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人易懶...先寄詩一首

(乙未夏日寄醉雨)
里居相隔幾重山?料可飛輪朝夕還。
愧我奔波塵俗裡,羨君飄逸水雲間。
久無破曉同蓮醒,當捨翻書共月閒。
流火西移尚緩緩,談詩或待日闌珊。
醉雨 寫:菉竹兄好
我不知道在一詩中多處用同一人的不同故事是否恰當?
乘舟看竹與西山確實都舉子猷故事。
唯有人只知西山有日落不識西山有爽氣奈何
醉雨 寫:敬答一善兄![]()
風瀟灑處聽珊珊,心解放時忙是閒。
伴我讀書藤架下,流雲浮月水聲間。
偶隨興起乘舟訪,一嘯誰知看竹還。
寄語龍潭釣鼇客,何妨拄頰望西山。
醉雨 寫:有文友對『乘舟』與『西山』句提出疑惑,破例一次自作解題,還請諸前輩指教。
『偶隨興起乘舟訪,一嘯誰知看竹還。』
偶爾起了〝乘舟訪〞這個故事一樣的興緻;
我的吟嘯聲裏誰聽得出來是如同看竹的故事般懷著爽快的情緻在回家的路途上。
『拄頰望西山』整體是個典故,要說有無西山可看,來我紫藤架下自能明白。
曾經說過〝詩,任人解讀〞,若有人解的與我本意不同,那是正常,我不會錯愕的
菉竹猗猗 寫:醉雨 寫:菉竹兄好
我不知道在一詩中多處用同一人的不同故事是否恰當?
乘舟看竹與西山確實都舉子猷故事。
唯有人只知西山有日落不識西山有爽氣奈何
醉雨兄好
想來一善詞長不日便可領略貴寶地的東海以西全部都是山的爽氣了![]()
請招呼一善詞長好好受用那五百丈舊坑道的好風。。。。
至於一詩多用一人事,兄有才氣何妨試試新意。。。。。
而,唯有人,有所執,則令參金剛經去
芬陀利 寫:報告醉雨兄、菉竹詞長
當一個人的白戰勝慢之心無法放下時
任何比量標的在渠眼下,永遠都是瑕疵品
曰:參者個啥,銀北價系丟也!
我的建議是〝累亦比〞(英文)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