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辞书上将孤平界定为,七言除第一字和韵脚、五言除韵脚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是孤平”。末学以为不妥。正如李凡兄所言,五言的标准句式“仄仄仄平平”岂不成了天生的孤平?
二、关于“两仄夹一平是孤平”之说,末学也心存疑惑。试想,七言的特殊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不也是两仄夹一平么?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一“蜀主窥吴幸三峡”和《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这两句都在第六字处夹平声字。
除这个特殊句式外,在杜甫的《阁夜》中,也有,如“卧龙跃马终黄土”,“龙”字也被夹在两仄之间。
这种情况,在古人诗中常有。仅以“老杜有拗峭一体”来解释,未免牵强。
所以,末学认为王力教授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中才可能出现孤平,其它句式出现一个平声字,都不是孤平。
请诸位前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