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
枝低何羨鳳飛來,質樸還堪獻琴台。
豔在群芳凋去後,一枝紅到菊花開。
醉雨 寫:【刺桐】
枝低何羨鳳飛來,質樸還堪獻琴台。
豔在群芳凋去後,一枝紅到菊花開。
醉雨 寫:【刺桐】這個地名於我是從小就熟悉的,由其讀鄭和相關書籍時,對泉州以刺桐城聞名全球更是印象深刻。遺憾的是我對【刺桐】這個植物一向無知。
近一年來日常往返途中常見一排路樹頗具風姿,今夏又訝見它火紅豔放的神采,直至前幾日詳細瞅了一眼它的名牌,才算終於認識了它。
我也算顢頇一類的罷。
楚狂 寫:醉雨 寫:【刺桐】這個地名於我是從小就熟悉的,由其讀鄭和相關書籍時,對泉州以刺桐城聞名全球更是印象深刻。遺憾的是我對【刺桐】這個植物一向無知。
近一年來日常往返途中常見一排路樹頗具風姿,今夏又訝見它火紅豔放的神采,直至前幾日詳細瞅了一眼它的名牌,才算終於認識了它。
我也算顢頇一類的罷。
刺桐,或莿桐,在台灣做為植栽的有兩種;一種是本土的刺桐,一種是原產美洲的「珊瑚刺桐」(Coral bean tree),現在校園中、路樹栽植卻以後者最為常見,本土的台灣刺桐反而少見。
兩者都是總狀花序,但差別最大之處在於台灣的本土刺桐,花朵「密生」於枝頭。外來種的珊瑚刺桐,雖也是總狀花序,但花軸卻較其他種刺桐長了許多而類似穗狀。
雲林的莿桐鄉,是以本土刺桐命名。
藥樓有一首古風,可以吟詠再三,仔細品味;題為〈論詩〉,尊重著作權,摘錄引用最後六句,原詩請自行查找:
世今喜滑易,艱深心已疲。試看隴頭黍,不釀難成醨。
此理昭日月,三覆固所宜。
網上一日,日產五言、七言,十數篇,甚至百篇,除畏懼老來寂寞外,不過為遊戲而文字;粗糙的脫口而出,用字平仄、對仗或語法通順與否,多半棄置不管,只管為和而和,更何況認識孤平。
這種文字看多了,多半會退步,故宜三思。
對於我這種金剛不壞之身,不過在練「眼力」。
但事後還得多讀唐、宋,以及元遺山等名家詩集,曰「清心淨目」。
文字推敲在慢、再精,不在寫得多;故 藥樓云:「世今喜滑易,艱深心已疲。試看隴頭黍,不釀難成醨。此理昭日月,三覆固所宜。」
多留一下,多思考、推敲一下。
請參考。
醉雨 寫:【刺桐】
枝低何羨鳳飛來,質樸還堪獻琴台。
豔在群芳凋去後,一枝紅到菊花開。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