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義勇爭先洗敵塵,天仇國恥髮千鈞。
可憐焦土功成後,痛惜河山不屬民。
(二)
長城血跡未應枯,遙奠忠魂酒一壺。
且向松花江上望,誰攜短劍入東胡?
(三)
聞道中原已息戈,劫餘風景看如何?
斯民望治情將絕,忍見豐碑姓字磨。
日前與李德儒詞長談起九一八,這堆寫於當夜,有感而已,實算不得詩。本應早貼,但因昨日植牙,痛了一天,忘了。
當年(我才十一歲),開始追讀金庸的小說,那時「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還在報紙上連載中,其各式各樣的人物傳奇,情節橋段精采,動作招招令人難忘,英雄故事,引人入勝,我課餘看完又看,又講給弟妹聽,同學們聽,我追報紙,他們追我,放學時一大堆人跟在後面。當時,金庸剛脫離「大公報」,該報撰文大罵,說這些都是對青少年有害的神魔小說,青年人應該讀的是魯迅,不是金庸。曾幾何時,近傳大陸把「飛狐外傳」列入教學課程中,甚至聽說代替了魯迅。別誤會,我仍舊熱愛,懷念金庸的作品,藏有他最早期的原裝合訂本,已帶枯黃,但這消息如果屬實,可見教育之改變,包括了質與量,各地一樣,可嘆。夜風樓主 寫:以前沒有電視媒體不發達 都是聽老師的 我們這一代 心中的偶像是 文天祥 鄭成功 岳飛 20歲前後也都有為國捨身的信念 那是當時教育使然
現在的教育 改成這樣只有嘆息 我不是責被備教育工作者 他們只是奉上命 我怪決定教育政策的當權者 為何定出這種內容
教出這樣的下一代18分上大學 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有何意
多謝夜風兄賜和。人之一生,有些東西很難爭取,像生命的長短,疾病與健康的糾纏,甚至學問、愛情的追求等,都不一定遂意。但人生可以爭取,而且應該爭取的是內心的素質,人格與真情,壯士不是身殘。夜風樓主 寫:天寶遺事說到今 伏櫪老驥作低吟
未逢破國存亡事 曾有興邦捨命心
禦侮防倭師已老 鬩牆敵內戰親臨
烽台火燼成灰去 壯士身殘病早侵
陳靄文 寫:當年(我才十一歲),開始追讀金庸的小說,那時「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還在報紙上連載中,其各式各樣的人物傳奇,情節橋段精采,動作招招令人難忘,英雄故事,引人入勝,我課餘看完又看,又講給弟妹聽,同學們聽,我追報紙,他們追我,放學時一大堆人跟在後面。當時,金庸剛脫離「大公報」,該報撰文大罵,說這些都是對青少年有害的神魔小說,青年人應該讀的是魯迅,不是金庸。曾幾何時,近傳大陸把「飛狐外傳」列入教學課程中,甚至聽說代替了魯迅。別誤會,我仍舊熱愛,懷念金庸的作品,藏有他最早期的原裝合訂本,已帶枯黃,但這消息如果屬實,可見教育之改變,包括了質與量,各地一樣,可嘆。夜風樓主 寫:以前沒有電視媒體不發達 都是聽老師的 我們這一代 心中的偶像是 文天祥 鄭成功 岳飛 20歲前後也都有為國捨身的信念 那是當時教育使然
現在的教育 改成這樣只有嘆息 我不是責被備教育工作者 他們只是奉上命 我怪決定教育政策的當權者 為何定出這種內容
教出這樣的下一代18分上大學 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有何意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