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讀書四首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寒夜讀書四首

文章哀駘它 » 2005-01-05 04:10 PM

半世羞慚苜蓿盤,袁門鄭榻恨無端。俗情盡在詩書外,墨格朱欄不忍看。
世情物態已閑雲,冰影梅心兩伴君。如此人生無至樂,每逢開卷即銷魂。
雞窗燈火一莖斜,雪窟橫柯半繫紗。堪破蠹魚三百劫,眼前知己是梅花。
禪意生涯未遂初,十年蹤跡浪吹噓,月光猶是當年冷,快意淋漓讀漢書 。
最後由 哀駘它 於 2005-01-06 10:17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笠雲生 » 2005-01-05 09:43 PM

痛 快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Re: 寒夜讀書四首

文章風雲 » 2005-01-05 10:31 PM

哀駘它 寫:半世羞慚苜蓿盤,袁門鄭榻恨無端。俗情盡在詩書外,墨格朱欄不忍看。
世情物態已閑雲,冰影梅情兩伴君。如此人生無至樂,每逢開卷即銷魂。
雞窗燈火一莖斜,雪窟橫柯半繫紗。堪破蠹魚三百劫,眼前知己是梅花。
禪意生涯未遂初,十年蹤跡浪吹噓,月光猶是當年冷,快意淋漓讀漢書 。


〔月光猶是當年冷,快意淋漓讀漢書。〕寒夜讀書,興致反而高昂,想必別有一番滋味。

在下學淺,有幾處不甚了解,請教於哀詞長:
一.〔袁門鄭榻恨無端〕,〔堪破蠹魚三百劫〕,此二句各用了何典?
二.第二首作品之〔君〕指何人?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小發 » 2005-01-05 11:39 PM

筆酣墨暢,尤喜末首。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卞思 » 2005-01-05 11:43 PM

好詩!

尤喜第四首。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哀駘它 » 2005-01-06 09:50 AM

忱謝
眾位吟長垂青!
敬覆
風雲吟長:前用袁安門、鄭虔榻典。後一個不是典故。竊以為自來書厄,以近世為甚,百世蠹魚之劫,不及一炬。至于“君”之語義指向不明,以啟
吟長之疑,某之淺陋所致也。近時殘雪封除,冰花塞向,窗前有梅景一盆,乃友人送來。私意以雪、梅為侍讀,伴書晤我,庶不致于因株守寒儒而無趣也,故有此句。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風雲 » 2005-01-06 06:55 PM

多謝哀詞長撥冗回覆。 :-)

弟僅知袁安臥雪與鄭虔三絕,不知袁安門、鄭虔榻典之事,慚愧!
觀此二句當為寒士之嘆也,不知對否?
弟尚有一疑:既然〔俗情盡在詩書外〕,何以〔墨格朱欄不忍看〕? 或是弟誤解了〔墨格朱欄〕之意?總覺轉結稍不穩。

竊以為以〔君〕言"己",似寄與友人,於此恐未妥,或可斟酌之。

妄言勿罪。 :oops: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哀駘它 » 2005-01-06 07:28 PM

敬覆
風雲吟長:
先答疑:“俗情盡在詩書外”,是詩書內無俗情也,而某也俗人,雖詩書陶甄多年,仍不免牽情于俗物,冷落詩書,是故“墨格朱欄不忍看”,羞對故人之意也。
再解惑:“以〔君〕言"己"”,
吟長這樣理解或許更惑。某之意以“君”指代書,故曰“以雪、梅為侍讀,伴書晤我”。如無雪無梅,則“顏如玉”“黃金屋”皆獨對寒儒,未免無趣。而今有梅雪伴書,而與我對晤,則神形俱備,使人開卷銷魂也。
吟長好學深思,每賜雅教,沾惠多多,感佩殊深!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風雲 » 2005-01-06 07:54 PM

多謝詞長撥冗賜教與解惑! :-)

原來〔君〕是指書。然既已將書擬人化,結句復言〔開"卷"〕,
會否有衝突? :roll: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哀駘它 » 2005-01-07 07:47 AM

敬覆
風雲吟長:
吟長所言有理。但此處所謂換步移形,語旨已經于第三句暗換,四句承接三句而言。敬請
吟長明察!嚴滄浪、王新城所謂神韻者,不粘不脫,味醇而氣脈不斷之謂也。至于字句落實、語法關聯,道理條貫者,此說理散文之定律,為詩如此,則易溺于實相。若定以理性邏輯衡銓詩歌,則恐泥于粘而傷逸氣也。古人所謂婉曲深致,一則所謂跳躍性思維,一則所謂幻想性思維,某雖不敏,亦愿學焉。
某嘵嘵多言,實為陳明心跡,本亡拒善之意,亦非諱疾之心,然自違夫子“四毋”之教必矣。敬請
風雲吟長及諸君大雅諒之!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思虹 » 2005-01-07 10:52 AM

白居易之《雪中酒熟欲攜訪吳監先寄此詩》中有“陳榻無辭解,袁門莫懶開”句,末學僅知“袁門”指袁安困雪執諒未出門求援事,“陳榻”為陳仲舉高懸別榻事。末學孤陋,欲知鄭虔榻典何事,可否煩請詞長解惑?

或因鄙人職業慣性所泥,“君”字看法初竟與風雲詞長雷同,經閱詞長詳解並細索題旨方才貫知。可惜末學根器昏鈍,雖已知其意,讀來竟依舊塞然!
最後由 思虹 於 2005-01-07 01:25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思虹
會員
 
文章: 393
註冊時間: 2002-06-12 10:39 AM
來自: 南陔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