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治 寫:小發 寫:雲休雨息吐(又)驕陽,流轉光陰(暑疾秋遲)曠日傷,
世態慣經風景別,胸懷無復少時狂。
興來啜(每)飲高粱酒,病起熬(唯)煎續命湯。
雀鼠貪生(生涯)如我輩,沐恩天地小詩香。
幾個小建議,您參考看看。
小發 詞長 謝謝您的建議,(又)的使用,更有天氣反復無常的氛圍,(暑疾秋遲)的替換,較能營造出氣候變化速度感,而且主詞似乎也更明確了。
但是(每,上聲)的用法 較為不解,因為啜(入)飲(上),在音律上似乎比較有變化。
而(唯)與(生涯)的更替,小弟 悟性遲鈍,不知用意為何?
望 小發詞長 再指導一番
PS雖然這首詩,一改再改,但每每都有不一樣的思考點,可以慢慢的體會出其中的差異性。
。
劉詞長的認真令人佩服,詩不厭改,無論有沒有改得更好,重要的是在修改的過程中所得到的體會。袁枚〈遣興〉詩云:「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我輩的才學容或不及古人,但寫詩的樂趣卻未必遜之。
提出建議不是為了讓詞長依我說的去修改,而是希望能觸發詞長更多的聯想,畢竟只有作者最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也許一時沒想到的,經他人的建議而引出更深廣的意趣。
每、唯、生涯等三處都不以聲調為考量,是以文意為主。
啜飲、熬煎固然也通順,然此處只須用其中一字就可以將文意表達完整,因此可以勻出一個字來,用一副詞來修飾動詞,使句意更加豐富。至於用什麼副詞,有很多選擇,在於作者的主觀意識。
每飲,強調對高粱的情有獨鍾;唯煎,強調別無它法只能吃藥了。
這裡還可以用狂飲、小飲、須飲、且飲....,不同的副詞有不同的情境與語氣,這取決於作者的本意,我的建議也只是我個人的認知而已。
貪生是作者的主觀認知,此固無不可,但若能多點想像空間,似乎也是不錯的。
別人的建議,若是覺得深合我意,那麼直接改上也可以;若覺得雖然不錯,但不合本意,也可藉此為線索,去激發自己的靈感。總之不須有太多拘束與壓力,寫詩是陶冶性情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