生 寫:楚狂 寫:「字」重出?「重出」在唐人眼裏不是什麼大事、大忌諱。
謝謝指教。
你要「重出」兼「犯韻」,且是「名家」的例子,請看:
唐‧白居易〈題周家歌者〉
清緊如敲玉,深圓似轉簧。一聲腸一斷,能有幾多腸。
二十個字,兩重出、一犯韻。
唐‧李商隱〈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其一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若到閬中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
二十八個字中,「閬」字三出,「中」字重出,「州、樓」字犯韻兼重出。
我當然知道你抄引的是那一位名人的論述,不點破。論述妥適與否,個人體悟不同。
謝謝指教。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