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十韻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無題十韻

文章鐵琴銅劍 » 2005-07-14 10:37 AM

:mrgreen:
紅塵無我愛,我愛在蓬萊。閑臥丹霞洞,優遊綠綺台。
仙音三兩曲,花果百千枚。廣袖高飄舉,大襟寬敞開。
前天應約去,昨夜攜醉回。手把黃庭冊,口銜青玉杯。
山中忘歲月,谷底響風雷。早晚多奇景,陰陽鍾秀瑰。
經年健達者,終日樂悠哉。若問余何樂,此心君莫猜。
鐵琴輕撫鳴流水 銅劍漫彈嘯竹林
鐵琴銅劍
會員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7-10 11:24 AM
來自: 北京

文章卞思 » 2005-07-15 01:14 AM

若問余何樂,此心君莫猜。--呵~果真有無法言說者。

起結順當,但5~10句有再鍊的空間。

另,押平韻的古體詩,最好避免太多合於近體律的句子。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鐵琴銅劍 » 2005-07-15 03:08 PM

“起結順當,但5~10句有再鍊的空間。”
謝斑竹指點!受教。
另,此詩非古體詩,乃五言長律。
鐵琴輕撫鳴流水 銅劍漫彈嘯竹林
鐵琴銅劍
會員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7-10 11:24 AM
來自: 北京

文章卞思 » 2005-07-15 11:29 PM

原來是排律,對不起,我疏忽了。
若以排律論,"昨夜攜醉回"句恐是不慎出律了。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鐵琴銅劍 » 2005-07-16 02:03 PM

斑竹真是仔细,不过这里"昨夜攜醉回"是句内 拗救。:mrgreen:
鐵琴輕撫鳴流水 銅劍漫彈嘯竹林
鐵琴銅劍
會員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7-10 11:24 AM
來自: 北京

文章李德儒 » 2005-07-16 02:11 PM

前天應約去,昨夜攜醉回。
應約的應應是仄而不是平。
昨夜攜醉回,請教:如何“句内 拗救”?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鐵琴銅劍 » 2005-07-18 10:03 AM

:mrgreen: “前天應約去,昨夜攜醉回。
應約的應應是仄而不是平。”確然!
“昨夜攜醉回”此句常格應是仄仄仄平平,變格爲仄仄平仄平。如: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即是。

謝版主指點!
鐵琴輕撫鳴流水 銅劍漫彈嘯竹林
鐵琴銅劍
會員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7-10 11:24 AM
來自: 北京

文章維仁 » 2005-07-22 10:46 AM

愚意以為拗救乃是歸納古人對於格律的變通方法而來,鐵琴銅劍詞長所舉之句式似乎相當罕見,不知有何詩學書籍曾經討論此例?
愚意亦以為,初唐盛唐本在律詩形成階段,名家亦多有不合後來詩律之句,或許不必勉強以拗救為其解釋。
以上敬陳管見,敬請指教。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雲 » 2005-07-22 11:33 PM

確實如維仁兄所言,未有此種格式。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凡 » 2005-07-23 10:30 AM

據王力先生[詩詞格律]第二章第三節第[四]孤平的避忌,註釋[1]:

[1]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仄腳的句子即使衹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我宿五松下”衹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至於像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種拗句,不是孤平.

但找不到王力先生對此拗句的詳細解釋.有人認為由於此為首句,而五律首句是可不必押韻的,所以可以〔仄仄平仄仄〕視之,且以尾字平音救之.{本來〔仄仄平仄仄〕是要對句第三字平音救之.}

不過記得王力先生也說過,此形式不可用於排律,因排律平仄要求更嚴格. 

另:剛好其註釋[2]有相關〔應〕之解釋,一併抄錄:
[2] 杜甫《秦州雜詩》第二十首:“曬藥能無婦,應門幸有兒.”《獨坐》第二首:“曬藥安垂老,應門試小童.”答應的應(又寫作譍)在唐宋時有平去二讀,這裏讀平聲,所以不犯孤平。參看《詩韻合璧》蒸韻譍字條.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卞思 » 2005-07-23 11:00 PM

多謝凡兄!

關於近體詩的拗救,我自己作詩的原則是非不得已盡量少用。
中國字詞那麼多,要找一個合於詩律正格的,應該沒那麼難,我也不認為自己寫出來的句子已經到了不能易一字的地步。
頂多是用特拗(五言的平平仄平仄,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因為此種句式,前人詩例極多,與其謂之拗,毋寧稱做另一種「定式」。

至於較為罕見的拗救法,我以為今人既然會出律,古人亦有可能出律,實不需粉飾為用拗,再者,詩律之發展本是逐漸形成,初期階段未臻完備,詩人作品固然有較多不合律處,而今詩律既已完備,何需再循舊例?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作詩原則,其他詩友若秉"有前例可循即用"的原則,亦無不可,總之「汝安則為之。」 :-)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