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挺節虛懷強抱持,還將瘦骨作高姿。
一朝莫怪風吹折,不擅哈腰不合時。
(竹二)
經風經雨亦堅持,幽立危巖君子姿。
也傍迷花鄰亂草,何曾氣節有移時。
一善 寫:(竹).
挺節虛懷強抱持,還將瘦骨作高姿。
一朝莫怪風吹折,不擅哈腰不合時。
(竹二)
經風經雨亦堅持,幽立危巖君子姿。
也傍迷花鄰亂草,何曾氣節有移時。
菉竹猗猗 寫:分享深圳友人無為齋主詩
石压泥封且受之,但凭劲节向天持。更怀满腹清清气,吹响浩然歌一支。
一善 寫:(竹).
挺節虛懷強抱持,還將瘦骨作高姿。
一朝莫怪風吹折,不擅哈腰不合時。
(竹二)
經風經雨亦堅持,幽立危巖君子姿。
也傍迷花鄰亂草,何曾氣節有移時。
菉竹猗猗 寫:一善 寫:(竹).
挺節虛懷強抱持,還將瘦骨作高姿。
一朝莫怪風吹折,不擅哈腰不合時。
(竹二)
經風經雨亦堅持,幽立危巖君子姿。
也傍迷花鄰亂草,何曾氣節有移時。
各有旨趣,耐人尋味。其一更見新意:-)
分享深圳友人無為齋主詩
石压泥封且受之,但凭劲节向天持。更怀满腹清清气,吹响浩然歌一支。
楚狂 寫:一善 寫:(竹).
挺節虛懷強抱持,還將瘦骨作高姿。
一朝莫怪風吹折,不擅哈腰不合時。
(竹二)
經風經雨亦堅持,幽立危巖君子姿。
也傍迷花鄰亂草,何曾氣節有移時。
昨日剛返臺,點閱網上詩作,一個意見參考。
第一首第四句「不擅哈腰不合時」,「哈」字是個「入聲15合」的字;
所以,「腰」字犯孤平。
用河洛話辨別入聲字,一開口便知:
例如「合作」的「合」發音做「hap」,短促急收藏的特色就跑出來了。
所以,「哈」字呼合切,從口合聲,可以很明顯地知道「哈」字是個入聲字。
就跟一善詞長當句所用「不合時」之「合」字仄用一樣。
近體詩,於意境之外,「合律」是很重要的基本工夫;
讀詩,要能辨聲韻、詩律。
詩雖小道,但與菜市、廟口村夫愚婦瞎起鬨聚眾爭搶免錢高麗菜,有大不同。
一善 寫:哈字仄聲..我剛PO時後就有詞長私信告知...只是一直沒上來改^^
我本來用台語唸..笑哈哈...感覺是平...如果唸..哈日..哈韓..就很明顯仄聲了^^~~
屈也是仄~~看來只能改彎了..
挺節虛懷強抱持,還將瘦骨作高姿。
一朝莫怪風吹折,不擅彎腰不合時。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3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