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欄溪畔柳千絲,坐看江流有所思。
井底陶然小天地,詞中苦煞大宗師。
神州赤後多遺恨,泰岱青分總有期。
倉頡當年創文字,如今再望不勝悲。
大陸一友人叫我投稿,友情關係寄出劣作一首。估不到得到的評語是“重了韻”。
我用的是寒韻,
當然是寫我的日常生活,
我首句是後三字是“倚欄干”,
次句後三字是“汗未乾”。
結果入了大陸後,給轉成簡體字後變成兩個“干”字作韻。
給他們的詞宗回信說重了韻,請更正後重寄。今天在河邊午餐時有感而作。
李德儒 寫:不過,我認為這是一次較人道的焚書伉儒事件。
芬陀利 寫:李德儒 寫:不過,我認為這是一次較人道的焚書伉儒事件。[/color]
聽說簡體字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認為能加速國家的進步發展
看來這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了
至少這幾十年來,用繁體字的臺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上遠遠超過大陸
臺灣近年也呈現了發展的問題
哦~~原來文字不問題,問題出在中國人勇於內鬥的劣根性![]()
以個人電腦專業的觀點,簡體字的鑑別度遠遠不如繁體字
而且電腦輸入法日新月異,越來越進步簡意,人機介面更為方便
簡體字所謂的存在優勢就更薄弱了
不過
近來由於大陸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外國人學習中文的熱潮
看來簡體字在這方面是比繁體字讓老外不那麼畏懼...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