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兒 寫:各位詞長早上好!
總括一句: 夏蟲焉能語冰? 若不是夜郎怎能和井蛙意氣相投?![]()
未卜先知 這真是神了

原來流浪兒詞長早在四日之前已然算出
北方夜郎與無題井蛙定會在此相遇 且一拍即合 同出一氣

能悟心想 縱然鬼谷 孔明 之流在世 亦不過如此
今見流浪兒詞長了究幽微 徹曉天數 洞悉未來於眼前
如此高深風範 不才拜服
流浪兒 寫:各位詞長早上好!
總括一句: 夏蟲焉能語冰? 若不是夜郎怎能和井蛙意氣相投?![]()
潘柏 寫:醉雨 寫:沁園春‧夏夜即景
天色初昏。知了已歇。蟋蟀漫吟。
看鐘魚聲外。山林冷落。樹蛙鳴處。庭竹瀟森。
寂寞籬邊。依稀嶺上。歸去白雲那得尋。
虛空裡。見雙星隱隱。一月沉沉。
露寒方覺更深。
聽倦了蛩鳴亂寸心。
借紫藤架下。青荷池畔。隨流清響。聊洗愁襟。
滿谷輕風。半壺濁酒。坐拍無弦陶令琴。
消長夜。有貓兒伴我。何必知音。
學寫一首沁園春,請潘柏老師及諸位前輩不吝指教!
試評醉雨詞丈沁園春夏夜即景
醉雨這首作品總的來說,只能看成草發牢騷之作。可是,和這雅集其他沁園春相比,算是很高檔次了。
容許在下用坦誠來評論評論!
逐一說明一下…
平仄聲韻總的尚算妥當。但也看到一些嚴重錯誤:
第一段第二句只有“知”字作為起平聲,很繞嘴也很難讀,不順而且不合格律。
意義也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雖然古詩容許無主語的句子,但這般含糊不清就很難通吧,是誰“知了””
在下提議改成 〉〉天色初昏。蜘蛛已歇。蟋蟀漫吟。
“歸去白雲那得尋” “雲”字孤平,這句聲律也不妥。
提議改成 〉〉秋雲 或 浮雲
從詩意分析,這作品滿腹牢騷。表面說明心底難解郁結,可以只用寵物作伴去排解而不必要知音,
實則自欺欺人。其實詩人當然可以自欺欺人的寫情,可是若要做到大師大老,作品本身必須合乎邏輯。
芬陀利硬要為醉詞丈辯說“鐘魚聲”為寺院傳出的聲音,那為什麽會“看鐘魚聲”,而不是“聽鐘魚聲”呢?
閣下從來都不肯承認“聽”字的错误,相信這裏很多高人也幫腔説“聽”字怎麽怎麽美,怎麽怎麽比“看”字管用,
現在這首不是自打嘴巴,自相矛盾嗎?
另外一處嚴重敗筆是“借紫藤架下。青荷池畔。”這句語意不通!
“借”了紫藤架和青荷池的兩個事物之後是做什麽?沒見解釋!
整個作品意思嘛,似乎很著意壓抑內心深處的私人感情。(這是一般詩人的通病,要說感情卻又故意掩飾感情!)
流浪兒 寫:
各位詞長早上好!
颱風蘇迪羅來勢洶洶, 請台灣各師友及早做好防風措施.![]()
能悟者 寫:流浪兒 寫:各位詞長早上好!
總括一句: 夏蟲焉能語冰? 若不是夜郎怎能和井蛙意氣相投?![]()
未卜先知 這真是神了
原來流浪兒詞長早在四日之前已然算出
北方夜郎與無題井蛙定會在此相遇 且一拍即合 同出一氣
能悟心想 縱然鬼谷 孔明 之流在世 亦不過如此也
今見流浪兒詞長了究幽微 徹曉天數 洞悉未來於眼前
如此高深風範 不才拜服
潘柏 寫:“歸去白雲那得尋” “雲”字孤平,這句聲律也不妥
葉大照 寫:另白字處似乎規定只能平聲。
潘柏 寫:另外一處嚴重敗筆是“借紫藤架下。青荷池畔。”這句語意不通!
“借”了紫藤架和青荷池的兩個事物之後是做什麽?沒見解釋!
葉大照 寫:夏夜即景何見露寒...
醉雨 寫:葉大照 寫:夏夜即景何見露寒...
舉前人二例與葉詞長共研
韋應物。子規啼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
白玉蟾。谷簾下 其二
竹梢露重晝猶濕,松裡雲深夏亦寒。
總之,ㄧ篇不成熟的習作,能得大家的關心與指導,實在開心。
出律處請容我斟酌改進,再給我指教喔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