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地雷股 七絕 十一尤韻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原創) 地雷股 七絕 十一尤韻

文章分邑 » 2005-11-30 11:14 PM

地雷股
(一)
報表經營績效優
一朝連跌客心愁
方知假帳掏空案
求助無門獨淚流

(二)
轟然驚爆令人憂
空殼公司債務留
散戶投資何處去
半生積蓄付東流
分邑
會員
 
文章: 61
註冊時間: 2005-11-26 08:55 PM

文章卞思 » 2005-12-01 12:47 AM

詩寫近身時事,原是歷代詩家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來說,詩又是一種藝術呈現,所以需把語言文字做一番鎚鍊,不論風格是婉約還是雄放,是高亢還是幽傷,總不能離開一個"雅"字,否則與街頭巷語就無甚區別了。
與詞長共勉 :-)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吳銓高 » 2005-12-05 02:56 PM

[散戶投資何處去, 半生積蓄付東流。]
個人覺得這兩句有感情, 有詩味!
作者表達無可奈何的情懷, 令人產生共鳴 ! 好! :-D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
請用GOOGLE搜尋[吳銓高]
吳銓高
會員
 
文章: 1860
註冊時間: 2003-05-20 05:15 AM
來自: 香港

文章分邑 » 2005-12-05 10:49 PM

感謝吳詞長鑒賞
分邑
會員
 
文章: 61
註冊時間: 2005-11-26 08:55 PM

文章壯齋 » 2005-12-06 12:59 PM

雖然語句上可能還需要再凝鍊,不過已有竹枝本色...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維仁 » 2005-12-06 04:13 PM

第二首第一句恐怕有下三平的瑕疵,建議修改。
「令」字作「使」用法時應讀為平聲,請參考
http://www.ktjh.tp.edu.tw/yang527/b17.htm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方向 » 2005-12-06 04:32 PM

依中華大字典「令」作「使」用,好像列於去聲
如果是「使令」才屬平聲,使令,小使也。
方向
會員
 
文章: 145
註冊時間: 2005-09-27 07:09 AM

文章維仁 » 2005-12-06 09:08 PM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一書中,對於平仄兩讀的字作了相當程度的探討,其中,令」字被歸纇為「平聲所表示的意義和仄聲不同者」,王力的見解如下:令,平聲,使也。包佶.〈嶺下臥疾〉:「唯有貧兼病,能令親愛疏。」仄聲(去),命令。又縣令,名詞。李嘉祐.〈留別畀陵諸公〉:「久作涔陽令,丹墀忽再還。」
  而目前較為完整的兩本近體詩創作理論書籍——張夢機著《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與許清雲著《近體詩創作理論》,也都引用了王力的見解,主張「令」字作「使」字解釋時應列為平聲。
  我們再翻檢《廣韻》一書,《廣韻》中「令」字共有五種讀音,扣除其中三種係罕見的地名與姓氏外,僅剩「下平聲清第十四」(詩韻中併為庚韻)與「去聲勁第四十五」(詩韻中併為敬韻)二者。其中「下平聲清第十四」的解釋是「使也」;「去聲勁第四十五」的解釋是「善也,命也,律也,法也」。
  從《廣韻》的解釋中,吾人應可以確定「令」字作「使」用法時應讀作平聲殆無疑義。

  為求慎重起見,筆者利用電腦資訊檢索系統翻檢《全唐詩》中的絕句與律詩,考究唐人對於「令」字作「使」用時讀音的平仄:
◎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李商隱:籌筆驛)
◎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李頎:送魏萬之京)
◎ 半依雲渚半依山,愛此令人不欲還。(白居易:題王處士郊居)
◎ 天宮高閣上何頻,每上令人耳目新。(白居易:天宮閣早春)
◎ 頭白夫妻分無子,誰令蘭夢感衰翁。(元稹:感逝浙東)
◎長令奴僕知饑渴,須著賢良待性情。(韓愈:賀張十八秘書得裴司空馬)
◎誰令不解高飛去,破宅荒庭有網羅。(李頻:黃雀行)
◎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張說: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
◎卻令燈下裁衣婦,誤翦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詞)
◎卻令雪貌帶紅芳,更取金瓶瀉玉漿。(施肩吾:贈仙子)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賀知章:送人之軍)
◎獨見魚龍氣,長令煙雨寒。(劉長卿:龍門八詠 闕口)
◎ 空令數行淚,來往落湘沅。(劉長卿:重推後卻赴嶺外待進止寄元侍郎)
◎日日生春草,空令憶舊居。(韋應物:任洛陽丞答前長安田少府問)
◎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韓愈:木芙蓉)
◎ 公子何時至,無令芳草闌。(李頎:送竇參軍)

  唐人近體詩中有關「令」字作「使」的用法不勝枚舉,以上僅列出著名詩家的名句,吾人逐一對照絕句律詩的平仄譜加以檢核,自可得知唐人「令」字作「使」的用法時皆讀為平聲,這也印證了前面所引述的王力、張夢機、許清雲三位學者的見解,吾人更可以肯定的說:「令」字作「使」字解釋時,應讀為平聲。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分邑 » 2005-12-08 12:35 AM

謝版主指教,修改為"轟然驚爆眾人憂"應無三平聲之慮。再謝諸位詞長。
分邑
會員
 
文章: 61
註冊時間: 2005-11-26 08:55 PM

文章青衫 » 2005-12-08 03:00 AM

報表,經營,績效是管理學名詞, 假帳,掏空是新聞用語, 求助無門則是成語. 現代用語偶一用之應無妨, 但若用了過多的白話, 難免流於庸俗, 比較近似打油詩之類.

第二首狀況也類似. 個人比較認同卞思詞長的說法, 一個事件, 直舖直述總不妥, 藉物寓意或採隱喻,轉借等手法來表達, 比較像是在寫詩.

個人詩作功力仍淺, 希與分邑詞長共勉.
青衫
會員
 
文章: 54
註冊時間: 2004-11-22 05:48 AM
來自: 台北縣汐止市

文章方向 » 2005-12-08 05:21 AM

維仁先生
按辭海 令
甲 吏映切 2使也,呂氏春秋「不待禮而令」
乙 離盈切 庚韻 又離刑切 青韻
1使也,詩大雅「慶既令居」,按與甲2義同。
查正中書局之形音義大字典,所引亦同。
可見「令」於作使時,可平仄通用。而唐詩之屢作平聲,當與其使用上之方便有關。各取所需,無往不利也。
事實上在下也不知道令字還可當平聲使用,增加一識矣。
方向
會員
 
文章: 145
註冊時間: 2005-09-27 07:09 A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4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