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屋村踏春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羅屋村踏春

文章逸之 » 2005-04-01 04:29 PM

羅屋村踏春
泉聲喚雨沐層林,翠谷青溪綠轉深。
籬竹久荒三徑草,庭槐新灑一階陰。
犁耙簑笠依稀在,稻黍桑麻不可尋。
野叟閑居無所事,客來頻把熱茶斟。
逸之
會員
 
文章: 258
註冊時間: 2005-02-28 05:01 PM
來自: 英倫

文章卞思 » 2005-04-02 02:41 AM

野叟閑居無所事,客來頻把熱茶斟--寫出村人的質樸。
喚字似可斟酌
第二句一句中就用了"翠、青、綠"三個形容類似顏色的字,有點太多了。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逸之 » 2005-04-03 12:28 AM

謝謝卞思版主

「喚」字祇是為了回應前一字的「聲」字而用罷了,把潺潺泉聲和浙瀝雨聲都人物化了。也不知是泉水喚來了雨水,還是雨水帶來了泉水,總之是雨聲越大,泉聲也越大,泉聲越大雨聲也越大,泉聲和雨聲交織著互相呼應在一起了。

第二句中又「翠」又「青」又「綠」深深淺淺的三種顏色,青字起初是用「清」字的,稿成後吟哦再三,覺得改用「青」字更能呼應起句的「層」字及接下的「轉深」,讓色彩更有層次感些,沒想到有點贅了。
到底用「清」字好還是用「青」字好,就版主給點意見指導一下。
再三謝謝版主。

羅屋村是在香港新界偏僻郊外的客家小圍村,原是質樸的農家,然而隨著香港的都市化,年輕人都搬到市區去了,這兒的田再也沒有人耕種,由得它荒蕪了。留在鄉村里的只剩下一些老人家,也閑懶得慌了,偶然也難得有客人來聊聊。
逸之
會員
 
文章: 258
註冊時間: 2005-02-28 05:01 PM
來自: 英倫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