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辛卯(2011)夏季新秀組徵詩結果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文章維仁 » 2011-09-04 08:43 PM

梅僧 寫:感謝諸位評審的辛苦與評點。
也恭喜奕風行詞長、非文詞長和樵詞長!

一事請教:
後學習作提到「牛郎」。
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不發生七夕嗎?
農曆七月七日在台灣還是盛夏啊!與秋天的意象似乎關連不起來。
後學從小學習天文,夏天夜晚一抬頭就看得到「夏夜三角形」,
那就是「牛郎、織女、天津四」,銀河就隱約從牛郎織女中流過。
這點不知評審前輩有何見解?還請不吝指點!

人詞宗李正發先生評語可為參考
文學中的意象未必都與現實切合,例如,現實中一年四季都能見到桂花、菊花,但在詩詞中寫到桂、菊通常都在描寫秋天。在詩詞中「露、流火、蛩、牛郎」所被賦予的意象都與秋天有關。詩題既為夏夜,所描寫的事物,須能清楚的呈現出「夏」的意象,才不致於使讀者解讀錯誤。也許在現實中,夏天可以看到流螢,聽到蛩唧,但是在文學的創作中,考量的不單單是對現實的描寫,仍需顧及該事物所給予的聯想。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梅僧 » 2011-09-05 10:20 AM

維仁 寫:在詩詞中「露、流火、蛩、牛郎」所被賦予的意象都與秋天有關。

「牛郎=秋天」既然是條潛規則,那只好背起來了!
下次盡量不犯,謝謝前輩指教。
道人來到道人家, 一炷清香一盞茶; 不說世間塵俗事, 聲聲只讚白蓮華!
梅僧
會員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11-06-05 11:46 AM
來自: 台北

文章小發 » 2011-09-06 10:52 PM

梅僧 寫:「牛郎=秋天」既然是條潛規則,那只好背起來了!
下次盡量不犯,謝謝前輩指教。

文學意象不能說是潛規則,因為意象的呈現,除了該辭彙、事物給人的聯想外,還關乎行文的語境。以「浮雲」為例來說,李白〈送友人〉「浮雲遊子意」,取浮雲飄泊不定之意來比喻遊子,而在〈登金陵鳳凰台〉「總為浮雲能蔽日」則以浮雲能蔽日之意來比喻小人,雖然是同一事物卻有不同的意象。這除了取浮雲諸多不同的特性來呈現外,也關乎整首詩所表現出的語境不同。簡單來說就是說話的語氣會影響這句話呈現出來的意思。
一首詩之中,不會只有一個意象,把諸多的意象巧妙的聯結之後才能營造出一個「境」,這個境是否完整,就在於作者能否把意象聯結。至於意象的解讀也關係到讀者的自身經驗,因此才有「詩無達詁」的說法,而經驗也有普遍經驗和個別經驗之分,個別經驗雖然存在,卻不能取代普遍經驗。
談回牽牛、織女星為何與秋天有關?是源於牛郎織女相會於七夕的傳說,而七夕在節令上是立秋之後,既是立秋之後,便屬於秋季,因此如果詩文中沒有特別的喻示,單純就牽牛、織女來分析季節,就會被歸到秋季。以普遍經驗來說,台灣在七八月仍是相當的熱,但熱就一定是夏季嗎?節候的轉變是漸進的,台灣不只在夏末秋初時燠熱,即使中秋也常有三十幾度的氣溫,但是卻不能說中秋是夏季。因為台灣目前對於季節劃分是以農民曆中的二十四節氣為準,所以,儘管牛郎織女在鵲橋上揮汗如雨,也改變不了他們相會在秋季的事實阿。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見解,提供梅僧詞長做參考。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梅僧 » 2011-09-06 11:45 PM

感謝小發前輩的精闢解說,這下後學懂了!
中國的節氣影響真是無處不在,台灣立秋時,雖然還是熱得像火爐,但還是要尊重全中國的大範圍氣候。
這真是要記起來:「夏日不寫牛郎詩」,以免混淆。
再次感謝前輩指教。
道人來到道人家, 一炷清香一盞茶; 不說世間塵俗事, 聲聲只讚白蓮華!
梅僧
會員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11-06-05 11:46 AM
來自: 台北

上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