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犁頭店人 » 2012-09-01 08:55 AM

不尚趨炎兩袖清,斯文一脈繫先生
務茲詩會容棲鶴,何故萊園未勒名
棲鶴齋詩文集為南屯鄉賢簡楊華先生所著詩文集,記載曾參加樹仔腳聞人林守拙之務茲園與櫟社屯山吟社等開擊缽吟,先生並推為詞宗之一。題為萬年松,然,見諸櫟社詩集始終未見先生名諱,甚感納悶。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葉大照 » 2012-09-02 10:50 AM

犁頭店人詞長您好
興大江教授可是江乾益老師
若是
請代為問好
學生感恩

斯文一脈繫先生
喜歡這一句
感恩
葉大照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犁頭店人 » 2012-09-02 11:26 PM

葉大照 寫:犁頭店人詞長您好
興大江教授可是江乾益老師
若是
請代為問好
學生感恩

斯文一脈繫先生
喜歡這一句
感恩

正是江乾益老師謝謝賞讀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笠雲生 » 2012-09-03 05:35 PM

犁頭店人 寫:不尚趨炎兩袖清,斯文一脈繫先生
務茲詩會容棲鶴,何故萊園未勒名
棲鶴齋詩文集為南屯鄉賢簡楊華先生所著詩文集,記載曾參加樹仔腳聞人林守拙之務茲園與櫟社屯山吟社等開擊缽吟,先生並推為詞宗之一。題為萬年松,然,見諸櫟社詩集始終未見先生名諱,甚感納悶。


簡老 並非櫟社社員 當時只以來賓身份參加 故也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犁頭店人 » 2012-09-04 10:25 AM

笠雲生 寫:
犁頭店人 寫:不尚趨炎兩袖清,斯文一脈繫先生
務茲詩會容棲鶴,何故萊園未勒名
棲鶴齋詩文集為南屯鄉賢簡楊華先生所著詩文集,記載曾參加樹仔腳聞人林守拙之務茲園與櫟社屯山吟社等開擊缽吟,先生並推為詞宗之一。題為萬年松,然,見諸櫟社詩集始終未見先生名諱,甚感納悶。


簡老 並非櫟社社員 當時只以來賓身份參加 故也

謝謝笠雲生老師釋疑
如此改 遺憾萊園未勒名可好?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葉大照 » 2012-09-04 01:26 PM

老杜當然不見容,斯文利害在千鍾。
時人怕死於遊墨,死骨朱門各愛儂。

在那利害的年代
把一個不趨炎附勢又不迎合權貴的人
名錄於自己的詩社
那是一種毀滅詩社的作為
葉大照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犁頭店人 » 2012-09-04 08:48 PM

葉大照 寫:老杜當然不見容,斯文利害在千鍾。
時人怕死於遊墨,死骨朱門各愛儂。

在那利害的年代
把一個不趨炎附勢又不迎合權貴的人
名錄於自己的詩社
那是一種毀滅詩社的作為

其實在那個被祖國出賣的年代,也有諸多的無奈。一生以遺民的心態茍活於世間,那知迎來的是祖國帶來的二二八事件是比異國更無法確定的將來。匆匆稱病投奔心目中的敵國,稱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而去世於異鄉。所謂祖國應是生養的地方,不是心靈寄託的地方。心靈寄託的地方往往與事實有極大的落差,如今亦然不是嗎?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葉大照 » 2012-09-05 09:16 AM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那寄託與現實豈作相隔!隱顯之分罷了

王國維認為,為了真實地描寫自然人生,作者必須深入生活,「入乎其內」「重視外物」,細緻入微地體察品味世態人生,「入乎其內」「故有生氣」「故能寫出」,又要能「出乎其外」「輕視外物」,這樣才能超然於世俗的功名利祿之外,在「出」與「入」的交錯中觀照與再現自然人生,構成詩境。

逃避只會有更多更大的苦痛延續
活生生的例子...豬哥亮
不是嗎
葉大照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笠雲生 » 2012-09-05 10:27 AM

犁頭店人 寫:
笠雲生 寫:
犁頭店人 寫:不尚趨炎兩袖清,斯文一脈繫先生
務茲詩會容棲鶴,何故萊園未勒名
棲鶴齋詩文集為南屯鄉賢簡楊華先生所著詩文集,記載曾參加樹仔腳聞人林守拙之務茲園與櫟社屯山吟社等開擊缽吟,先生並推為詞宗之一。題為萬年松,然,見諸櫟社詩集始終未見先生名諱,甚感納悶。


簡老 並非櫟社社員 當時只以來賓身份參加 故也

謝謝笠雲生老師釋疑
如此改 遺憾萊園未勒名可好?


非社員自與勒名無關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笠雲生 » 2012-09-05 10:31 AM

[quote="葉大照"]『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那寄託與現實豈作相隔!隱顯之分罷了

王國維認為,為了真實地描寫自然人生,作者必須深入生活,「入乎其內」「重視外物」,細緻入微地體察品味世態人生,「入乎其內」「故有生氣」「故能寫出」,又要能「出乎其外」「輕視外物」,這樣才能超然於世俗的功名利祿之外,在「出」與「入」的交錯中觀照與再現自然人生,構成詩境。

請問 貴作做到了嗎 只有理論不用心 有啥屁用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Re: 棲鶴齋詩文集讀後感

文章犁頭店人 » 2012-09-05 04:17 PM

非社員自與勒名無關[/quote][/quote]
由于在鶴亭詩集裡有詳盡記載,參加櫟社的人士。其中不乏外客,遠至台北的洪以南‵,謝汝銓.王毓卿.新竹.王石鵬.鄭毓臣.葫蘆墩謝頌臣.台中.張瘦芳.永鳥蘇南.彰化.吳德功.鹿港.洪月樵.施梅樵.台南.趙雲石.王竹修.陳雪滄.黃爾竹.陳若時......幾乎曩括當代詩人,卻不見務茲園中亦當詞宗的秀椿先生之名諱,感到好奇而已。
謝謝老師如此改(唯惜萊園未勒名)可好?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