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七律 秋來感懷六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舊作]◎七律 秋來感懷六首

文章龍文鴛侶 » 2006-01-19 08:39 AM

◎秋來感懷六首
[1]
徒步天涯志未酬,大江東去豈曾休?
洪濤滾滾驚鳧鷺,綠野融融任滯留。
好夢難圓十八九,浮生能得幾春秋!
黃花薄暮新霜晚,翻見紅旗據上游。
[2]
秋山嫵媚賽春山,月滿西樓桂影繁。
露下中庭猶點點,螢投枯草自斑斑。
住空調裏昏寒暑,立大江邊惜望瞻。
更待清霜肥菊蕊,棲遲泉石洗心顏。
[3]
過盡千山複萬山,馬蹄得得到江南。
豈真豪傑聲尤壯,是大詩人句自刪。
芳草無情夕陽外,清霜有腳錦書寒。
柔腸一紙憑誰訴,讀罷淩雲夜已闌。
[4]
落葉林泉滿眼飄,秋來不惑也魂銷。
自聽腳下沙沙響,未解雲飛片片高。
冷月清於漢家露,寒江瘦似楚宮腰。
可憐國色天香夜,嫁了小喬孤大喬!
[5]
木落青山隔暮寒,洞庭波撼碧雲端。
幼諳天籟瀟湘美,今盡哀弦菩薩蠻。
到了長江方壯闊,浴乎上海始微瀾。
東樓幸喜雁行陣,欲與芳卿作笑談。
[6]
醉題詩句遍天涯,回首江東日已斜。
來了桃源便是客,寄於山水可為家。
人嗤三十當驕語,自寶荼蘼欲謝花。
想合時宜真不易,漫將心事付塗鴉。
(2005-8-23~2003-8-25於上海嘉定)
[size=18]
[/size][/size]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文章龍文鴛侶 » 2006-01-19 08:42 AM

貼貼舊作,也算溫故知新吧。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文章素简 » 2006-01-19 12:50 PM

拜读中。

人嗤三十當驕語,自寶荼蘼欲謝花。
想合時宜真不易,漫將心事付塗鴉。

颇有同感。
心素如簡,人淡如茶
素简
會員
 
文章: 142
註冊時間: 2005-12-16 02:02 AM
來自: 美国

文章龍文鴛侶 » 2006-01-23 08:19 AM

谢谢雅评!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文章風雲 » 2006-01-23 11:16 AM

「好夢難圓十八九,浮生能得幾春秋!」
「更待清霜肥菊蕊,棲遲泉石洗心顏。」
「芳草無情夕陽外,清霜有腳錦書寒。」
「冷月清於漢家露,寒江瘦似楚宮腰。」
「木落青山隔暮寒,洞庭波撼碧雲端。」
「想合時宜真不易,漫將心事付塗鴉。」

筆法老練,佳句甚多,拜讀了。 :-)

「想合時宜真不易,漫將心事付塗鴉。」亦有同感。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德儒 » 2006-01-23 11:44 AM

佳句真的很多,拜讀。
我寫會用
「好夢難圓八九,浮生能得幾春秋!」
可能這是一些習慣。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龍文鴛侶 » 2006-01-26 04:10 PM

谢谢各位雅评了....

特别是风云,德儒几位词长的青眼.....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舊作]◎七律 秋來感懷六首

文章吳欽友 » 2006-01-27 11:39 AM

龍文鴛侶 寫:◎秋來感懷六首
[1]
徒步天涯志未酬,大江東去豈曾休?
洪濤滾滾驚鳧鷺,綠野融融任滯留。
好夢難圓十八九,浮生能得幾春秋!
黃花薄暮新霜晚,翻見紅旗據上游。
[2]
秋山嫵媚賽春山,月滿西樓桂影繁。
露下中庭猶點點,螢投枯草自斑斑。
住空調裏昏寒暑,立大江邊惜望瞻。
更待清霜肥菊蕊,棲遲泉石洗心顏。


俗事煙霏付唱酬
墨痕深淺幾曾休
浮沈歲月多羈旅
聚散情懷忘去留
偶讀佳篇成感悟
聊開俊賞識春秋
因風寄暢揖才氣
漫寫新詩做燕游



與山翁約午前來訪,並偕遊小蒼山,攜酒共吟數律,借此和龍文鴛侶詩哥之作一迎之。龍文鴛侶詩哥原詩「繁」本在上平十三元,「瞻」本在下平十四鹽,皆出韻,故不從。
春溪一帶隔春山
鬧出山前刻意閒
到我籬邊添語碎
迎君渡口映霜斑
蒼蒼屐齒辭苔去
落落風標 :mrgreen: 逐句還
難得歲寒新釀酒
陪詩向暮染酡顏


:mrgreen: 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風標自落落,文質且彬彬。共許刁元亮,同推周伯仁。石城俯天闕,鐘阜對江津……」

龍文鴛侶 寫:[3]
過盡千山複萬山,馬蹄得得到江南。
豈真豪傑聲尤壯,是大詩人句自刪。
芳草無情夕陽外,清霜有腳錦書寒。
柔腸一紙憑誰訴,讀罷淩雲夜已闌。


龍文鴛侶詩哥原作「山」字、「刪」字在上平十五刪,「南」字在下平十三覃,「寒」字、「闌」字在上平十四寒,小弟和作全歸上平十四寒,出韻不從。

一山恰似萬山寒
歲盡霜堅雨未闌
強上蒼峰驚翠杳
閒鎪錦字笑詩酸
吟翁健筆飛如昔
醉客殘甌擊便寬 :mrgreen:
未料登臨春迢遞
不隨歌賦駐江干

:mrgreen: 段安節《樂府雜錄‧擊甌》:「(唐)武宗朝郭道源……善擊甌,率以邢甌、越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筯擊之,其音妙於方響也。」
襄陽筆法得董北苑墨妙而縱橫排宕自成一家其入細處有極深研幾之妙得其
吳欽友
會員
 
文章: 350
註冊時間: 2005-11-27 07:17 AM
來自: 嶺表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