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課堂上教授教了一種屬於特例的格式,好像叫做「破春格」或「錯春格」之類的,我有點忘了。只記得這種格式的第一句便是有連續的五個仄聲,第二句也有相應的平仄格式。但是我想不起來第二句的格式,因此這首詩的第二句還是依原本的格式,雖然知道不對,但我也沒辦法改。
若是有哪位詞長知道我所說的這種格式,煩請相告,感激不盡!
大化鬼斧小神摧,
取盡千岩澗水裁。
翠竹猶疑藏蔽路,
青峰一線瀉天來。
笠雲生 寫:<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之句法.
可變為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之句法.
不學學淺尚不知有維仁版主所舉之法?
不學係根據雪廬老人所著〔詩階述唐〕之<聲調舉隅>七言大借式第十三所舉.
老人所舉例有:
柳宗元〔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落滿庭鶯亂啼.]
白居易〔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許用晦〔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維仁詞長所舉例之法此中則未見?
可否請維仁版主或知者告之!不學感激不盡....
笠雲生 寫:不學係根據雪廬老人所著〔詩階述唐〕之<聲調舉隅>七言大借式第十三所舉.
老人所舉例有:
柳宗元〔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落滿庭鶯亂啼.]
白居易〔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許用晦〔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維仁詞長所舉例之法此中則未見?
可否請維仁版主或知者告之!不學感激不盡....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