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樵夫 寫:【太平山翠峰湖】
一泓明水倒晴空,四面青山日照紅。
霧罩幽湖迷夢境,雲飄翠嶺醉詩翁。
清觀候鳥閒嬉戲,悠享高林慢拂風。
四季蘭陽存景色,何妨逸趣再重逢。
樵夫詞長吟安
「逢」字在一東韻是鼓聲之意,作相逢之意時歸屬二冬韻。又,「詩翁」當以尊稱他人較為適宜。
維仁 寫:拾荒樵夫 寫:【太平山翠峰湖】
一泓明水倒晴空,四面青山日照紅。
霧罩幽湖迷夢境,雲飄翠嶺醉詩翁。
清觀候鳥閒嬉戲,悠享高林慢拂風。
四季蘭陽存景色,何妨逸趣再重逢。
樵夫詞長吟安
「逢」字在一東韻是鼓聲之意,作相逢之意時歸屬二冬韻。又,「詩翁」當以尊稱他人較為適宜。
哈!向日人爭取林場設於蘭陽的是我的祖父,錢是地方出資,應算是臺灣人開闢,因此"日人"最好用"日治時期".當時臺北州(含基隆)等都有機會,只有擔任鎮長(街長)的祖父不等地方鄉民代表會開會決議,就先下手為強,他說:"不通過,我來出錢!"可見地方出了不少力.祖父及親戚則未曾有人賺木材錢,當時的首長頗有分寸.此外"銀柳"的銀字是否有誤?拾荒樵夫 寫:【蘭陽八景/沙喃秋水】
叭哩沙喃倚嶺丘,山移礫石入灘頭。
青蔥翠綠開新秀,碧水冰清解舊愁。
銀柳滿枝迷客愛,明湖倒影攬人留。
欲尋前景成追憶,此刻何妨再一遊?
註:沙湳秋水.好景緻 三星鄉
蘭陽溪出山谷注入平原行徑的地方,原稱「叭哩沙喃」,是清代後期平埔族的聚居地。日治時代,此地鄰近三星山,改稱「三星」。 其中「沙喃秋水」曾是蘭陽八景之一,如今景物已非,只留存淳樸人家,錯落於田畦、竹圍之中。天送埤及九芎湖就像是小家碧玉,深藏在青山綠水間,幽美寧靜是此間最驕傲的財產。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平坦地景上,水質清澈,鋃柳、青蔥、上將梨,寫下了另一頁的叭哩沙喃。
日人開闢太平山,三星本身近林場,也是出入要站,因而興盛,成為蘭陽平原西部的重要鄉鎮,曾和頭城、蘇澳有鼎足而立之勢,且蘊含地熱,為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所在地,清水地熱亦因此而車水馬龍。
無為齋主 寫:词长好诗,和上一首:
【蘭陽八景/北關海濤】
鎖鑰宜蘭望北關,海濤澎湃壯瀛寰。
奔來声動千軍鼓,湧起雪漫三里灣。
波躍晨曦鷗浪漫,鯨遊夜月夢斑斕。
牽情最是風平日,如訴如歌拥社山。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