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寫:笠老,游戲文字,玩玩而已.
芬兄那個〔刀匕木〕大概念在我與德儒兄都屬木〔李〕,不好明言〔切木〕,不過我看後依然有隱痛.如果再有個〔添加格〕,變成〔刃老李〕,則得留定後路快跑了.德儒兄,不要怪我沒提醒您.
哈-這次笑不出來,哈了一聲就嗆了.
唉!本是同根生......................呀凡哥。
馨罄齋居士 寫: 因爲所有現代人的所有“古典詩詞”的創作,其實是一種“仿古”的文體形式而已,所以,刻意的、完全的以近體詩的模式炙烤此類作品,則越離“古典詩詞”遠去了,有些像“要櫝棄珠”,或者是“削”所有“仿古詩詞作品”的腳趾頭。
許多“仿古詩詞創作”的網站,大抵相同。可見學識之偏狹或文化程度之離索。若連字、詞組、語句的定義域也搞不清楚,如何管理和編輯板塊或出版物?
“神是”與“貌似”完全是兩碼事。不在於是否負手或冠戴以及口中的念念有詞。
“學問”是嚴謹的作爲出來的,不是泛泛的說出來的。“隨意”的“直率”在“學問”的範疇内不足以取。[/color][/size]
竹塘立影 寫:仿古一詞或可單純視為現代人創作與流行文體有別之稱。
馨罄齋居士 寫:因爲所有現代人的所有“古典詩詞”的創作,其實是一種“仿古”的文體形式而已
竹塘立影 寫:國語辭典
仿
解釋
1.效法。如:仿古﹑模仿﹑效仿。
2.似﹑像。如:年紀相仿﹑他長的和他叔叔極為相仿。
沒這麼嚴重。
馨罄齋居士 寫: 在“古典詩詞”的範疇内,廣義的認真角度而言,近體詩是應當註明的,這是因爲它的嚴謹格律所在。而其它的體裁倒是可註明或不註明的。
馨罄齋居士 寫:
不註明近體詩的特例,毋須用範囿的審視來閲覽;而絕、律的註明,則提示讀者以韻律與載體的特性與特定來審視和對待閲讀對象。因爲所有現代人的所有“古典詩詞”的創作,其實是一種“仿古”的文體形式而已,所以,刻意的、完全的以近體詩的模式炙烤此類作品,則越離“古典詩詞”遠去了,有些像“要櫝棄珠”,或者是“削”所有“仿古詩詞作品”的腳趾頭。
許多“仿古詩詞創作”的網站,大抵相同。可見學識之偏狹或文化程度之離索。若連字、詞組、語句的定義域也搞不清楚,如何管理和編輯板塊或出版物?
“神是”與“貌似”完全是兩碼事。不在於是否負手或冠戴以及口中的念念有詞。
“學問”是嚴謹的作爲出來的,不是泛泛的說出來的。“隨意”的“直率”在“學問”的範疇内不足以取。
竹塘立影 寫:馨罄齋居士 寫:參悟亦非悟。說空不是空。
自然從生死,何必問大乘。
詞長大作重點應是<自然從生死>一句,乍看之下似與原作唱反調,實則不然,貪生怕死乃凡人之境,欲達<自然從生死>終需一學習過程,此過程或可說是頓悟之前的學習,不知末學可說中?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