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上,得四截句。用哀骀它先生韵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秦淮河上,得四截句。用哀骀它先生韵

文章ckg103 » 2006-05-01 01:10 PM

绿树深深曲径中,南朝风物尽成空。人家门巷栖香燕,犹揹斜阳一抹红。
紫玉红牙说胜朝,念家山破事非遥。而今呜咽春潮水,却似深宫唱绿腰。
青溪芳草了无痕,莫向行人问旧村。长板桥头裙屐客,阿谁能识玉京魂。
湘真手弄紫檀槽,梅竹桐花记尚牢。棋罢酒闌重寓目,萧萧旧院露春桃。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06-05-01 02:42 PM

代轉如下
綠樹深深曲徑中,南朝風物盡成空。人家門巷棲香燕,猶揹斜陽一抹紅。
紫玉紅牙說勝朝,念家山破事非遙。而今嗚咽春潮水,卻似深宮唱綠腰。
青溪芳草了無痕,莫向行人問舊村。長板橋頭裙屐客,阿誰能識玉京魂。
湘真手弄紫檀槽,梅竹桐花記尚牢。棋罷酒闌重寓目,蕭蕭舊院露春桃。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文章ckg103 » 2006-05-01 08:49 PM

谢谢故人版主转码!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維仁 » 2006-05-02 09:59 PM

陳先生這四首絕句似是用了不少典故,末學不學無術,勉強查了「念家山破」可能是李後主所填的詞牌,「紫檀槽」或許是指琵琶,但是諸如「棲香燕」等等其他典故可就茫茫然無所知了,敢請先生撥冗稍加開示,指引末學體會大作深刻的意涵。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ckg103 » 2006-05-03 03:17 PM

维仁版主安好:实在难以为情,上月底在秦淮河上想起刚刚记忆成诵的哀君佳什,依韵信口雌黄。哀君吟坛高人,其诗斐亹逼人不能仰视。仆自愧才疏,未敢效颦;且“眼前有景道不得”也,只得另觅蹊径,凑些陈词滥调,做点无病呻吟。累您见责,很对不起。虽然足下顾全薄面,遣词用句,颇为宽弘;但字行间所寓谴责,我当自警。
拙作既已贴上论坛,撤消也未必妥当;只能老老面孔说说了:
我喜欢秦淮风光,但并非喜欢那里的现代,而是喜欢在那里能够联想起的过去。一千六百年前的六朝、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南唐、四百年前的晚明和上个世纪前半叶的南京。王贻上的《秦淮杂诗》、余淡心的《板桥杂记》中的片言只字长萦于心头,常不自觉地被“占为己有”。虽非剽窃,但亦难免为方家所讥议。
此诗第一首未用故实,原在偷运刘梦得《乌衣巷》诗意。只是才拙未能生巧,画虎类犬了。“门巷寂寥人散后”见后主《念家山破》词;“栖香”是用史邦卿《双双燕》词。词语入诗,罪过罪过!
其二:《念家山破》,李重光词,原当是乐曲名。后人常用于诗句,如郁达夫先生名句:“念家山破从何说,地老天荒曳尾生。” “事非遥”者,非说南唐;上个世纪事当非遥远吧。“千载秦淮呜咽水”、“年年愁与春潮满”均见《秦淮杂诗》。
其三:明末秦淮卞赛后为女道士,自称“玉京道人”。(因此,传奇《桃花扇》,迳称之为卞玉京,似欠妥。)
末尾一首用李十娘事,见《板桥杂记》“李十娘,名湘真,字雪衣。……鼎革后,……问十娘,曰:‘从良矣’。问其居,曰:‘在秦淮水阁’。问其家,曰:‘已废为菜圃’。问‘老梅、梧、竹无恙乎’,曰:‘已摧为薪矣’。问‘阿母尚存乎’,曰:‘死矣’。因赠以诗曰:‘流落江湖已十年,云鬟犹卜旧金钱。雪衣飞去仙哥老,休抱琵琶过别船。’”
迟复为歉,请原谅。谢谢!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維仁 » 2006-05-04 12:08 AM

陳前輩說得太客氣了。
有幸承您撥冗賜教,感謝萬分!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梅齋 » 2006-05-11 05:47 PM

「而今嗚咽春潮水,卻似深宮唱綠腰。」

秦淮佳詠,知非泛手。極喜。
梅齋
會員
 
文章: 785
註冊時間: 2003-01-10 04:03 PM

文章ckg103 » 2006-05-11 07:17 PM

谢谢梅斋词长!
惭愧啊!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