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七夕夜有思
道是相思苦亦甜。織女牛郎,此夕沉酣。
街燈次第冷嬋娟,人去人來,江北江南。
待至中秋又怎堪?瓦上新霜,夜露垂簷。
手心帕字略平添,情淚深緘。合夢微鹹。
橋楓 寫:《一剪梅》‧七夕夜有思
道是相思苦亦甜。織女牛郎,此夕沉酣。
街燈次第冷嬋娟,人去人來,江北江南。
待至中秋又怎堪?瓦上新霜,夜露垂簷。
手心帕字略平添,情淚深緘。合夢微鹹。
終南雲樵 寫:橋楓 寫:《一剪梅》‧七夕夜有思
道是相思苦亦甜。織女牛郎,此夕沉酣。
街燈次第冷嬋娟,人去人來,江北江南。
待至中秋又怎堪?瓦上新霜,夜露垂簷。
手心帕字略平添,情淚深緘。合夢微鹹。
"一翦梅", 宋代作家調譜頗多, [欽定詞譜]所載大概有七種.
請教大作是依哪位名家譜式平仄填寫?
所押韻腳又是哪幾個?
多謝告知.
醉雨 寫:我是明白 終南雲樵 與 菉竹猗猗 二位詞長的意思。
但還有疑問,誠心請教一下:
不知這兩首應歸哪個譜式才好?![]()
吳文英
老色頻生玉鏡塵。雪澹春姿,越看精神。溪橋人去幾黃昏。流水泠泠,都是啼痕。
煙雨輕寒暮掩門。萼綠燈前,酒帶香溫。風情誰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菉竹猗猗 寫:
哈哈..喜見醉雨兄
他們就是自家譜式囉: )
許是幫主詞參照了吳詞譜式?
反正俺自罰了先: )
另。。按吾師教示。古人填詞而有別體者泰半自諳音律能唱能上拍每輒自成一體。。吳李兩家類此。。
練習生 寫:問候大家
有關此闋一翦梅於不用韻句處添韻可否?嘗記:雙調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韻。每句並用平收,
亦有句句協韻者。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是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小小黃花爾許愁。楚事悠悠,晉事悠悠。荒蕪三徑渺中洲,開幾番秋,落幾番秋。
不是孤芳萬古留。餐亦堪羞,采亦堪羞。離騷賦罷酒新篘,醒也風流,醉也風流。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