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記網路雅集
際會風雲近十秋,當初網路少年遊。
詩成颯爽懷英氣,力付真誠思遠謀。
篤信結緣爭問道,艱辛創版作交流。
耕耘畢竟多成果,執耳欣看誼永留。
按﹕網上雅集近十年,詩詞討論版屢經改革,發展至今之鼎盛。其中有不少令人回味之樂事。
無為 寫:紀念網路雅集
際會風雲近十秋,當初網路少年遊。
詩成颯爽懷英氣,力付真誠思遠謀。
篤信結緣爭問道,艱辛創版作交流。
耕耘畢竟多成果,執耳欣看誼永留。
按﹕網上雅集近十年,詩詞討論版屢經改革,發展至今之鼎盛。其中有不少令人回味之樂事。
維仁 寫:我記得自己是1998年開始上網的,那時在網路上認識無為兄和望月兄,算算雖然不到十年,說是「近十年」卻也沒錯。
記得當時網路上格律詩幾乎是鳳毛麟角,沒想到如今卻如此蓬勃發展。
望月 寫:
無為兄你大概記錯了,的確沒有十年那麼久...,不過將近七年的歷史也不算短,可以讓一個剛出世的小孩到可以讀書的年紀了。
李凡 寫:近十年?
剛在置頂[關於我們]看了:
時序邁入2000年以後,網際網路的古典詩詞已脫離孤芳自賞的草創時期,《藝文聚賢樓》、《雅軒畫廊》、《古典詩圃》、《磺溪傳統詩壇》、《環球詩壇》、《紫諠谷》、《沁園春》這些網站,都有不少詩友張貼詩詞創作,但是網路詩作往往在上述這些網站重複張貼,造成人力物力重疊的浪費。這幾個網站的站長有鑑於此,便在2000年9月26日共同成立【詩詞討論發表區】,約定《雅軒畫廊》負責登載一般的古典詩作;《沁園春》負責登載一般的古典詞作;《環球詩壇》負責登載初學者的詩詞作品;《磺溪傳統詩壇》負責當代詩人介紹;《紫諠谷》負責藝文訊息登錄;《古典詩圃》負責古典詩詞學理的探討;《藝文聚賢樓》則負責共同留言板。此時,這幾個網站利用各自的網站討論板分工合作,等於是網站聯盟的雛形。 ...
我大概是這個時候進入雅軒學詩的.時間真的很久了,并不長進.自知質鈍,反而寬心...和一首:
屏前共度網春秋,學得迷情夢幻遊.
冷落春風非妒意,徘徊荒徑許相謀.
些須狂狷能藏拙,追戀青春佯激流.
霜曉難忘狂雨夜,花飄香處蝶攀留.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