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春晚】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虎門春晚】

文章天之驕女 » 2013-03-10 12:27 AM

【虎門春晚】
入眼風煙不著塵,霞渡春江薦酒醇。
醉裡雲身同是客,今年不似去年人。
嬌而不縱
天之驕女
版面管理員
 
文章: 3163
註冊時間: 2006-06-17 12:02 PM
來自: 台北

Re: 【虎門春晚】

文章天之驕女 » 2013-03-10 12:34 AM

圖檔
嬌而不縱
天之驕女
版面管理員
 
文章: 3163
註冊時間: 2006-06-17 12:02 PM
來自: 台北

Re: 【虎門春晚】

文章琳瑤 » 2013-03-10 01:28 AM

問好嬌。
好平靜的虎門夜景。
琳瑤
會員
 
文章: 863
註冊時間: 2005-09-30 10:32 PM

Re: 【虎門春晚】

文章冬夏 » 2013-03-10 09:50 AM

驕女詞長的詩若是七絕,第一句需要改。恬淡的詩心已經融入其中,靜怡而澹美。

如隱如無澹入詩。
虎門煙隔暮歸遲。
醉歌江上塵囂遠。
酌色餐霞独我癡。

江滿煙霞彤日嬌。
虎門留客漲紅潮。
姗姗春意迷津渡。
一洗塵心醉晚橋。
最後由 冬夏 於 2013-03-10 04:1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2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虎門春晚】

文章楚狂 » 2013-03-10 02:37 PM

嬌女詩一、二句用拗對。唐人體拗詩例亦有,如:
唐‧宋之問〈過函谷關〉首聯:「二百四十載,海內何紛紛。」
基本上不是大問題,唐詩裏首聯格律本就比較自由。(不過今人學詩,不要把這一句當做「鐵律」恣意妄行;要這樣等你練就獨孤求敗九式再說。)

冬夏第二首首句「籠」字是個有意思的字。
韻書收【上平一東】、【上聲一董】,解釋是【上平一東】韻之「籠」兼活用。
「兼活用」之意,即做「動詞」用;意為「籠」字平仄兩收,名詞用(古人曰「實用」)時一東、一董可通。
若做動詞用(古人曰「活用」)時,入【上平一東】韻。

【籠】解釋如後:
【上平一東】
(1)《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
(2)又包舉也。《漢書‧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上聲一董】
(1)箱籠。
(2)又竹器。

【詩例】→→動詞,上平一東用。
唐‧杜牧〈泊秦淮〉:「煙寒水月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白居易〈小舫〉:「黃柳影隨櫂月,白蘋香起打頭風。」
唐‧吳融〈便殿候對〉:「宣呼晝入蕊珠宮,玉女窗扉薄霧。」
南唐‧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雲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詩例】→→名詞,上平一東、上聲一董兩用。
一、上平一東
唐‧杜甫〈鸚鵡〉:「未有開日,空殘舊宿枝。 」
唐‧白居易〈失鶴〉:「九霄應得侶,三夜不歸。」
二、上聲一董
唐‧王維〈敕賜百官櫻桃〉:「歸鞍競帶青絲,中使頻傾赤玉盤。 」
唐‧齊己〈謝中上人寄茶〉:「綠嫩難盈,清和易晚天。」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虎門春晚】

文章冬夏 » 2013-03-10 04:15 PM

謝楚詞長釋疑。這個拗對讓我長見識了。
那個【籠】字做動詞居然是平聲,真遺憾,好字不能用了,改作【滿】吧。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2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虎門春晚】

文章天之驕女 » 2013-03-10 04:45 PM

才正要說出律了~楚狂詞長也不理我,沒想到還歪打正著嗎?
沒啦,我沒那麼厲害,是我沒注意。

謝謝冬夏詞長
修改如下~~

【虎門春晚】
風煙入眼絕埃塵,霞渡春江薦酒醇。
醉裡雲身同是客,今年不似去年人。
嬌而不縱
天之驕女
版面管理員
 
文章: 3163
註冊時間: 2006-06-17 12:02 PM
來自: 台北

Re: 【虎門春晚】

文章天之驕女 » 2013-03-10 04:48 PM

琳瑤 寫:問好嬌。
好平靜的虎門夜景。


親愛的琳瑤,此時才不過下午五點,遠遠看,那火球好大,追著追著,近看卻變小了,一轉眼它就悄悄的沈入海裡~~不見了~
嬌而不縱
天之驕女
版面管理員
 
文章: 3163
註冊時間: 2006-06-17 12:02 PM
來自: 台北

Re: 【虎門春晚】

文章天之驕女 » 2013-03-10 04:58 PM

楚狂 寫:嬌女詩一、二句用拗對。唐人體拗詩例亦有,如:
唐‧宋之問〈過函谷關〉首聯:「二百四十載,海內何紛紛。」
基本上不是大問題,唐詩裏首聯格律本就比較自由。(不過今人學詩,不要把這一句當做「鐵律」恣意妄行;要這樣等你練就獨孤求敗九式再說。)


多謝楚狂詞長
我也學到了
嬌而不縱
天之驕女
版面管理員
 
文章: 3163
註冊時間: 2006-06-17 12:02 PM
來自: 台北

Re: 【虎門春晚】

文章楚狂 » 2013-03-10 06:18 PM

天之驕女 寫:才正要說出律了~楚狂詞長也不理我,沒想到還歪打正著嗎?
沒啦,我沒那麼厲害,是我沒注意。

唐人真的沒把這種「出句」與「對句」平仄對應的事看得那麼嚴重(不過唐人也是能避則避);只是到了後世,近體詩格律愈來愈嚴。而且這首小品,本就不是在比拼文學獎;更何況「拗對」的句子,是放在首句、次句,這個本就是唐人看待首聯最自由的地方。
所以不會去說「出律」。(首聯自由的例子超多的)
例如:
唐‧王維〈闕題〉二首其一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一、二句失對,三句失黏,三、四句又失對。
這種天才型的詩人,生來就是吃這行飯的,你能說他整首詩亂七八糟嗎?我們還在困擾著青春痘時,王摩詰就已經名滿天下了。
他十五歲就寫〈過始皇墓〉、十六歲寫〈洛陽女兒行〉、十九歲寫的〈桃源行〉是改寫陶潛〈桃花源記〉而來的,還被受入《唐詩三百首》。(2013-03-12 08:56訂正一錯字:「還入《唐詩三百首》;誤鍵「收」字為「受」字,承認自己錯誤,為自己文字負責。)
最有名的應該是他十七歲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們都沒這種夙慧天分,所以只好乖乖寫格律詩。

其實,唐人首聯拗對的詩真的蠻多的:
唐‧韋應物〈新秋夜寄諸弟〉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
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
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這一首要抬槓的人可能很多,因為「望」字平仄兩用同義;但仔細動腦一下,便會發覺次句「望」字若做平讀七陽韻,那該句就真的「出律」了。
整首詩黏對關係,除了末聯外,根本是不管的。八句都是律句,第七句用單拗。有人認為是古風,但中間兩聯其實是有對仗的。


再看杜甫〈憶弟〉二首其二
且喜河南定,不問鄴城圍。
百戰今誰在,三年望汝歸。
故園花自發,春日鳥還飛。
斷絕人煙久,東西消息稀。

老杜這一首很肯定是近體詩格式,但首聯拗對。


反正不是要寄去比賽跟別人比高下的,閒詠嘛,注個「一二句拗對」就好了。
既號天驕,豪放些,又如何?(抱歉,上一帖還誤書大名作「嬌女」,赧! :oops:


對了,都忘了要稱讚圖拍得不錯,唯一小憾是那個船「太現代」了,要拍個桐油布帆的帆船,更正點。
最後由 楚狂 於 2013-03-12 09:0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虎門春晚】

文章李凡 » 2013-03-10 10:10 PM

天之驕女 寫:【虎門春晚】
入眼風煙不著塵,霞渡春江薦酒醇。
醉裡雲身同是客,今年不似去年人。


唐初時近體詩確有留有古風的痕跡,因那是過渡時期.若現在還用此規矩,大概只有李白崔顥的才華才成.而崔顥恐怕還要有謫仙的捧場和唐詩三百首的權威認證才不貽笑大方.今人即是權威恐亦不敢越此雷池.有勇氣者亦不能成氣候,聰明恐被聰明誤.
但因近體詩首句是可以不用韻的,因此有成就的詩人認為有不可易改的好句,還是有意會模仿古風,此亦是在規則中尋求自由〔有些人是畫虎類犬了/嬌女知我,不會認為是說您,而您亦說是沒注意.〕.應了紅樓夢黛玉對香菱說的那句:...平仄都可不要了...〔但曹雪芹好像都沒讓黛玉自以為師,寫不合格的詩.〕
詩研究者,對仄收句一般持開放態度,所以才對五連仄的句子尋求拗救解釋.但無論如何,七言即是出句,五連仄,第一二字亦必用平聲字,四連仄可以是前三字仄平平.
但嬌女這句是入平聲韻句,而且非拗救,恐怕無此特權.古往今來,即是最好的詩人,也有不合格的詩流出.可能他自己已改,但流出就流出了,人們對大詩人還是偏心的.學詩者千萬不要有大詩人的心態.如黛玉,曹雪芹說說可以,做就慎重了.
法律上有〔但是〕書,詩的拗救即是詩的〔但是〕書.〔但是〕書是法律一部份,詩亦是.
最後由 李凡 於 2013-03-10 11:0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