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試吳體‧死雀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戲試吳體‧重開詩講

文章張大春 » 2007-06-28 09:26 AM

戲試吳體‧重開詩講

玉觥不耐游金魚,酌盡菊影甘閒居。
忍聽里巷絃歌冷,猶占詩篇夜漏餘。
宮商靜好迴深壑,風雅艱難注塞渠。
為問脈環何所用,神仙功業幾行書。

脈環神仙故事頗有趣,姑抄錄之:
《太平廣記‧卷四十二‧神仙》引《原化記‧何諷》:
「唐建中末,書生何諷,嘗買得黃紙古詩一卷,
讀之,卷中得髮捲,規四寸,如環無端。
諷因絕之,斷處兩頭滴水升餘,燒之作髮氣。
諷嘗言於道者,道者曰:
『吁!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
據《仙經》曰: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曰「脈望」。
夜以規映當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還丹。
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時換骨上昇。』
因取古書閱之,數處蠹漏,尋義讀之,皆神仙字。諷方嘆服。」

此首借〈題柏學士草堂〉之韻,並逐字四聲為譜,
唯因各句亦求四聲相濟之慮,
三、五、七句落腳字由原入、去、入改上、入、去更協。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戲試吳體‧客在天涯鬱卒甚,代擬

文章張大春 » 2007-06-28 01:29 PM

戲試吳體‧客在天涯鬱卒甚,代擬

食入咽下空空然,亦覺夢老斷清眠。
浮沉萬里每怪問,加減一窟竟拘牽。
望穿來去消息裡,思歸徘徊昏曉邊。
停筆忘身國在不,有家無賴坐殖錢。

此首以老杜〈晝夢〉為四聲譜。
易其尾聯末三字之「入、去、去」為「入、去、入」較協。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戲試吳體‧醉焚少作幾卷,一快!簡梅齋、二難、大方

文章張大春 » 2007-06-29 10:33 AM

戲試吳體‧醉焚少作幾卷,一快!簡梅齋、二難、大方

荻笋出塘乳香遞,青春在望山煙新。
自甘踸踔魑魅影,不失浪蕩神仙人。
焚血擲詩語野鴨,碎紙翻灰依水芹。
堪忘呢喃歸槿暮,籬邊心事許風筠。


用杜甫〈崔氏東山草堂〉為譜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文章假面兔 » 2007-06-29 10:45 PM

一連拜讀了九天,終於明白了:[吳體]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意思.
假面兔
會員
 
文章: 231
註冊時間: 2007-01-12 11:01 AM

文章簡政二 » 2007-06-30 08:58 AM

【踸踔】←→【上去】,似與杜陵原作【自發】←→【去入】不合。
兄離合原譜似乎也是自訂主意?請教有準則否?謝謝。
詩人別有傷心處 翠袖蒼茫獨立時
簡政二
會員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07-27 03:19 AM

文章張大春 » 2007-06-30 11:42 AM

簡政二 寫:【踸踔】←→【上去】,似與杜陵原作【自發】←→【去入】不合。
兄離合原譜似乎也是自訂主意?請教有準則否?謝謝。


多謝光臨指教。

用字以意為主,聲調能十分吻合次之。
正因此句微調,故落句於老杜原作頷聯落句之
「更見」(去去)處用「浪蕩」(去上),「蕩」亦上聲。

假面兔詞長「摸著石頭過河」之說甚恰;唯有時摸著河也能過石頭。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戲試吳體‧簡西進之友

文章張大春 » 2007-06-30 08:55 PM

戲試吳體‧簡西進之友

思去去者寂天長,老死洞庭依岳陽。
莊生達者豈憂國,吳鵲蕭然猶望鄉。
重回閣齋說未老,十載跼蹐想堪忘。
簷滴已斜風景霧,吟中來雨款秋涼。

此作用老杜〈至後〉為譜,唯原作頸聯落句連四仄三入過促,
故起句二字改入上,
同聯出句落字隨改上聲,
而頷聯出句落字遂改入聲。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文章落梅 » 2007-07-01 01:05 AM

重回閣齋說未老,十載跼蹐想堪忘。 簷滴已斜風景霧,吟中來雨款秋涼。


讀之一動!
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落梅
會員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5-12-10 12:57 PM

戲試吳體‧七月一日望雨

文章張大春 » 2007-07-01 02:02 PM

謝落梅詞長一動。

戲試吳體‧七月一日望雨

伏月即出雨多蒸,汗浹四涔三捉冰。
盈晴道中如沸瀋,向晚天下祇飛蠅。
滑簟忽然熱漬浸,起身消得吟頻仍。
窗飲林青似不渴,風約寂葉一千層。

用〈早秋苦熱堆案相仍〉為譜。
末句連四入,卻是熱中關節,不從不可。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Re: 戲試吳體‧強登

文章老可 » 2007-07-02 03:53 AM

大春詞長云:
這是一樁有點兒枯燥的事,非關詩之宏旨深教,
算是個人鍛鍊修辭、體察聲腔的一種健康操罷?不足為訓的。


老杜把聲律撚到極致,破繭化去,後人欲自縛乎?或將抽絲剝繭乎?
讀到此覆,方知詞長旨趣。作功夫到這等地步,難怪大作讀來如此渾厚堅實,拜服!
能 大 逍 遥 唯 造 化 , 是 真 淡 泊 自 风 流
老可
會員
 
文章: 119
註冊時間: 2005-07-04 05:51 AM
來自: Hawaii

戲試吳體‧記孫元良將軍淮海夜戰代輓

文章張大春 » 2007-07-02 09:38 AM

老可 寫:老杜把聲律撚到極致,破繭化去,後人欲自縛乎?或將抽絲剝繭乎?


謝老可詞長賞讀,我才該先說一聲:久仰詞長。

關於這一系列吳體,僕意正是於自縛之際聊事抽剝,
勉能體會杜陵於仄字出入緣故,雖然略見規律,
但仍可視之為杜陵個人風格之影跡。
唐賢之仿作者(如皮、陸等)亦曾蹤跡之,不過,
彼等未必亦步亦趨──毋乃藉之脫略格律、自出機杼耳。
至於這組「戲試」,仍屬管窺蠡測,一得之見,不敢多言。
套句台北街頭常見的招牌語:「施工中」。呵呵。

戲試吳體‧記孫元良將軍淮海夜戰代輓

大將夜突殲圍深,甘求死綏天更陰。
江流血肉馬歸陣,雲捲旌旄沙奪吟。
溫柔常在烽煙耳,寥落難堪薏苡心。
過百年身客中借,元戎誰比雙南金。

此作用〈灩澦〉為譜。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