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瀑布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羅山瀑布

文章蒼樵 » 2006-09-02 08:29 PM

記得以前課堂上教授教了一種屬於特例的格式,好像叫做「破春格」或「錯春格」之類的,我有點忘了。只記得這種格式的第一句便是有連續的五個仄聲,第二句也有相應的平仄格式。但是我想不起來第二句的格式,因此這首詩的第二句還是依原本的格式,雖然知道不對,但我也沒辦法改。
若是有哪位詞長知道我所說的這種格式,煩請相告,感激不盡!

大化鬼斧小神摧,
取盡千岩澗水裁。
翠竹猶疑藏蔽路,
青峰一線瀉天來。
蒼樵
會員
 
文章: 76
註冊時間: 2006-07-31 03:32 PM
來自: 臺灣

文章風雲 » 2006-09-03 08:59 AM

詞長所言應是猶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之格式。
上句五仄,下句以第五字拗為平聲來救。
此例甚少,若嘗試一兩次無妨,但不足為常法。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蒼樵 » 2006-09-03 11:25 AM

^^ 感謝風雲詞長相告。

在此將詩改為:

大化鬼斧小神摧,
取盡千岩憑水裁。
翠竹猶疑藏蔽路,
青峰一線瀉天來。
蒼樵
會員
 
文章: 76
註冊時間: 2006-07-31 03:32 PM
來自: 臺灣

文章維仁 » 2006-09-03 11:35 AM

風雲詞長所引的特拗格式,應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拗救為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或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與蒼樵詞長此作的平仄格式並不相同,蒼樵詞長「大化鬼斧小神摧」之句,以格律論,仍屬違律。

「青峰一線瀉天來」頗見氣勢,然首句「小神摧」則恐令人費解。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笠雲生 » 2006-09-03 02:16 PM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之句法.
可變為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之句法.

不學學淺尚不知有維仁版主所舉之法?

不學係根據雪廬老人所著〔詩階述唐〕之<聲調舉隅>七言大借式第十三所舉.
老人所舉例有:
柳宗元〔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落滿庭鶯亂啼.]
白居易〔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許用晦〔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維仁詞長所舉例之法此中則未見?
可否請維仁版主或知者告之!不學感激不盡....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文章竹塘立影 » 2006-09-03 03:39 PM

笠雲生 寫:<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之句法.
可變為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之句法.

不學學淺尚不知有維仁版主所舉之法?

不學係根據雪廬老人所著〔詩階述唐〕之<聲調舉隅>七言大借式第十三所舉.
老人所舉例有:
柳宗元〔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落滿庭鶯亂啼.]
白居易〔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許用晦〔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維仁詞長所舉例之法此中則未見?
可否請維仁版主或知者告之!不學感激不盡....

笠老可能漏看了,詩階述唐之聲調舉隅第二六二頁五仄式應屬此種句型。
竹塘立影
會員
 
文章: 1714
註冊時間: 2002-11-04 08:34 PM
來自: 濁水溪流域

文章笠雲生 » 2006-09-03 04:58 PM

的確!
唯尚未見過〔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之例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其平仄應為: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十>字當平聲讀,請參考<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

前輩龍頭老大<曾文新先生>亦曾提及此例.
曾文新前輩曾是〔臺灣新生報新生詩苑主編〕.與李漁叔前輩.張作梅前輩.王觀漁前輩.和家師等過從甚密.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文章落梅 » 2006-09-03 08:00 PM

笠雲生 寫:<十>字當平聲讀,請參考<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前輩龍頭老大<曾文新先生>亦曾提及此例.
曾文新前輩曾是〔臺灣新生報新生詩苑主編〕.與李漁叔前輩.張作梅前輩.王觀漁前輩.和家師等過從甚密.


那麼老杜「人生七十古來稀」,元微之「今日俸錢過十萬」、張怙「深宮二十年」、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絃」大概都要算出律了。
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落梅
會員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5-12-10 12:57 PM

文章笠雲生 » 2006-09-03 08:46 PM

落梅詞長:
您離題遠了.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文章蒼樵 » 2006-09-03 09:53 PM

末學才疏學淺,對於眾位詞長所提之書目與內容其實一無所知,但是末學在課堂上的確有學到關於連續五個仄聲的特例,應是與維仁詞長所舉為同例。
作詩常常不合格律...慚愧慚愧。
修改之後,原來第一句還是不和格律,在此依維仁詞長所舉格式將第一、二句修改如下:

羅山大化顯鬼斧,萬壑松風中末埃(才)。

當我一路攀爬至離瀑布最近之處時,心中有所感慨...即使大化在此處顯現神蹟,這片小小的景色也不過只是萬壑松風畫中一小面斷崖與溪谷罷了;比起壯擴的萬壑松風,這片羅山小景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這兩句恐怕是整首詩中最符合原想的句子了。

第二句押韻我不確定用「埃」比較好還是「才」比較好,因為兩者的意思都通用...
蒼樵
會員
 
文章: 76
註冊時間: 2006-07-31 03:32 PM
來自: 臺灣

文章維仁 » 2006-09-03 10:07 PM

笠雲生 寫:不學係根據雪廬老人所著〔詩階述唐〕之<聲調舉隅>七言大借式第十三所舉.
老人所舉例有:
柳宗元〔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落滿庭鶯亂啼.]
白居易〔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許用晦〔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維仁詞長所舉例之法此中則未見?
可否請維仁版主或知者告之!不學感激不盡....

後學所舉兩種特殊拗救之法,係依照王力《漢語詩律學》所列的特殊的「丑類拗救」。
笠雲詞丈所舉之例,的確為後學所未列出。蓋後學竊謂「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乃慣用拗救,故未條列於此。萬分感謝笠雲詞丈的補充。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