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無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古董 » 2009-12-09 11:48 PM

李凡 詞長所述「我本人並不認為五連仄值得推許.但幾個教授一致意見亦非無因.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書中解釋〔一身報國有萬死,〕用的是五連仄的拗救而非以入代平.幾位教授可能亦源於此.」較有理據;而 南郭友 詞長所提「以入代平」只在宋詞偶有所見,若近體詩者,敝人亦未曾聞有「以入代平」之說。
手中金錫 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 光攝大千世界
古董
會員
 
文章: 1110
註冊時間: 2008-06-27 02:43 PM
來自: 嘉義

文章南郭友 » 2009-12-10 12:39 AM

古董 寫:李凡 詞長所述「我本人並不認為五連仄值得推許.但幾個教授一致意見亦非無因.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書中解釋〔一身報國有萬死,〕用的是五連仄的拗救而非以入代平.幾位教授可能亦源於此.」較有理據;而 南郭友 詞長所提「以入代平」只在宋詞偶有所見,若近體詩者,敝人亦未曾聞有「以入代平」之說。



教授所見,未必一定正確,尤其是何氏一眾教授,推廣粵語正音運動,已經搞到雞毛鴨血。

就說 2007年第十七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吧,聲明以《平水韻》為標準,竟然選出這樣的冠軍:
 

學生組冠軍黃令時作品《十年》

惡虜驕胡一夕刪,東方真個有珠還。
十年事過馬照,大市勢如牛再攀。
遷籍憂疑成懊悔,幾人徒唱念家山。
法名基本勞君讀,海角繁華早令頒。


屬【三肴】平聲,不可作仄。

教授云乎哉!
 

 
南郭友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4-11-16 06:10 PM

文章李凡 » 2009-12-10 09:24 AM

教授所見,未必一定正確,尤其是何氏一眾教授,推廣粵語正音運動,已經搞到雞毛鴨血。
----------------
雖知何教授是香港詩詞界權威,但一直都沒有讀他的書.所以無從評論.但香港舊時教授甚少浪得虛名的.
您說的那個〔跑〕字,我想應該是評判搞錯了.因平水韻一直把跑歸入三肴韻.是平聲.問題是為什麼搞錯.
手頭剛好有那一届的單張,是阿杰給我的.杰是比賽常客,此次得了優異獎,但再來下一届〔十八届〕得了中學生組冠軍.〔本網的阿深得了亞軍.〕
當時我已發現了跑之出律,但為什麼五位教授評判都沒發覺呢?這倒是個問題.由於今音跑有平仄二音,而馬照跑是新名詞,應是問題原因之一.但以平水韻為準繩,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所以當時我是找了資料的.發現其實古音亦有平仄二音.廣韻把跑分別於五肴及四覺.而平水韻由廣韻而來,不知如何,又只放跑於三肴.〔這裡平水韻顯然有錯.〕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是教授們沒注意平水韻書中跑的歸類,還是欲改正平水韻的錯誤?這就只能他們來回答了.〔但我自己認為,在平時,後一理由可成立,但比賽,後一理由不能接受.比賽定的約則是錯了也要接受.我此處只是對幾位教授同一觀點感到不解而尋找解釋.并不為其開脫.而我亦認為評判是錯的.〕

另:一事歸一事,粵語正音與此是兩碼事,不必混為一談.作為非粵人,我對正音一直都認為是小題大作.而且作為口音,任何語言都不可能達到正音的.同一語系的閩南語,潮州語和台灣語,台南和台北...,地域異音是全世界都存在而不可克服的.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古董 » 2009-12-10 12:46 PM

南郭友 寫:
古董 寫:李凡 詞長所述「我本人並不認為五連仄值得推許.但幾個教授一致意見亦非無因.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書中解釋〔一身報國有萬死,〕用的是五連仄的拗救而非以入代平.幾位教授可能亦源於此.」較有理據;而 南郭友 詞長所提「以入代平」只在宋詞偶有所見,若近體詩者,敝人亦未曾聞有「以入代平」之說。



教授所見,未必一定正確,尤其是何氏一眾教授,推廣粵語正音運動,已經搞到雞毛鴨血。

就說 2007年第十七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吧,聲明以《平水韻》為標準,竟然選出這樣的冠軍:
 

學生組冠軍黃令時作品《十年》

惡虜驕胡一夕刪,東方真個有珠還。
十年事過馬照,大市勢如牛再攀。
遷籍憂疑成懊悔,幾人徒唱念家山。
法名基本勞君讀,海角繁華早令頒。


屬【三肴】平聲,不可作仄。

教授云乎哉!
 

 
詞宗在選作時難免有疏忽之處,然教授所見多半無誤,詞長或可參考 張夢機 教授所著《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內容有錄載各種出句對句之抝救。「南朝四百八十寺」確為「平平仄仄仄仄仄」,實無第六字「十」" 以入代平 " 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之說。

http://www.ktjh.tp.edu.tw/yang527/b6.htm
手中金錫 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 光攝大千世界
古董
會員
 
文章: 1110
註冊時間: 2008-06-27 02:43 PM
來自: 嘉義

Re: 菊無期

文章南郭友 » 2009-12-10 01:40 PM

南郭友 寫:
靄文詞長客氣,南郭友不學無術,亂噏廿四,不必認真。

並不鼓吹「以入代平」,只是說有例可援而已。

不記得在那裡看過的資料─


杜甫《送遠》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草木歲月晚」 為五連仄,應是出律。

可是「晚節漸於詩律細」的詩聖,卻認同當時「以入代平」的習慣:

把「草木歲晚」─「仄仄仄入仄」視為「仄仄仄仄」,只是拗句;
以「關河雪清」─         「平平仄平」作拗救。


有人認為上說是宋詞「以入代平」之濫觴。


 
 


言論自由真好,在下依然覺得所看過的資料,有可取之處。
 


首先聲明,張夢機教授亦為在下所敬重之學者。

但若說─
 
南朝四百八寺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多少樓臺雨中 (平仄平平仄仄平)


淺見認為救得了八,救不了


十,以入作平,或可走出迷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是自知不足的南郭友座右銘。


南郭友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4-11-16 06:10 PM

文章古董 » 2009-12-10 04:29 PM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是定格的抝救型式,並無所謂的『救得了』與『救不了』。 " 以入作平 " 之說,實難解也。

第十八屆 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
題 目:作者自定
格 式:-七言律詩,平起式或仄起式不拘。
-頸聯及頷聯必須對偶。
-出句末可用三仄,唯對句末不可用三平。
-不可犯孤平。
-不可失粘或失對。
-抝句可用「仄仄平平仄平仄」及「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兩種。
-用韻以《詩韻》為準(詩韻即「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之韻)。
用 韻:大學及大專組限用「十灰」、「八庚」二韻。
預科、中學及工業學院組不限韻部。
稿 限:一人可投多稿。
獎 項:大學及大專組(在香港攻讀學士學位或不超越學士資格之全日制學生)
冠軍:現金獎港幣四千圓及「伍絜宜先生杯」一座。
亞軍:現金獎港幣二千圓及獎牌一面。
季軍:現金獎港幣一千圓及獎牌一面。
優異獎二名,各得現金獎港幣伍佰圓及獎牌一面。
特別獎無常額,各得現金獎港幣三佰圓及獎牌一面。
預科、中學及工業學院組(在香港就讀之全日制學生)
冠軍:現金獎港幣三千圓及「伍絜宜先生杯」一座。
亞軍:現金獎港幣一千伍佰圓及獎牌一面。
季軍:現金獎港幣八佰圓及獎牌一面。
優異獎二名,各得現金獎港幣伍佰圓及獎牌一面。
特別獎無常額,各得現金獎港幣三佰圓及獎牌一面。
入圍作品經選出後,評判團會約見作者,面談約十五分鐘,以確定作品非假手他人。
手中金錫 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 光攝大千世界
古董
會員
 
文章: 1110
註冊時間: 2008-06-27 02:43 PM
來自: 嘉義

文章南郭友 » 2009-12-10 04:54 PM

 
 
各申己見,再無補充。

 
南郭友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4-11-16 06:10 PM

Re: 菊無期

文章小發 » 2009-12-11 03:25 PM

南郭友 寫:
南郭友 寫:
靄文詞長客氣,南郭友不學無術,亂噏廿四,不必認真。

並不鼓吹「以入代平」,只是說有例可援而已。

不記得在那裡看過的資料─


杜甫《送遠》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草木歲月晚」 為五連仄,應是出律。

可是「晚節漸於詩律細」的詩聖,卻認同當時「以入代平」的習慣:

把「草木歲晚」─「仄仄仄入仄」視為「仄仄仄仄」,只是拗句;
以「關河雪清」─         「平平仄平」作拗救。


有人認為上說是宋詞「以入代平」之濫觴。


 
 


言論自由真好,在下依然覺得所看過的資料,有可取之處。
 


首先聲明,張夢機教授亦為在下所敬重之學者。

但若說─
 
南朝四百八寺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多少樓臺雨中 (平仄平平仄仄平)


淺見認為救得了八,救不了


十,以入作平,或可走出迷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是自知不足的南郭友座右銘。



南郭友詞長所提出的論點或許可再探討,近體詩是否有以入代平之說,須要更多的資料來佐證,單就一二詩例實在難以成說,「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十剛好是入聲,所以能符合詞長所說的「以入代平」,然有更多的例子,卻不是「以入代平」所能解釋,略舉如下:
禹力不處,江聲流向西。(周朴--董嶺水)
落月池鉤,清風松下來。(孟浩然--裴司士見尋)
餘子不數,此君何可無。(陳與義--種竹)
高閣客去,小園花亂飛。(李商隱--落花)
且復傷別,不然愁此身。(高適--別劉大校書)
似此拗救不勝枚舉。因此近體詩中若有以入代平的現象,想要成立,勢必要有更多的資料來推衍,整體中容有例外,例外卻不能用來涵蓋整體,我想這也是學者們在做學術研究的考量之一。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Re: 菊無期

文章南郭友 » 2009-12-11 04:07 PM

小發 寫:
南郭友詞長所提出的論點或許可再探討,近體詩是否有以入代平之說,須要更多的資料來佐證,單就一二詩例實在難以成說,「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十剛好是入聲,所以能符合詞長所說的「以入代平」,然有更多的例子,卻不是「以入代平」所能解釋,略舉如下:

禹力不處,江聲流向西。(周朴--董嶺水)
落月池鉤,清風松下來。(孟浩然--裴司士見尋)
餘子不數,此君何可無。(陳與義--種竹)
高閣客去,小園花亂飛。(李商隱--落花)
且復傷別,不然愁此身。(高適--別劉大校書)

似此拗救不勝枚舉。因此近體詩中若有以入代平的現象,想要成立,勢必要有更多的資料來推衍,整體中容有例外,例外卻不能用來涵蓋整體,我想這也是學者們在做學術研究的考量之一。

 


南郭友 寫:
李凡 寫:由於對仄收句平仄一般比較寬,我看過香港圖書館公開詩評比是允許五連仄的.





唐、宋文人不獨曾「以入代平」,更「以去代平」;惟不成氣候之餘,留下的五連仄句子,何氏一派不細審其中之上去入三聲布置,囫圇吞棗,便說允許五連仄了。



 


終於見到像小發詞長這樣正面的回應與見解。

我原意就是希望一些有心人能夠跟進研究,而不是抱著人云亦云的態度:

似此拗救不勝枚舉。因此近體詩中若有以入代平的現象,想要成立,勢必要有更多的資料來推衍,整體中容有例外,例外卻不能用來涵蓋整體,我想這也是學者們在做學術研究的考量之一。


禹力不處,江聲流向西。(周朴--董嶺水) 去聲
落月池鉤,清風松下來。(孟浩然--裴司士見尋) 去聲
餘子不數,此君何可無。(陳與義--種竹) 入聲
高閣客去,小園花亂飛。(李商隱--落花) 入聲
且復傷別,不然愁此身。(高適--別劉大校書) 去聲

-----------------------------------------------------------

另外引用維仁詞長、與其他人所找的例句:


清談落筆一字,白眼舉觴三百盃。(黃庭堅:過方城尋七叔祖舊題) 去聲
一身報國有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去聲
書當快意讀盡,客有可人期不來。(陳師道:絕句) 入聲
情雖不厭住得,薄暮歸來車馬疲。(梅堯臣:東溪) 入聲
田家春作日近,丹杏破纇場圃頭。(梅堯臣:春日拜壟經田家) 入聲
水真綠淨可唾,魚若空行無所依。(樓鑰:頃游龍井得一聯王伯齊同兒輩游因足成之) 入聲
馬蹄踐雪六里,山觜有梅三四花。(方岳:夢尋梅) 入聲
斷橋測水露影,野路擉泥留亂痕。(滕岑:拄杖) 去聲
武皇一夕夢覺,十二玉樓空月明 (張祜:華清宮四首) 入聲
向晚意適,驅車登古原 (李商隱:樂遊原) 入聲
萬木凍折,孤根暖獨回 (齊己:早梅) 入聲


或者是捕風捉影,又或是有密碼在其中,且留待高明好了。
 
 

 
 
南郭友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4-11-16 06:10 PM

文章李凡 » 2009-12-11 08:36 PM

寫和研究畢竟不同,王力的詩不怎樣,但其研究一宜受尊重,因他與他的學生是花了不少時間的.〔那時沒電腦.〕關於五連仄,王力和張夢機教授似乎一致.但張教授多了一句,仄聲字中一定要有入聲字.〔沒指定位置.〕這或許拉近了南郭友的矩離.
王力先生還把五連仄作為最常見的三種拗救之一.〔詩詞格律〕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淳風 » 2009-12-11 09:05 PM

問好南郭君及諸同好!
詩律技巧我一向是只看不說的。天籁在心,自然成韻。
對于前人的探索,真正成熟有價值的已溶入到我们现在用的韻律裏,其余的只是個人口味而已。如連去、入也可作平,剩個上聲還有什麽意思?幹脆廢掉平水算了。出律就標出律,如寫得好自然可以用“律不害意”推搪,正大光明。南郭君的話題其實我是很喜歡嘗試的,畢竟是深層的探索,起碼我知道自己出律了,救不救得我也不太看重。那個美食家不追求精奇獨特的美食?但如變成了例菜,就惡味了,非菜變,是廚師多了。擔心詩詞消亡的是寫不好詩的,因他不了解詩詞,沒有站在詩詞的角度看。
諸君子周末快樂!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