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瀑布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維仁 » 2006-09-03 10:33 PM

笠雲生 寫:的確!
唯尚未見過〔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之例也?

上述特拗之法見於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書中所引古人七言詩例凡十一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其中一例。
此格式亦見於王力《漢語詩律學》書中,屬於「丑類特殊形式」。
此格式亦見於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許清雲《近體詩的創作理論》。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維仁 » 2006-09-03 10:38 PM

笠雲生 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其平仄應為: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後學的確也曾聽聞數位前輩談及此例時,將「十」字讀為平聲,解釋為上句拗第五字「八」,下句以第五字「煙」字救之。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笠雲生 » 2006-09-04 02:51 AM

感謝維仁兄的提供.
不知除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例外.尚有他例否?
還請告之.再度感謝詞兄.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文章竹塘立影 » 2006-09-04 01:47 PM

笠雲生 寫:感謝維仁兄的提供.
不知除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例外.尚有他例否?
還請告之.再度感謝詞兄.


王力先生還舉了陸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之例。
竹塘立影
會員
 
文章: 1714
註冊時間: 2002-11-04 08:34 PM
來自: 濁水溪流域

文章笠雲生 » 2006-09-04 02:27 PM

謝竹塘版主告之:
萬分感謝.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文章維仁 » 2006-09-04 10:33 PM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黃庭堅:寄黃幾復)
◎清談落筆一萬字,白眼舉觴三百盃。(黃庭堅:過方城尋七叔祖舊題)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陳師道:絕句)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梅堯臣:東溪)
◎田家春作日日近,丹杏破纇場圃頭。(梅堯臣:春日拜壟經田家)
◎水真綠淨不可唾,魚若空行無所依。(樓鑰:頃游龍井得一聯王伯齊同兒輩游因足成之)
◎馬蹄踐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方岳:夢尋梅)
◎斷橋測水露半影,野路擉泥留亂痕。(滕岑:拄杖)

附註:
王力《漢語詩律學》提到:「這種特殊形式(丑類)顯然是從古詩脫胎而來,所以五言特別多,七言特別少。」
個人也覺得這類七言詩例甚少,似乎參考即可。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笠雲生 » 2006-09-05 11:07 AM

多謝維仁詞兄費心,終於大開眼界.一飽古人精華...
真慚愧,一些過去耳熟能詳之句竟然幾乎忘光.真的歲月不饒人,還是把握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要緊.

也同意詞兄看法!

再度感恩詞兄!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