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妹之深圳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悠悠齋 » 2006-07-27 03:57 PM

二首可讀。只是——
“逢雪送君一路闻”孤平;
“只刻新年话平安”句出律。
悠悠齋
會員
 
文章: 336
註冊時間: 2003-08-27 08:45 PM

文章芬陀利 » 2006-07-28 02:10 PM

徐如茵 寫: ........
括弧裡是「紅高粱」的歌詞啦。小說和電影裡明明是夫妻,但是電影原聲帶歌詞是唱「妹妹」。所以換了一個家族成員關係的感覺也很美呀。
不過,我想要表達的是,仔細一體會,芬君原先說的好像對耶~~因為對妹妹稱「君」是太客氣了。對妻子稱「君」好像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對妻子稱「妹妹」就會有另一種親愛的感覺。好像是這樣子。


明白了! :lol: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吴戌 » 2006-07-30 07:17 PM

徐君和芬君说的观点各有独到见地,一时让小弟目观不暇,受益无穷。还望以后多多指教。
二位即言到此,且不说包拯称其嫂曰“嫂娘”也,既然“嫂”都可称“娘”,妹岂有不可称“君”之理?只是字面上容易使人产生误会,不是最恰罢了!
若得巫山情可待,不辭長做夢遊人。
吴戌
會員
 
文章: 221
註冊時間: 2006-04-23 11:19 AM
來自: 安徽·岳西

文章芬陀利 » 2006-07-30 09:17 PM

吴戌 寫:...
二位即言到此,且不说包拯称其嫂曰“嫂娘”也,既然“嫂”都可称“娘”,妹岂有不可称“君”之理?只是字面上容易使人产生误会,不是最恰罢了!


其實我也想了很久,竟想不出比“君”更恰當的平聲代用字哩!
吳詞長說的沒錯,並非不能用,只是易讓人產生誤會罷了
至於包拯稱其嫂為“嫂娘”乃是特殊狀況,因為他是大嫂撫養成人的,恩同母親。若人稱比自己大沒幾歲的兄嫂為嫂娘,那就不倫不類了!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李凡 » 2006-07-31 03:07 PM

君是對別人的尊稱,從此意義上說是誰都可用的.但因字多敬而少親,故極少直接用於有血緣關係的人.
但亦有例外,如父君,君父,這一般只用於王族,皇族,是敬畏非親愛.至於家君,嚴君,只是在別人面前表示對父親的敬重,并非直接面對.
第一首第二句君亦孤平,反觀后面句已有離別意,送君兩字用〔瓊花〕之之類似亦可以.
〔瓊花是可暗指女子的〕.第二首似較易重組,但不必極限於君妹.我亦是從〔三日团圆千日别〕才覺得疑惑的.此句或已說明身份.

李凡不慎言.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一方 » 2006-08-01 07:27 AM

無聊翻了一些詩句,謹供參考。

1. 白居易 《贈內》:他人尚相勉,何況我與君

2. 蘇軾《與子由別於西門之外》: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
《穎州初別子由》: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
《御史臺獄 … 遺子由》: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3. 杜甫《得舍弟消息》:近有平陰信,遙憐舍弟存

個人覺得詩題用舍妹而不用妹之,會減少誤解。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吴戌 » 2006-08-09 09:35 AM

悠悠齋 寫:二首可讀。只是——
“逢雪送君一路闻”孤平;
“只刻新年话平安”句出律。

悠兄所指,确是小弟之疵,容后再酌!谢兄不吝指赐!
若得巫山情可待,不辭長做夢遊人。
吴戌
會員
 
文章: 221
註冊時間: 2006-04-23 11:19 AM
來自: 安徽·岳西

文章吴戌 » 2006-08-09 09:49 AM

芬,李,一兄之见地各有道理,具当接受,只“横看成岭侧成峰,……”我自己亦迷糊了,却不知当从何处下酌了!
君者,本含敬意,君之谓,似较为泛泛的。与胞妹虽是一脉相承,相亲亦当相敬。况《送妹之深圳》虽为送妹之作,也不无他伤别离之情。人生无常,别离何遽。阳关之触,总是弄人!
既为诗,还是留一点怀疑与讨论的空间为好……
若得巫山情可待,不辭長做夢遊人。
吴戌
會員
 
文章: 221
註冊時間: 2006-04-23 11:19 AM
來自: 安徽·岳西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