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nyurl.com/HanBunClass-d02
(詳細請參閱此網址內 PDF 內文 - 講稿大綱有 超聯結 可跳至該卷章節)
已增加 mp3 link ("紅箭號" PLAY鈕)可play聲音對照 PDF 內文
(將老鼠指標於"紅箭號" PLAY鈕上按滑鼠右鍵後.選-用新分頁 即可開啟 mp3 play)
前言: 唐詩宋詞(四書五經)若在昔時有ㄅㄆㄇ注音之標注,今日唐詩宋詞平仄與押韻就不再困擾
,該是多美好之雅事!
其實唐宋時已有注音相當之方式-「聲韻反切法」,《康熙字典》編篡之緣由即是康熙皇帝為熟漢韻而下旨命翰林院眾大臣齊力歷數年搜羅歷代韻書與典籍音註編篡而成,此部典籍對音韻之注重縱觀全典篇幅超過一半以上都是韻籍之反切音註,可惜現代人不知如何運用,今此課程主要在深入淺出用現代之方法銜接古賢智慧之反切音註法,來讓大家輕鬆掌握唐詩宋詞(四書五經)漢文音韻。
今日之ㄅㄆㄇ注音與《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簡稱「台羅拼音」為常用之音註法,如何將
此些方法與傳統聲韻反切法相銜接運用,余特發明一【漢文拼音反切法】。此法乃係運用「台羅拼音」(四聲八聲調用現行ㄅㄆㄇ注音無法達成故用「台羅拼音」),依據傳統聲韻反切法之《廣韻》『切語上下字表』 備妥「台羅拼音」對照表,提供現代人以簡單規則即可輕易獲得接近於傳統反切法之音韻(以「台羅拼音」表示)。雖然用「台羅拼音」對漢文音韻細微之闡釋尚無法與傳統聲韻反切法相比,但傳統法之規則繁瑣且學習曲線冗長,為方便對唐詩宋詞與古漢文唐宋音韻有興趣者有一輕易入門之捷徑,此【漢文拼音反切法】上能承先賢古文典籍之音切法鑰,近銜接近代學園教導之羅馬字拼音方案輔以ㄅㄆㄇ注音對照,期能使初學輕鬆對”漢文音韻四聲八調”與”羅馬字拼音”之入門運用有所進一步增益與輕鬆掌握。
《廣韻》『切語上下字表』「台羅拼音」對照表總計近一千八百七十個,康熙字典中彙篡之古典韻籍,除《廣韻》『切語上下字』外之反切音上下字亦有超過一千二百字,若以人力檢索此兩類三千多個字音對照表亦屬不易。今特用電腦程式系統輔助,目前已開發完成『台語漢文輔助系統』一程式,搜采《康熙字典》上述三千多個反切上下字和九千多個漢字解釋字條資料。 提供功能如下:
1.【切音輔助】 - 將反切上下字音韻拼音標出,再以簡便之【漢文拼音反切法】即可知該漢字音韻。
2.【文章轉拼音】- 將唐詩古文文章考貝貼入即可轉出: 文讀音、台語白話音、上古音。
3. 【查漢字】- 於"單箇漢字"欄輸入漢字後+<Enter>可查該字之文讀音、台語白話音、上古音等,
與該漢字各音韻之字義。
傳統反切法講究四十一聲類及二百六韻之反切,此課程運用【漢文拼音反切法】配合『台語漢文輔助系統』芟繁就簡,讓現代人輕易掌握漢文反切方法,以達本課程下面目的。
1. 瞭解平仄分別(聲調<四聲八調>之分辨)
2.「台羅拼音」(與ㄅㄆㄇ注音對照發聲部位+喙tshui3形說明)。
3. 漢字唐宋音韻不再困擾- 運用【漢文拼音反切法】與『台語漢文輔助系統』。
4. 掌握【漢文拼音反切法】後,可以此為基礎,進而配合《康熙字典》內之
(《唐韻》、《集韻》、《韻會》) 與《韻補》《唐韻正》以及《音學五書〉等,
可推敲”古體詩”或”唐前古文”音韻,尤其古體詩與《詩經》等之押韻字音韻。
本講稿與『台語漢文輔助系統』由於定稿與開發匆促,容有未周之處,尚祈大雅方家不吝賜正。
『台語漢文輔助系統』(2016元旦日起已大改版有支援台羅外再增添支援ㄅㄆㄇ式之吳守禮注音)
下載及安裝說明網址 : http://tinyurl.com/HanBunSys-DL
『台語漢文輔助系統』HanBun.exe "主程式畫面"

http://www.taigubun.org/DOC/images/HanBun.jpg
2016元旦日起已大改版新添之 "編稿注音" HanBun-Spell.exe 畫面
1.
http://www.taigubun.org/DOC/images/HanBun-Spell.jpg
2.
http://www.taigubun.org/DOC/images/HanBun-Spell1.jpg
=========
學台羅拼音「輕鬆掌握唐詩宋詞(四書五經)漢文音韻」
http://tinyurl.com/HanBunClass-d02
(詳細請參閱此網址內 PDF 內文 - 講稿大綱有 超聯結 可跳至該卷章節)
===========
查tsa5 康熙字典 切音上下字 台羅拼音 與 吳守禮臺文注音之
台灣語漢文輔助系統web 版 (台文注音符號95%以上的Smart手機攏支援)
http://dic.taigubun.org/
========================================
(漢文輔助系統web 版) 查 喙
http://dic.taigubun.org/search.php?w=%E5%96%99
查tsa5 "喙" 字 康熙字典 切音上下字 台羅拼音 與 吳守禮臺文注音 請入上面網址
案: 人喙(tshui3) 親像 豕(si2 彘te7 豬也)喙;
鴟鴞 鳥嘴(觜 tsue2) 親像龜觿之嘴(觜 )
喙 "右下 豕" , 嘴 "右下 角" 之義,
喙(tshui3)
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22/P ... RNRN.shtml
喙( 音顪(hue3/hui3)。 口也。《易·說卦傳》艮爲黔喙之屬。
; tshui3/tshue3 又《詩·大雅》混夷駾矣,維其喙矣。《傳》喙,困也。 又《晉語》卻獻子傷曰:余病喙。《註》喙,短氣貌。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柳爲鳥喙。 又草名。/tio3 義同(tshui3.tshue3/hui3)。本作噣。或作咮。詳咮字註。)
(漢文輔助系統web 版) 查 觜
http://dic.taigubun.org/search.php?w=%E8%A7%9C
查tsa5 "觜" 字 康熙字典 切音上下字 台羅拼音 與 吳守禮臺文注音 請入上面網址
嘴 本作觜。
觜(tsui1/tsui2)
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36/K ... RNDC.shtml
《唐韻》《集韻》遵(tsuan1)爲(ui5)切,醉平聲(tsui1)。《說文》鴟舊頭上角觜也。 又星名。觜觿,西方宿也。《禮·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旦觜觿中。
又《類篇》龜屬。觜觿,與蟕蠵同。《後漢·文苑傳杜篤論都賦》甲瑇瑁,戕觜觿。《註》觜觿,大龜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卽(tsit4)委(ui2)切《集韻》祖(tsoo2)委(ui2)切,竝上聲(tsui2)。義同。 又《廣韻》喙也。《南齊書·劉休傳》武人厲其觜吻。《潘岳·射雉賦》列膆破觜。
===========
[吳守禮台語注音]符號聲調 與 符號 簡說總表 link 請點進下面
http://tw-buddha.com/forum3/index.php?s ... 487&st=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