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容末學一點想法就教方家
在唐代尚未見孤平之說,唐人寫詩是否有忌孤平,今人無法直接得知
只是從後世的研究、統計,孤平的比例很低,似乎避孤平是歷代詩人的共識,其必然有因
今之舉孤平者,實應舉有孤平之說後,歷代詩人是否也是有如此之共識為證
如以少數之例,推翻已有之共識
則體例之堅持以拗救之例似也可成多餘了?
蓋拗救也是體例,是共識!
~~以上敬請指正
woncf 寫:且容末學一點想法就教方家
在唐代尚未見孤平之說,唐人寫詩是否有忌孤平,今人無法直接得知
只是從後世的研究、統計,孤平的比例很低,似乎避孤平是歷代詩人的共識,其必然有因
今之舉孤平者,實應舉有孤平之說後,歷代詩人是否也是有如此之共識為證
如以少數之例,推翻已有之共識
則體例之堅持以拗救之例似也可成多餘了?
蓋拗救也是體例,是共識!
~~以上敬請指正
柳夢君 寫:唐代及唐後的格律規範不盡相同,為什後代的詩人必須遵守唐後的規則?是否唐代的詩不算古典詩?
唐代既無孤平之說,是否說明唐人對此不以為意?或者根本就是後人的附會?否則實難想象如此厲禁,唐人竟不提及。用現代的統計方法,是否會從舊詩中找出更多連古代詩人都不知道的禁忌來?
人以為:犯者救自救,不救自不救;指點者自指點,不指點自不指點。「一路雪風勁且哀」是好句子,管他孤平與否?「鐵笛一聲任竹裂」的問題則是生造窘澀,不唯聲病而已。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