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青島、京津之旅廿四首並注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甲申青島、京津之旅廿四首並注

文章添雪齋 » 2005-08-05 01:18 PM

其一
借此黃沙埋大癡,借他碧海葬相思。
岸邊生死浪花白,天淚滂沱第一時。
注:甲申西曆三月末至青島,臨其海岸,所見皆黃沙,雖不若白沙之麗,亦自有風華。

其二
眼前碧海氤氳氣,物色昧茫心緒既。
恍憶木蘭花下歌,糾纏冷夢蔽天蔚。
注:青島清晨多霧,迷茫不辨前景。春時亦多木蘭花,霧中觀之尤為冷豔。

其三
夜城夢跡恍然織,漸變幽藍成暗黑。
一似凋零龍膽花,沿河漂泊無終極。
注:會客至淩晨方歸,夜中街燈暗碧,微有藍霧,靜謐清涼,遠處略聞海潮之聲。

其四
燕山出處盡蝹蝹,無語罡風攏密雲。
逢我來時春尚淡,野桃幾樹素花紛。
注:三日後北上入京,隨木川登八達嶺長城,行經高速,所見群山野桃花發,淡粉朦朧。

其五
燕市薄醪酣興醺,熊咆發論氣千斤。
者番自有驚天處,細雨淋漓公主墳。
注:即日晚與諸網友宴于公主墳新興賓館,宴中詩友:賀蘭雪、燕河、蕙蘭閣、豌豆、李子、八胡是也。其間八胡以狗熊自詡。宴罷時有雨淋漓,笑想必熊羆咆哮驚天所致。

其六
酒清古籀夜中筵,始結人間文字緣。
暗碧昏燈寒牖下,恨無金匱儲奇詮。
其七
詁罷鼎銘詁簡帛,借其形義釋心魄。
百憂一字泣鬼時,識得諸君清骨格。
注:其後與國學諸友復約于北大。所會戰國時代、公字小白、yihai等,均為當今古文字學新秀。余於古文字學無甚知,唯旁聽而已。酒中戰國為余卜得天火同人卦動五爻,以《連山》《歸藏》《周易》分解之;yihai釋十二生肖之雉;二者非為求其果,唯得一趣。諸君精於學術,又甘於平淡,學者風範令人敬佩。

其八
歧路深歧醒與迷,星光落落夜空碧。
山藍蝶在夢中飛,落寞心于風裏易。
其九
近來惆悵復惆悵,夜雨悲摧心魅妄。
曩昔寱言三百音,風前擊碎海棠樣。
注:與諸君相聚不知時日,瞬及淩晨丑時,長街無人,唯見酒店樓下貼梗海棠二株,夜風之中緋色無倫。

其十
柳色初春起淡黃,所沾斜日故蒼蒼。
柳絲不曉關情字,無語臨風看牧羊。
其十一
一城盡處一城出,眼底行途終不悉。
誰斂風雲萬態間,悄然獨立車潮疾。
注:西曆四月一日木川驅車送餘至沽上,時初春,京津塘高速沿線多植柳,初春淡黃。間有牧羊者,故戲說有朝可學此牧羊生涯。

其十二
猶記雕梁蘭麝香,當時豔骨盡癡望。
庭前雙樹空台舞,夢裏長袖終斷腸。
其十三
深庭曾有管弦杳,一世轉騰仍縹緲。
此日知吾尋夢來,哀聲乞向江南繞。
注:與矯庵遊廣東會館(今津戲劇博物館),見諸名旦風華,果真豔骨。矯庵即興昆劇《桃花扇 餘韻 哀江南》套曲,悲愴不絕,尤為動人,甚與館中蒼涼之境契合。

其十四
春意城隅又倦侵,粉櫻初發婉孌心。
平生無分花前住,反復愚人淚滿襟。
注:余抵津日適逢西曆愚人節,恰又張國榮忌日,日間論及四大名旦與其之比,或為一悼。

其十五
我心鎖在空心域,充斥漠然之氣息。
荒寂古聲嗚咽時,借君塤夢隨風憶。
其十六
海棠花下青石階,長髮絲絲蝴蝶釵。
陶土撮聲如一歎,低嗚此夜狐聊齋。
注:與矯庵游文廟,所見西府海棠花樹,青石古路。余亦覓一蝶形黃楊木簪,甚喜之。矯庵以古琴集會所得之黑陶塤相贈,歷時半晚,終得低嗚之音。思矯庵言:“聊齋片中鬼語者皆此音”,余素喜狐,故笑曰居處“狐聊齋”。

其十七
人經世劫漸圓滑,我曆劫波如碎殺。
忍看千痕悟後身,新添棱角利而黠。
注:夜與友言,世人越處世越見圓滑,終因時間磨去棱角。唯余所經之事如淩遲之刑,破碎之石,非但無圓滑,更則棱角分明銳利。

其十八
夜靈淺淺入心結,耳語低音正凝咽。
摧折丁香欲死時,一庭暗紫夢癡絕。
其十九
紫丁香下玲瓏字,悟出今生愁殺事。
沽上春痕寒夜冰,及身一刻錐刀是。
其二十
花前誰是看花人,花下天真是妄真。
寥落累予心魄斂,此花形影不宜春。
注:沽上三月下旬已停暖氣,實則天仍寒徹,夜中數度因寒極驚起,思及影青詞“落下丁香曾是我”句,感慨不已。

其廿一
銀光一月似孤瞳,夜色深藍天際風。
城下丁香如紫雪,何人收在水晶宮?
注:水晶宮為沽上餐廳之名,西曆四月三日夜,與友宴于此。其陰曆十四日,月已圓,傍晚天色極為湛藍。行經巷口見丁香數株,繁花如紫雪,復思前句再歎。

其廿二
連雲行色辭長安,重啟三千羈泊歎。
逝矣前緣因錯路,迍邅之地已深寒。
其廿三
三萬長空托一身,低溫封儲薄情春。
早知離別錐心痛,何必浮生逆旅人。
其廿四
譬如夢域中徘徊,寒雨潸潸垂紙灰。
冷濕心情飛不起,再焚一紙到青槐。
注:歸家時正清明日,重登MSN,忽見離家前戲改之名:“此人已死,有事燒紙”,忽如時光逆轉,悚然而驚,惘惘不知所以。
——甲申二月十七/20040406
最後由 添雪齋 於 2009-08-25 05:15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添雪齋
會員
 
文章: 192
註冊時間: 2002-05-26 10:10 PM
來自: 添雪齋

文章蘭若。綢君 » 2005-08-05 05:28 PM

讀詩成癖近狂癲,鑑月評風雅最先。
一絕贈君非繆妄,諸般奇作不鏗然。
『詩法神韻一門,哲學天地一宗』
蘭若。綢君
會員
 
文章: 69
註冊時間: 2005-07-18 09:51 AM
來自: 紅塵詩路

文章思雨斋 » 2005-08-05 07:16 PM

赞!顶!
思雨斋
會員
 
文章: 351
註冊時間: 2005-03-13 01:34 PM

文章卞思 » 2005-08-05 07:45 PM

大陸多位才女,皆癡人也,添雪詞長不遑多讓,而更見冷冽。
特愛以下數首:

夜城夢跡恍然織,漸變幽藍成暗黑。
一似凋零龍膽花,沿河漂泊無終極。 --此首幽深,如漸步夢魘。

古籀夜談清酒前,始結人間文字緣。
暗碧昏燈寒牖下,恨無金匱儲奇詮。 --清俊。

歧路深歧醒與迷,星光落落夜空碧。
山藍蝶在夢中飛,落寞心于風裏易。 --迷離騰空,當年即因見添雪詞長此類風格而驚豔。

一城盡處一城出,眼底行途終不悉。
誰斂風雲萬態間,悄然獨立車潮疾。--結句氣勢凝而不發。

深庭曾有管弦杳,一世轉騰仍縹緲。
此日知吾尋夢來,哀聲乞向江南繞。 --餘韻不絕。

海棠花下青石階,長髮絲絲蝴蝶釵。
陶土撮聲如一歎,低嗚此夜狐聊齋。--此首豔如鬼魅。

花前誰是看花人,花下天真是妄真。
寥落累予心魄斂,此花形影不宜春。--清新。

銀光一月似孤瞳,夜色深藍天際風。
城下丁香如紫雪,何人收在水晶宮?--形色空靈,宛如水晶,首句奇想,余甚愛。

三萬長空托一身,低溫封儲薄情春。
早知離別錐心痛,何必浮生逆旅人。--起句氣勢大,二句用字新,三四句順勢而下,學習了。

其他好聯如下:

借此黃沙埋大癡,借他碧海葬相思。
逢我來時春尚淡,野桃幾樹素花紛。
柳絲不曉關情字,無語臨風看牧羊。
庭前雙樹空台舞,夢裏長袖終斷腸。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添雪齋 » 2005-08-06 02:18 PM

謝過各位詞長了。
靜玄兄,得閑來LL坐坐吧。:)
添雪齋
會員
 
文章: 192
註冊時間: 2002-05-26 10:10 PM
來自: 添雪齋

文章香港人 » 2005-08-06 04:26 PM

詞長大作,末學拜讀。
香傳小港醉閒人
香港人
會員
 
文章: 1802
註冊時間: 2005-06-12 09:04 PM
來自: 香港

文章龙华樵者 » 2005-08-06 10:31 PM

请问籀字出律否?
龙华樵者
會員
 
文章: 420
註冊時間: 2005-01-29 06:41 PM

文章添雪齋 » 2005-08-06 10:45 PM

香港人詞長好。
龙华樵者詞長真細心,不是籀字出律啦,是整句失對。不過偶一直偷懶,有點得過且過的沒管它。見笑。:)
添雪齋
會員
 
文章: 192
註冊時間: 2002-05-26 10:10 PM
來自: 添雪齋

文章woncf » 2005-08-07 12:42 AM

口圭~口圭~
添雪詞長文字能力,令末學嘆為觀止
近來末學於網上始知大陸有所謂「朦朧詩」,末學寡聞一直未得一見
不知此組大作算不算是?
如是,今得一見,確實拜讀了

以下只是個人感觸,不妥處敬請莫見怪

大陸經歷幾次運動,果真是「破四舊,立四新」
在文學上似也與過去傳統不同
個人以為也不能以過去傳統的觀點來看現代的作品
我個人的感覺,這組詩作與台灣過去一些現代詩的苦悶,有點類似
想說但不直接說出來,通篇作者的感情隱之又隱
作者的感情世界,令人驚奇,又難以捉摸

大抵寫景繁複,緊湊,意象跳躍快速
寫情又與景結合,不直言情,以跳脫個人作主詞
說有我卻似無我,無我卻有感情的成份
作者有意由景來傳達訊息
但這個訊息,每個人的角度不同,看法也有差異

我個人只能認為這是受當代時空、環境的影響
較之台灣古典領域,一直堅持舊傳統,真是有趣的對比
woncf
會員
 
文章: 407
註冊時間: 2003-11-17 10:57 AM

文章卞思 » 2005-08-07 01:34 AM

呵~未注意到籀字該句的聲律問題,真是抱歉!

個人觀點而言,添雪詞長雖風格特殊,但要說與舊傳統不符,倒也未必盡然,大抵而言,詩只分好壞,應無所謂新舊傳統之分。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woncf » 2005-08-07 09:11 AM

對不起,末學借此版面,題外妄言幾句,請
添雪詞長海涵

卞版版,末學難認同「詩只分好壞」這一觀點
不脫主觀意識
末學以為詩的境界,只有在美學領域的不同
每一個人的美學觀不同,作品自有不同
要以好壞分,實難有標準

個人以為即使是初學者,雖然技巧不成熟,無法完整表達
但其內在蘊釀的美學,或有可觀之處,畢竟每個人皆有其特殊的經驗 ;-) ;-)

~~以上末學謹呈
woncf
會員
 
文章: 407
註冊時間: 2003-11-17 10:57 A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