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二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詩二首

文章橋楓 » 2013-06-09 01:52 PM

泛湖有詩
聞此湖名喚莫愁,消磨也學泛輕舟。
別來心緒憑江看,長似餘波未肯休。

相思淚
眉間眼底總勾留,白日誠知難自由。
不忍窗前春色翦,相思痕刻月西樓。
~橋畔許留多少事?楓飄何處記平生!~
橋楓
會員
 
文章: 660
註冊時間: 2003-08-05 08:39 AM

Re: 詩二首

文章樂齋 » 2013-06-13 07:00 AM

橋楓 寫:相思淚
眉間眼底總勾留,白日誠知難自由。
不忍窗前春色翦,相思痕刻月西樓。[/color][/size]

此作雖有情,淚字似未能點出。
<悅讀幽夢影十分鐘>,五南出版社,2013/05/25
樂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114
註冊時間: 2004-01-17 08:54 PM
來自: 樂齋

Re: 詩二首

文章醉雨 » 2013-06-13 11:33 AM

橋楓 寫:
眉間眼底總勾留,白日誠知難自由。


淚字應似藏在此中?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詩二首

文章樂齋 » 2013-06-13 12:25 PM

醉雨 寫:
橋楓 寫:
眉間眼底總勾留,白日誠知難自由。


淚字應似藏在此中?

此處道白日淚不敢下也,按理夜應有淚,唯作者未點,終究是藏。
末句「刻」字固可成說,尚隔一層。
<悅讀幽夢影十分鐘>,五南出版社,2013/05/25
樂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114
註冊時間: 2004-01-17 08:54 PM
來自: 樂齋

Re: 詩二首

文章醉雨 » 2013-06-13 01:42 PM

橋楓 寫:
不忍窗前春色翦,相思痕刻月西樓。


若無淚,痕字便覺怪怪,何況刻字。這是醉雨偏見,先生幸不見怪。希望再讀不同看法,恭候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詩二首

文章一善 » 2013-06-13 01:57 PM

我也覺得.刻.字非淚
寫詩難成江西派,填詞不喜花間集。
一善
會員
 
文章: 4415
註冊時間: 2002-06-30 01:33 PM
來自: 台灣

Re: 詩二首

文章醉雨 » 2013-06-13 03:28 PM

一善 寫:我也覺得.刻.字非淚


當然囉 :-D

不過.相思痕.會讓我跟淚字聯想 :-?

這首詩的筆法會讓我聯想(李商隱·涙)七律 :roll: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詩二首

文章芬陀利 » 2013-06-13 06:41 PM

也來說說我讀相思淚的感覺 ;-)

相思淚
不是不想流
只是強忍著
挽它在眼眶裡勾留
春來了
春去也
日落了
夜闌矣
空閨無人見淚痕.....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詩二首

文章楚狂 » 2013-06-13 08:54 PM

醉雨 寫: 不過.相思痕.會讓我跟淚字聯想 :-?
這首詩的筆法會讓我聯想(李商隱·涙)七律 :roll:

這個我有見。

唐‧李商隱〈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前六句,講的是六件不同典故,故有人以為李義山詩筆用典如獺祭魚,羅列堆砌。
〈淚〉詩,一句是宮女怨,次句是離人恨;三句「舜死蒼梧,二妃泣染湘竹」,四句「羊叔子墮淚碑」,五句「昭君出塞」,六句「楚霸王末路」;前六句皆無主從關係亦不相干,皆排比故事,但各藏一「淚」字暗合詩題,用以引出末聯:「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青袍」(孤寒)送「玉珂」(顯貴)→→作者自傷沉淪下僚之悲,如何不淚下?
藥樓在《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裏,特別把這首詩拿來做為〈筆法的常與變〉闡述「合筆見意」章法。
有興趣,可以參考。

因此,要說橋楓詞長〈相思淚〉用到類似李義山〈淚〉的「合筆見意」章法,恕我不敏,讀不出此味。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詩二首

文章冬夏 » 2013-06-14 09:55 AM

相思淚
眉間眼底總勾留,白日誠知難自由。
不忍窗前春色翦,相思痕刻月西樓。
------------------------
也讀此詩,感覺每句應有淚,只是含而未出吧。如“總勾留”,“難自由”,“不忍”。 “相思痕”此淚或已風干在月西樓的記憶中吧。。
呵呵,詩之意,說有也有,說無也無,解之幾味,也便多幾樣妙趣吧!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3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詩二首

文章醉雨 » 2013-06-14 03:03 PM

先說明:醉雨學尚不足評詩,只能提出單純個人觀點聊供參考。

老杜詩在唐時評價曰尚可,而宋代以後號尊詩聖;
長吉詩在民國之後的今時方才逐漸高抬且尚未定論;
可見詩的賞論與任何藝術都一樣會隨時間改變。

單論一詩、或一句、或一詞,在在都隨觀者個人經驗、涵養、好惡而有不同評價。

因此醉雨最愛諸君論,也僅提供私見助興,既非評、也非辯,懇請明察。

所以:聯想說的是個人觀感,非關評議喔 :-D

又:楚狂詞長的異見總令醉雨愛不釋手、玩味再三,是拓寬醉雨學習與欣賞的良師;楚狂詞長的即時論述經常讓醉雨警覺以前許多書是白讀了 :roll: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