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雨 寫: 不過.相思痕.會讓我跟淚字聯想

這首詩的
筆法會讓我聯想(
李商隱·涙)七律

,
這個我有
異見。
唐‧李商隱〈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前六句,講的是六件不同典故,故有人以為李義山詩筆用典如獺祭魚,羅列堆砌。
〈淚〉詩,一句是宮女怨,次句是離人恨;三句「舜死蒼梧,二妃泣染湘竹」,四句「羊叔子墮淚碑」,五句「昭君出塞」,六句「楚霸王末路」;前六句皆無主從關係亦不相干,皆排比故事,但各藏一「淚」字暗合詩題,用以引出末聯:「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青袍」(孤寒)送「玉珂」(顯貴)→→作者自傷沉淪下僚之悲,如何不淚下?
藥樓在《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裏,特別把這首詩拿來做為〈筆法的常與變〉闡述「合筆見意」章法。
有興趣,可以參考。
因此,要說橋楓詞長〈相思淚〉用到類似李義山〈淚〉的「合筆見意」章法,恕我不敏,讀不出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