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9/18有感

文章陳靄文 » 2007-09-20 08:42 AM

(一)
義勇爭先洗敵塵,天仇國恥髮千鈞。
可憐焦土功成後,痛惜河山不屬民。

(二)
長城血跡未應枯,遙奠忠魂酒一壺。
且向松花江上望,誰攜短劍入東胡?

(三)
聞道中原已息戈,劫餘風景看如何?
斯民望治情將絕,忍見豐碑姓字磨。

日前與李德儒詞長談起九一八,這堆寫於當夜,有感而已,實算不得詩。本應早貼,但因昨日植牙,痛了一天,忘了。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文章戴金生 » 2007-09-20 11:14 AM

今年的九一八,也許是自己太忙,沒注意到兩岸有甚麼紀念追悼之新聞。
大概少帥已過世,或是眼前還有更多事,那些歷史也隨風逝!唉!


瀋陽大營槍聲響,多少冤魂映國殤。
誰憶當年東北事,曾經倭寇是豺狼。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2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敬和靄文詞長九一八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09-20 10:20 PM

弔馬占山將軍 其一
殲敵江橋掃鐵塵 獨支黑水力鴻鈞
冰封雪嶺千山路 幸轉新疆作漢民


註:九一八後 東北軍奉令撤入關內 黑龍江代理主席馬占山因路遠未能撤退 乃就地抗敵 於嫰江鐵橋擊退日本騎兵多田旅團殺敵四百於人 後彈盡援絕退入俄境由西伯力亞鐵路轉新疆省回國
弔北大營陣亡將士 其二
瀋陽北大骨猶枯 烈士無名恨寄壺
日出東來人好武 新佔釣島是倭胡


註:九一八事初起 日軍以重砲轟城垣及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哀釣魚台 其三
兩岸平和未枕戈 東倭又起奈如何
若非釣島帡幪撤 小丑難能劍再磨


註:民國44年大陳島撤退時 曾將一批無編制的民間遊擊隊撤至釣魚台 褡帳棚居住待時 後因台灣拿美援一切老美作主 認無戰力不補給 於是一部轉回大陸打遊擊 一部回台解散 以至無人守島而被日本強佔建燈塔立旗
最後由 夜風樓主 於 2007-09-21 08:2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陳靄文 » 2007-09-21 07:28 AM

多謝戴詞長,多謝夜風兄!

塊壘三堆說古今,如聞關塞暮笳吟。
嗟君此日傷時淚,愧我當年報國心。
烈跡難容長灑掃,危城仍願慨登臨。
平生不慣閒居過,一逐秋風歲月侵。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09-21 07:28 PM

以前沒有電視媒體不發達 都是聽老師的 我們這一代 心中的偶像是 文天祥 鄭成功 岳飛 20歲前後也都有為國捨身的信念 那是當時教育使然
現在的教育 改成這樣只有嘆息 我不是責被備教育工作者 他們只是奉上命 我怪決定教育政策的當權者 為何定出這種內容
教出這樣的下一代18分上大學 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有何意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和靄文詞長九一八感懷-其二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09-21 08:53 PM

天寶遺事說到今  伏櫪老驥作低吟
未逢破國存亡事  曾有興邦捨命心
禦侮防倭師已老  鬩牆敵內戰親臨
烽台火燼成灰去  壯士身殘病早侵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張栩 » 2007-09-21 10:34 PM

詞長大作拜讀。「可憐焦土功成後,痛惜河山不屬民」,感慨至深!
張栩
會員
 
文章: 212
註冊時間: 2002-07-11 05:40 PM
來自: 台北

Re: 回應

文章陳靄文 » 2007-09-22 08:05 AM

夜風樓主 寫:以前沒有電視媒體不發達 都是聽老師的 我們這一代 心中的偶像是 文天祥 鄭成功 岳飛 20歲前後也都有為國捨身的信念 那是當時教育使然
現在的教育 改成這樣只有嘆息 我不是責被備教育工作者 他們只是奉上命 我怪決定教育政策的當權者 為何定出這種內容
教出這樣的下一代18分上大學 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有何意
當年(我才十一歲),開始追讀金庸的小說,那時「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還在報紙上連載中,其各式各樣的人物傳奇,情節橋段精采,動作招招令人難忘,英雄故事,引人入勝,我課餘看完又看,又講給弟妹聽,同學們聽,我追報紙,他們追我,放學時一大堆人跟在後面。當時,金庸剛脫離「大公報」,該報撰文大罵,說這些都是對青少年有害的神魔小說,青年人應該讀的是魯迅,不是金庸。曾幾何時,近傳大陸把「飛狐外傳」列入教學課程中,甚至聽說代替了魯迅。別誤會,我仍舊熱愛,懷念金庸的作品,藏有他最早期的原裝合訂本,已帶枯黃,但這消息如果屬實,可見教育之改變,包括了質與量,各地一樣,可嘆。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文章陳靄文 » 2007-09-22 08:07 AM

張栩 寫:詞長大作拜讀。「可憐焦土功成後,痛惜河山不屬民」,感慨至深!
忱謝張詞長回應,鼓勵。大作不敢當!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Re: 和靄文詞長九一八感懷-其二

文章陳靄文 » 2007-09-22 08:26 AM

夜風樓主 寫:天寶遺事說到今  伏櫪老驥作低吟
未逢破國存亡事  曾有興邦捨命心
禦侮防倭師已老  鬩牆敵內戰親臨
烽台火燼成灰去  壯士身殘病早侵
多謝夜風兄賜和。人之一生,有些東西很難爭取,像生命的長短,疾病與健康的糾纏,甚至學問、愛情的追求等,都不一定遂意。但人生可以爭取,而且應該爭取的是內心的素質,人格與真情,壯士不是身殘。

抱柱人間痴到今,天荊地棘白頭吟。
刀鋒險快倭奴首,筆力豪雄壯士心。
飲馬中原王氣盡,仇胡東海浪聲沉。
七言律句多幽咽,對酒何妨淚滿襟。
陳靄文
會員
 
文章: 1608
註冊時間: 2005-02-14 11:02 PM
來自: Bloomington, Indiana

Re: 回應

文章戴金生 » 2007-09-22 10:58 AM

陳靄文 寫:
夜風樓主 寫:以前沒有電視媒體不發達 都是聽老師的 我們這一代 心中的偶像是 文天祥 鄭成功 岳飛 20歲前後也都有為國捨身的信念 那是當時教育使然
現在的教育 改成這樣只有嘆息 我不是責被備教育工作者 他們只是奉上命 我怪決定教育政策的當權者 為何定出這種內容
教出這樣的下一代18分上大學 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有何意
當年(我才十一歲),開始追讀金庸的小說,那時「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還在報紙上連載中,其各式各樣的人物傳奇,情節橋段精采,動作招招令人難忘,英雄故事,引人入勝,我課餘看完又看,又講給弟妹聽,同學們聽,我追報紙,他們追我,放學時一大堆人跟在後面。當時,金庸剛脫離「大公報」,該報撰文大罵,說這些都是對青少年有害的神魔小說,青年人應該讀的是魯迅,不是金庸。曾幾何時,近傳大陸把「飛狐外傳」列入教學課程中,甚至聽說代替了魯迅。別誤會,我仍舊熱愛,懷念金庸的作品,藏有他最早期的原裝合訂本,已帶枯黃,但這消息如果屬實,可見教育之改變,包括了質與量,各地一樣,可嘆。


暑假回台,與老友們不願多聊時政,但是談了不少當今教育,跟詞長們一樣,大家嘆息!
金庸的武俠小說,大概是大家找一些心靈上的解脫,加上又被影視給商業化,也成通俗文學了。
對年青人來說,魯迅巴金的時代早就過了。某些角度看來,固然那是個大時代,但他們的著作也是服務了政治。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2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