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楚狂 » 2013-07-26 09:24 AM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醉雨 » 2013-07-27 02:24 AM

遺山詩句頗耐玩味,詞長集句與貴作意氣一貫,欣賞,問好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楚狂 » 2013-07-27 09:54 AM

有客問:「讀過春波澹澹沙鳥沒,野色荒荒煙樹平。市聲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雞豚鄉社相勞苦,花木禪房時往還。等佳句?」

故集元遺山律句答之。

至於某最晚何時已讀過元遺山詩集?
呃,信口開合不如有詩例為證:
見 2011-10-21 09:00 PM 於【網路古典詩詞雅集‧詩薈】版,題曰:〈聞二難在草山,集元遺山律句問安〉:
http://www.poetrys.org/phpbb2/viewtopic.php?f=2&t=24229&hilit=%E7%B4%85%E8%A2%96%E5%87%BA%E9%87%8D%E5%9F%8E&start=77
〈聞二難在草山,集元遺山律句問安〉

涼葉蕭蕭散雨聲,不須紅袖出重城。
尋芳自分無閑日,握手一杯俱眼明。



「涼葉蕭蕭散雨聲」出〈秋懷〉首句;
「不須紅袖出重城」出〈僕射陂醉歸即事〉末句;
「尋芳自分無閑日」出〈甲辰三月旦日以後雜詩三首之一〉三句;
「握手一杯俱眼明」出〈弘州贈曹丈子玉〉六句。

【註】「俱」字平讀入【上平七虞】韻獨用,故末句「握手一俱眼明」之「杯」字,不犯「孤平」;此詩例可以為證。並以此詩例兼致 潺蟬詞長。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楚狂 » 2013-07-27 09:15 PM

醉雨 寫:遺山詩句頗耐玩味,詞長集句與貴作意氣一貫,欣賞,問好 :-D

誠摯感謝 醉雨詞長雅賞。

另大作「星河耿耿天長,欲訴相思隔兩方。」→「橫」字雖有【去聲24敬】韻,但與【下平八庚】韻用法不同。
去讀時,其義為「逆、非理來(不順理)」,如「強橫、暴橫、恣橫」。
「星河耿耿天長」一句,某不認為有「逆天長、恣橫於天」之解。

請參考。

另,「見」字無平讀用法;「看」字則平仄兩用、義同。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醉雨 » 2013-07-27 09:37 PM

謝謝楚狂詞長指點,開心 :-D

學詩,真的是好處多多,光是字就重新認識不少,更有這多位良師益友不辭辛勞、有汗無酬的指導。再說一次謝謝喔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楚狂 » 2013-07-28 09:50 AM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首句:〈鎮平縣齋感懷〉末句
次句:〈秋夕〉次句
三句:〈內鄉縣齋書事〉七句
四句:〈論詩三十首其五‧阮籍〉次句
五句:〈衛州感事二首其一〉七句
六句:〈寧掾端甫北上〉四句
七句:〈十二月十六日還冠氏十八日夜雪〉三句
八句:〈十日作〉四句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練習生 » 2013-07-28 10:34 PM

楚狂 寫:【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首句:〈鎮平縣齋感懷〉末句
次句:〈秋夕〉次句
三句:〈內鄉縣齋書事〉七句
四句:〈論詩三十首其五‧阮籍〉次句
五句:〈衛州感事二首其一〉七句
六句:〈寧掾端甫北上〉四句
七句:〈十二月十六日還冠氏十八日夜雪〉三句
八句:〈十日作〉四句

集句那麼多可選,何以要重出?莫非塊壘重重,心有未甘乎!
該消失時晚自會消失,只是莫嘲人[不識入聲字],莫怪人言[精研格律],想想您的聯律不也貽笑大方,兩岸數壇都曾見證,您若真心要與我論詩,不是模糊焦點藉機譏嘲兩位文友, 晚自不會出言不遜,至於七言平起出句拗第六字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出律否?您說了算,不用問我啦.蓋繫鈴人是先生您.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楚狂 » 2013-07-28 10:55 PM

練習生 寫:
楚狂 寫:【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挑盡寒燈坐不明,一窗風雨送秋聲。
扁舟[未]得滄浪去,何物能澆塊壘平。
欲就長河問遺事,[未]甘白髮老諸生。
耽書業力貧猶在,文字空傳海內名。


首句:〈鎮平縣齋感懷〉末句
次句:〈秋夕〉次句
三句:〈內鄉縣齋書事〉七句
四句:〈論詩三十首其五‧阮籍〉次句
五句:〈衛州感事二首其一〉七句
六句:〈寧掾端甫北上〉四句
七句:〈十二月十六日還冠氏十八日夜雪〉三句
八句:〈十日作〉四句

集句那麼多可選,何以要重出?莫非塊壘重重,心有未甘乎!
該消失時晚自會消失,只是莫嘲人[不識入聲字],莫怪人言[精研格律],想想您的聯律不也貽笑大方,兩岸數壇都曾見證,您若真心要與我論詩,不是模糊焦點藉機譏嘲兩位文友, 晚自不會出言不遜,至於七言平起出句拗第六字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出律否?您說了算,不用問我啦.蓋繫鈴人是先生您.

「字」重出?「重出」在唐人眼裏不是什麼大事、大忌諱。

謝謝指教。

你要「重出」兼「犯韻」,且是「名家」的例子,請看:

唐‧白居易〈題周家歌者〉
清緊如敲玉,深圓似轉簧。斷,能有幾多
二十個字,兩重出、一犯韻。

唐‧李商隱〈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其一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中憶。若到中還赴海,應更有高
二十八個字中,「閬」字三出,「中」字重出,「州、樓」字犯韻兼重出。

我當然知道你抄引的是那一位名人的論述,不點破。論述妥適與否,個人體悟不同。

謝謝指教。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楚狂 » 2013-07-28 11:26 PM

關於「楹聯」,既然住在南部,可往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讀一聯:

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作惡必亡,作惡不亡,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亡。

清朝廍後庄舉人卓肇昌 撰


學然後知不足,有錯能改,眼界便寬。

硜硜然計較於面子,值得幾兩?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練習生 » 2013-07-29 01:07 AM

楚狂 寫:關於「楹聯」,既然住在南部,可往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讀一聯:

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作惡必亡,作惡不亡,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亡。

非常同意,願能省思共勉,想想造了多少口業
楚狂 寫:學然後知不足,有錯能改,眼界便寬。

硜硜然計較於面子,值得幾兩?

確實能這麼想,善矣,晚早就是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人,還要面子幹什麼?自來自去誰識我?
倒是您有何能奈狂?不就是攻詰文友寫個自以為是的吳體,再扯幾個所謂的名人作家虛張聲勢,
本壇文友習近體詩,您確開口閉口是唐人,就算您對啦,我已懶得再辯,好像愈辯您會愈高興,這可是病,建議看官能科.本期望您能謙沖為懷,看來是難啦!
以上發言純練習生個人行為與本壇無關,所言話語涉人身攻擊殊屬不該,依版規當刪其不當言論,並責令練習生離開封鎖IP>所以我要走啦,不要想念我>呵呵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七律】夜讀遺山詩集句

文章練習生 » 2013-07-29 01:41 AM

楚狂 寫:
練習生 寫:
楚狂 寫:「字」重出?「重出」在唐人眼裏不是什麼大事、大忌諱。

謝謝指教。

你要「重出」兼「犯韻」,且是「名家」的例子,請看:

唐‧白居易〈題周家歌者〉
清緊如敲玉,深圓似轉簧。斷,能有幾多
二十個字,兩重出、一犯韻。

唐‧李商隱〈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其一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中憶。若到中還赴海,應更有高
二十八個字中,「閬」字三出,「中」字重出,「州、樓」字犯韻兼重出。

我當然知道你抄引的是那一位名人的論述,不點破。論述妥適與否,個人體悟不同。

謝謝指教。

既然要離開啦,乾脆說清楚您不是白居易或李商隱>別抬高自個兒身價
重字有故意重和無心重,您以為你屬何者?
要找類似資料,搜韻就很好找啦>網址在此http://sou-yun.com/index.aspx
您只要寫律詩有年級兄的一半,寫絕句有橋楓兄的慧心,我尊您為師 :-P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