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逸士 寫:異幟起星空﹐一粟蒼穹﹐依依繞地膝前童。十六里途馳一秒﹐何太匆匆﹖
宇宙嘆無窮﹐玄秘重重﹐古人千載實難洞。天外電波解傳送﹐氣死蒼公。
既說開,就再磨下舌:
海先生此首算是比較好的一首.而既用“浪淘沙”,則表示服從皆詞牌的要求.
郊石__ 詞長指出的地方是有疑惑的.〔洞〕〔解〕還有〔傳〕,是平仄或韻有誤,〔蒼〕是重字重意.重意的還有〔穹〕〔空〕二韻腳.
一粟蒼穹,大概是’蒼穹一粟’的倒裝,或可以.但與’異幟’一連用,恐怕有可說道.一幟一栗,大小自是不同.看:幟/星空;粟/蒼穹.幟尚有星可比,若顯其大,粟卻要與整個蒼穹比,更顯其微.前後比類并不統一.〔只是以凡人在地上感覺上看是幟與星與蒼穹/不是實際的大小,講大小,就不能幟.但若作者登上衛星,則比喻可能更不類〕
膝前童,不理解;依依繞地膝前童。古人千載實難洞。似非佳句.
十六里途馳一秒,似是實指:快.但快不是匆匆.實際上地球公轉速度是約每秒30公里.更快.但月亮,星斗并不匆匆〔此處不計月亮星宿自轉或其他因素〕.我覺得’何太匆匆’不錯,但不必與速度扣死,而詩,不必是天文物理的直譯.好像古人千載,又扣死〔千秋萬載就不一樣/但是成語.成語入詩是懶句/當然,偶為之是可以的〕.至於意像情真,就不談了.
此首若題名詠宇宙飛船,太空站,..如何?
李凡不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