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文章玫瑰 » 2004-11-03 11:30 PM

一方 寫:不同的社區對於某些詞語會有不同的理解。

在香港,<拜山>一詞代表掃墓。此外,黑道中人用此表示探監。絕無用作拜會之意。國語辭典則無這一詞語。竊以為詩題用俗語不大好。


據我所知曉的香港俗語中〝拜山〞確有拜會的意思。至於黑道中人探監的說法反而沒聽過。我以為香港俗語拜山,除了掃墓,還同義於另一俗語詞〝朝聖〞的意思。這是地區方言俚語而不是正統文法字詞,相信國語詞典該沒有歸納,查不出來的。
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玫瑰
會員
 
文章: 164
註冊時間: 2002-03-04 09:13 PM

文章杜隨 » 2004-11-06 09:25 PM

一方 寫:不同的社區對於某些詞語會有不同的理解。

在香港,<拜山>一詞代表掃墓。此外,黑道中人用此表示探監。絕無用作拜會之意。國語辭典則無這一詞語。竊以為詩題用俗語不大好。


抱歉抱歉,沒想到這個問題。在大陸,「拜山」一詞已是論壇的通用語了,用慣了不覺得。如卞版主所言,這個詞借用自武俠小說,原是種戲謔的說法,可能是不大雅馴。
杜隨
會員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04-09-15 11:28 AM

文章南山子 » 2004-11-10 12:13 PM

《續資治通鑑》記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遼開泰元年。(歲壬子、1012)〕
「乙酉,遼主詔卜日行〝拜山〞大射柳之禮,命北宰相、駙馬蘭陵郡王蕭寧、樞密使邢抱質督有司具儀物。」

陳白沙〈閔都憲惠歷〉詩:
前歷將窮後歷新,臺端兩度拜山人,
東西嶺外今何地﹖飛盡嚴霜是好春。
二筆僅得參考。

拜山,是〝拜會山頭〞之意,因為對山頭而言,〝拜〞字亦含有〝朝拜〞之意。故是謙讓客套話。
「山頭」是何意,乃「泰山北斗」中「泰山」意象之引申語。
泰山北斗,有略作「泰斗」,亦有作「山斗」,….(還有簡稱作〝泰北〞….在泰國北部之謂也…^^)

「山頭」二字,意為一方之雄。以語涉草莽,文人鮮用之。然「拜山」之「山」字,直截「泰山北斗」之意,辭源有自,而非不韻,雅俗所共,無妨實據時語也。至於掃墓之說,以方言視之可也。
南山子
會員
 
文章: 741
註冊時間: 2002-02-24 11:59 PM
來自: 天枰座

文章李德儒 » 2004-11-10 12:31 PM

哈哈!記得兒時常聽到一些人說去“拜山”,原來是指上“舞廳”。那時那些大滾友,都稱為“火山考子”。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笠雲生 » 2004-11-10 01:29 PM

拜山?

原來如此!真也妙!也真謬!

是我糊塗,謬誤了.

慚愧!
向 上 學 , 向 內 觀 .
笠雲生
會員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2003-03-11 12:58 AM

文章思虹 » 2004-11-10 01:56 PM

南山子 寫:《續資治通鑑》記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遼開泰元年。(歲壬子、1012)〕
「乙酉,遼主詔卜日行〝拜山〞大射柳之禮,命北宰相、駙馬蘭陵郡王蕭寧、樞密使邢抱質督有司具儀物。」


遼國以祭山為大禮,此段所述為遼主慎卜吉日盛服厚儀行〈大射柳〉之禮以祭山。故此“拜山”乃“祭山”也,固非常俗所謂“拜會山頭”,山長未及說明,僭越言之,不敬處祈請海涵。



德儒版主所言應為“火山孝子”,“考”字想必匆促鍵誤。居臺灣,吾儕亦稱此輩為“火山孝子”
思虹
會員
 
文章: 393
註冊時間: 2002-06-12 10:39 AM
來自: 南陔

文章南山子 » 2004-11-10 05:11 PM

南山子 寫:《續資治通鑑》記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遼開泰元年。(歲壬子、1012)〕
「乙酉,遼主詔卜日行〝拜山〞大射柳之禮,命北宰相、駙馬蘭陵郡王蕭寧、樞密使邢抱質督有司具儀物。」

陳白沙〈閔都憲惠歷〉詩:
前歷將窮後歷新,臺端兩度拜山人,
東西嶺外今何地﹖飛盡嚴霜是好春。
二筆僅得參考。


原文如此,阿兄且慢作聲。
南山子
會員
 
文章: 741
註冊時間: 2002-02-24 11:59 PM
來自: 天枰座

文章思虹 » 2004-11-10 08:59 PM

思虹 寫: 山長未及說明,僭越言之,不敬處祈請海涵。
:oops:
思虹
會員
 
文章: 393
註冊時間: 2002-06-12 10:39 AM
來自: 南陔

文章李德儒 » 2004-11-11 06:22 AM

不好意思,是孝子。老是打錯字。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南山子 » 2004-11-11 12:46 PM

南宋及元,〝官立學院〞概置山長、學正、教諭為〝學官〞,由禮部及行省宣慰使選任。明時,山長由地方官聘請。乾隆三十一年改名「院長」,後仍名山長,清末改「書院」為「學堂」,山長之名始廢。此是學官也。
又,隱居山林而不仕者,亦有自稱山長,雷簡夫自稱山長是也。陸游〈遣興〉詩:「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
此間應酬者,山子循學官古義,敬稱校長為山長。然,山子既非學官,亦非隱淪,未解
阿兄向何處呼山長?……^^
南山子
會員
 
文章: 741
註冊時間: 2002-02-24 11:59 PM
來自: 天枰座

文章思虹 » 2004-11-11 01:58 PM

南山子 寫:阿兄向何處呼山長?……^^


粗想此題為《拜山》,遂以此敬稱南山版主
此稱果若不當,乃思虹之不察誤用也
汗顏,慚愧! :oops:
改稱“南山兄”或“山詞長”可乎? ;-)
思虹
會員
 
文章: 393
註冊時間: 2002-06-12 10:39 AM
來自: 南陔

上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