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嘆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記者嘆

文章壯齋 » 2005-05-18 02:07 PM

記者嘆
本是無行客,自稱無冕王。凶惡傳千里,佳善隱微揚。
或有中學畢,買照偽留洋。姐妹皆如此,企望釣富商。
或有姦夫婦,行止亦荒唐。名傾言不順,致使五倫傷。
斯輩多若此,訛詐視尋常。繼以言權握,姿態更乖張。
採訪恣穿戶,探私壞街坊。生吞復活剝,渾如嗜血狼。
莫釋杞人憂,惟欲逼人狂。未益公眾智,徒使民心惶。
寡情惟勢利,笑貧不笑娼。一朝事事少,捏造又何妨。
豈能俾教化,將使德行藏。今雖未能治,有事記莫忘。
除非齊天聖,誰人無爺娘。誰人不病老,誰人不喪亡。
缺德折陽壽,業多累冥皇。為開十九獄,記者列成行。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藿香 » 2005-05-18 07:50 PM

想必壮斋兄有切肤之痛。
眉語兩自笑,忽然隨風飄。
藿香
會員
 
文章: 39
註冊時間: 2005-04-26 05:25 PM
來自: 姑蘇

文章維仁 » 2005-05-18 11:31 PM

罵得痛快淋漓!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壯齋 » 2005-05-19 07:34 AM

要說切膚之痛,好像沒有.不過感覺倒是有一點,只要打開電視就看到了.現代記者的養成跟淘汰機制實在太差了,往往聽報導的第一句就知道後面要講什麼了,一點知識性都沒有.

疾言厲色,以期導之中庸.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芬陀利 » 2005-05-19 08:06 AM

壯齋 寫:疾言厲色,以期導之中庸.

我想,臺灣此輩記者中若有懂詩者,應是好記者
可惜,被罵的那些人大概看不到這首愷切之作,更甭論惕厲導正了 :roll:

記得小犬的學校每次開家長座談會,輔導主任老愛開玩笑說:
『該來的都不來,不必來的都來了』
奈何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壯齋 » 2005-05-19 10:29 AM

看得懂的,希望他發奮向同業宣揚.
看不懂的,別管他們了,我們看看爽快就好.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一方 » 2005-05-20 07:49 AM

首先聲明本人與傳媒無任何利益衝突。

但覺得結句﹝為開十九獄,記者列成行﹞似乎以偏概全。首先每行業,包括教育界,都有害群之馬,假冒學歷、姦淫、狐假虎威等時有所聞。若記者有不是,傳媒的主編和社長有更大的責任。

此外,一般平民喜歡收看及閱讀文中提到的記者的訊息亦有助長歪風。這只能說是社會之錯。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壯齋 » 2005-05-20 01:37 PM

一方 寫:若記者有不是,傳媒的主編和社長有更大的責任。

主編跟社長大部分都在二十獄..... ;-)

臺灣的記者多是庸碌之輩,只想用媒體的渲染將尋常事件變成異常事件.或是收人家的錢,搞一些廣告性的新聞.(前幾年我們家開畫展,就有記者跑來,擺明了講就是要幾萬元,幫我們"做"一則新聞.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我們家族裡就有兩位主管級的記者,他們平常就最看不慣這種人.)很少看有會問問題.瞭解整個社會動向跟好壞的記者.如果現在這些記者醒悟了,或許能功過相抵,來生轉世為人.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4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一善 » 2005-05-20 04:15 PM

記得某日在一早餐店初讀某報.邊看還邊跟老婆抱怨.
無論是標題內容.其所用字眼.極其大膽誇張煽情.
(有些綜藝八卦版的標題個人認為簡直是.........)
不過那報很快就紅了.暢銷了.大家愛看。
最後由 一善 於 2005-05-21 12:1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寫詩難成江西派,填詞不喜花間集。
一善
會員
 
文章: 4415
註冊時間: 2002-06-30 01:33 PM
來自: 台灣

文章水村 » 2005-05-20 06:13 PM

本是無行客,自稱無冕王。
此辈功夫在笔杆外。
醉吟久矣安悬瓠,
任诞常如不系舟。
水村
會員
 
文章: 552
註冊時間: 2005-03-12 05:23 PM
來自: 广西

文章南山子 » 2005-05-21 01:36 PM

記者之可惡者,在製造新聞,世或謂之〝製造業〞。

一旦有事,訪查故事,以為報導,記者本職也,求得事主隻言片語以為報導,亦無可厚非。

必欲於無可奉告之處,持麥克風若矛戟,環堵事主,強人表態者,是無新聞處製造新聞也。

更有甚者,如事主不回應,則捏造負面風聲,使事主迫於勢而不得不回應。所謂聽說、傳說云云者,果誰為此傳說者,其中條理甚明,此為其可厭之處也。

其尤甚者,臨場生事,反問逆詰無關之事,皆是於無新聞處製造新聞,既非新聞本相,亦非記者報導之本事。至或不使事主離去,竟予絆倒、攔車,以為故事,此等劣態,吾等寧有不知者耶,此為其可惡之處也。

近日又甚矣,救災援助,必待此輩先登架攝影機,而後於鏡頭前行救援之事,此者不獨可厭,亦猙獰可殺也。

山子嘗怪一事,往者連橫,為《福臺日報》記者,依事立言,尚有《臺灣通史》,賴子清亦多方蒐羅文史,功雖不竟,其志猶可嘉也。今茲記者,亦刊其書昭世。論史,則取材不全,未足備記傳之文獻;論文,又不足以傳述文采,意是浮詞雜記,謂之餔醊輩可也。

稍前,有〈阿達新聞檔案〉,主筆阿達口述播於NEWS98,其中有關二十年來政經、社會重大事件,敘事詳密,雖類小說,頗資椑史,私意以為,或有可取,惟未見其書。
南山子
會員
 
文章: 741
註冊時間: 2002-02-24 11:59 PM
來自: 天枰座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