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09 01:16 PM

先貼二首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用杜甫〈愁〉韻/秋色
秋色顧盻總平生,楓韻殷紅題隱情.
三分意得菊前晦,幾許緣事酒中明.
水流無故織鬱夢,日落焉是冷空城?
入夜風來鳥未寂,偏聽月影亂椏橫.


用杜甫〈白帝城最高樓〉/秋聲
知音只道空載愁,醒夢月魄秦淮樓.
雀菊羅含常識趣,雲天列子逍遙遊.
心襟如何自曉得,幻影聊且隨波流.
只今看處問情色,遠聽嶽巔風點頭.


今早在網上搜尋,有人引用葉嘉瑩教授文字:
認為杜甫“去蜀入夔”以後的拗律“由嘗試而真正達到了一種成熟的境地,以拗折之筆,寫拗澀之情,然有獨往之致,造成了杜甫在七律一體的另一成就,而《白帝城最高樓》一首,就正可以為杜甫成熟之拗律的代表作品”。接下去,她對《白帝城最高樓》作了細致而精辟的分析,然後概括說:“像這樣的詩,其所把握的,乃是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一種原理原則,雖然不遵守格律的拘板的形式,卻掌握了格律的精神與重點。”(註: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3頁。)

凡按:詩之“拗律”,在趙執信、董文渙等人之后,探索者大不乏人,惟至今沒有誰弄清“拗律”的“律”究竟是怎麽回事.
而葉教授也并無提出拗律“格律的精神與重點”從何而來.
今日無事,把杜甫拗律在網上截下,有三十多首〔董文渙列出了二十七首〕,還是按習慣上人們共通的十八首七言拗律,比較一下〔此部份葉教授以拗律,董文渙以拗體〔此二處由網上找,我未看原書〕.有人歸於吳體,王力稱古風式律詩.

〔有些資料再重查有出入,暫刪.〕
最後由 李凡 於 2013-09-10 10:15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09 01:19 PM

杜甫拗體詩原玉:

杜甫〈愁〉(原注:強戲為吳體。)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大拗大救式
杜甫〈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昃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峽坼雲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遊。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杖藜歎世者誰子,泣血迸空迴白頭。

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之二
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
承家節操尚不泯,為政風流今在茲。
可憐賓客盡傾蓋,何處老翁來賦詩。
楚江巫峽半雲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杜甫〈九日〉
去年登高郪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
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
世亂鬱鬱久為客,路難悠悠常傍人。
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

杜甫〈題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霤常陰陰。
落花遊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謬通籍,退食遲迴違寸心。
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

■全然不救式
杜甫〈望岳〉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西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杜甫〈立春〉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
春雨闇闇塞峽中,早晚來自楚王宮。
亂波分披已打岸,弱雲狼藉不禁風。
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
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杜甫〈崔氏東山草堂〉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有時自發鐘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
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

杜甫〈至後〉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

杜甫〈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熱,對食暫餐還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況乃秋後轉多蠅。
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蹋層冰。

杜甫〈晝夢〉
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杜甫〈題柏學士茅屋〉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欲走身巖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杜甫〈灩澦〉
灩澦既沒孤根深,西來水多愁太陰。
江天漠漠鳥雙去,風雨時時龍一吟。
舟人漁子歌迴首,估客胡商淚滿襟。
寄語舟航惡年少,休翻鹽井橫黃金。

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
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
誤疑茅堂過江麓,已入風磴霾雲端。
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
寒輕市上山煙碧,日滿樓前江霧黃。
負鹽出井此谿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棹相將。

杜甫〈暮歸〉
霜黃碧梧白鶴,城上擊柝復烏啼。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擣練風淒淒。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杜甫〈曉發公安〉
北城擊柝復欲罷,東方明星亦不遲。
鄰雞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態能幾時。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遠適無前期。
出門轉眄已陳跡,藥餌扶吾隨所之。
最後由 李凡 於 2013-09-28 01:0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0 10:13 AM

鵲語漾蕩穿針樓,改了.穿針樓有典,但很難符合我〔典非典〕之原意.改秦淮樓,用明.潘之恒:秦淮看月記典.
但此典可不理會.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0 10:15 AM

先發前二首之平仄,可能有誤判,見之者請告之.(我算是首次分句評析〕
失黏〔只看前二四字〕,失對〔只看前四字〕,從寬.(單句不合近體詩律不註)

杜甫〈愁〉(原注:強戲為吳體。)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下句合律/指合近體詩律,下同)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上句合律,但失黏)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失黏)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此聯合律)

杜甫〈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昃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下句三平尾)
峽坼雲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下句三平尾)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杖藜歎世者誰子,泣血迸空迴白頭。 仄平中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此聯合律,但失黏)

====
昨日匆匆發的東東,忘了把下三仄下五仄定為合律句,也有其他未顧及之處.先刪去議論部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醉雨 » 2013-09-10 11:22 PM

【初秋夜思】(用杜甫〈愁〉韻)
蛩語切切話浮生,搖落翩翩增怨情。
煙凝峽谷一溪冷,月露雲壁半山明。
獨吟歌未盡款曲,晚酌耽不破愁城。
醉問當年菊徑外,天穹許見斷雲橫。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答李凡邀稿感言

文章四年級 » 2013-09-11 07:14 AM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用杜甫〈愁〉韻/秋色(李凡)
秋色凋零亦平生,楓韻殷紅題隱情.
三分意得菊前晦,幾許緣事酒中明.
水流無故織鬱夢,日落焉是冷空城?
入夜風來鳥未寂,偏聽月影亂椏橫.

謝李凡邀寫拗體詩,個人只會律詩,所謂吳體還真沒研究,
所以不好依樣畫葫蘆,只以律詩步韻答之,尚望見諒-----------
P.S個人書讀的少,受杜甫影響不多,即便大師-出律照樣吐嘲,
遑論以吳體為師--------------

答李凡邀稿感言-----七律(用杜甫〈愁〉韻)
以賦賡酬慰此生,焉能硬拗壞行情?
可堪端正千般苦,不允寬邪一己明。
平仄循規詩繼業,篇章衛道價連城。
風騷唱作如難免;依律和音拒打橫。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冬夏 » 2013-09-11 11:09 AM

醉雨 寫:【初秋夜思】(用杜甫〈愁〉韻)
蛩語切切話浮生,搖落翩翩增怨情。
煙凝峽谷一溪冷,月露雲壁半山明。
獨吟歌未盡款曲,晚酌耽不破愁城。
醉問當年菊徑外,天穹許見斷雲橫。

極為欣賞醉雨兄此詩。個中滋味,幽怨,靜冷,引而不發,牽而不斷,有愁懷,但又不失希望。
正如葉嘉瑩教授所言,杜甫拗體詩乃是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一種原理原則,雖然不遵守格律的拘板的形式,卻掌握了格律的精神與重點。
此言令吾頓悟。真正的文學作品是不拘泥形式的。初學者應先掌握詩的一般格律,必須在多讀多寫中感受它的魅力。功夫練到家,便可忘掉格律,其實又不是真的忘掉,它已沉澱於心。一花五葉,信手撚來,精神不泯。他便可隨意拿來一種文體,比如吴歌等,輕松揉入到律絕詩中來。如果有人不是從格律詩中一步步走來,在反复寫讀中領略到它的妙處,便急功近利想要探索杜甫拗體詩中奧妙,那實在是淺薄。因為杜甫晚年寫的這些拗體詩,只是借律絕詩的一般字數和韻部,揉合吴歌的音律,實是達到忘我忘律的境界。
正如同笠雲生先生那首詩中所言,無求心自得,所得本來無。一種文學形式只是作者表達思想的一個載體。而刻意追求形式,而不注重精神內涵,這便本末倒置了。
有人問,佛是什麼?佛從不下定義。
葉嘉瑩解釋杜甫拗體詩,也未下定義。
然而他們難道真的没有研究出,領悟出什麼嗎?
非也!真正的詩,只有不定義,不拘泥,只要有愛國,正義,真善美等等的魂,才能在一定的格律中,百花齊放,各有所悟,甚至在不斷爭議中發揚光大,或者独辟新境,讓中華文學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好地生存下去,永遠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
最後由 冬夏 於 2013-09-11 04:02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3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冬夏 » 2013-09-11 03:34 PM

再讀老杜詩,感覺含而不露,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山不轉水轉。如曲折之黄河,總有流瀉處;如臘梅之虯枝,曲而不折,骨瘦勁拔;又感覺不認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南海 # 用杜甫〈愁〉韻

天月夜夜喚潮生,滄海殷殷斟别情。
菲徒踐踏悄零落,艦艇分渡漸光明。
斷魂曾泣小鬼國,釣客頻訴紫京城。
自古漁疆得再現,人摇棹槳任縱橫。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3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答李凡邀稿感言

文章李凡 » 2013-09-11 04:41 PM

四年級 寫: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用杜甫〈愁〉韻/秋色(李凡)
秋色凋零亦平生,楓韻殷紅題隱情.
三分意得菊前晦,幾許緣事酒中明.
水流無故織鬱夢,日落焉是冷空城?
入夜風來鳥未寂,偏聽月影亂椏橫.

謝李凡邀寫拗體詩,個人只會律詩,所謂吳體還真沒研究,
所以不好依樣畫葫蘆,只以律詩步韻答之,尚望見諒-----------
P.S個人書讀的少,受杜甫影響不多,即便大師-出律照樣吐嘲,
遑論以吳體為師--------------

答李凡邀稿感言-----七律(用杜甫〈愁〉韻)
以賦賡酬慰此生,焉能硬拗壞行情?
可堪端正千般苦,不允寬邪一己明。
平仄循規詩繼業,篇章衛道價連城。
風騷唱作如難免;依律和音拒打橫。

-----
謝謝和詩.希望此帖是一既創作又研討的帖子,大家暢所欲言..
我第一首是以七言詩寫成,并不理近體詩格律,但依然是本性難移,律句始終為主.於是按杜詩拗了,但把第一句漏了〔我的隨意性總難改〕,發出後至發現,又拗回來:
用杜甫〈愁〉韻/秋色
秋色顧盻亦平生,楓韻殷紅題隱情.
三分意得菊前晦,幾許緣事酒中明.
水流無故織鬱夢,日落焉是冷空城?
入夜風來鳥未寂,偏聽月影亂椏橫.

此帖希望只以七律為主,就杜詩拗體之法理情各抒己見.
至於”吳體”,似乎是後人強加於杜甫者.杜甫只有一首:〈愁〉原注:強戲為吳體.
其他拗律是別人加之.由於古人加之者,亦非等閑之輩,至成名詞.我卻以為兩者雜交,使拗律未能得以生命旺盛.
拗律亦律.至少它比古風更易掌握.杜之拗律是一個對近體詩完全透析認識并站在時代最高峰後極其有創見的突破.并非其時之”吳體”所可盛載的.杜甫是格律詩的集大成者,其拗律是建基於格律成就的新創見.
所以葉教授反覆說明只有把格律詩融會貫通,才能領略其拗體律的真諦〔視頻講解的大意〕.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1 04:56 PM

欣賞醉雨兄,醉雨兄駕馭文字功力和對社會價值的認知,非我能及.也認同冬夏兄的評論.
冬夏說的很好,是的,沒有近體詩薰陶,是無法如此之拗的.讀杜詩之拗律,您完全不感到有任何阻隔,或者我們暫時說不清楚,但您會感覺到其中有規律在.
冬夏兄詩更有家國之思,..
以下是葉嘉瑩教授的視頻或文章摘錄:杜甫是一個集大成的詩人,在他多方面的偉大成就之中最值得註意的,是他繼承傳統而又能突破傳統的一種健全與博大的創造精神。在那篇文章中,我曾經就杜甫在七言律詩的演進中所起的作用討論了杜詩句法的突破傳統和杜詩意象的超越現實。在那篇文章中我還曾說:如果中國的詩歌能從杜甫所開拓出的途徑發展下去的話,那麽必當早已有了另一種近於現代意象化的成就,然而自宋以來中國的舊詩卻並未於此途徑上更有所拓進,這是很可惜的。......杜甫到夔州以後所寫的格律詩有兩種不同風格,一種是橫放孑出完全打破了格律的作品;一種是謹守格律但在句法和意象上有拓展和變化的作品。前者可以《白帝城最高樓》為代表,後者則以《秋興八首》為代表。這兩種作品的風格雖然看起來迥然相異,實際上都是杜甫晚年對格律之運用已經達到完全從心所欲之地步的表現。
《白帝城最高樓》是一首拗體的七律。我們知道,格律詩萌芽於齊梁,成熟於唐代。其中七言律詩直到杜甫才能算真正成熟。而早期的七言律詩如庾信的《烏夜啼》等作品,其音律往往有拗折的地方。“拗”,就是聲音不順口。格律詩對每個字的平仄聲都有嚴格要求,不符合這些要求就是“拗”。所以,聲律的拗折本來是格律詩的一種不成熟的現象。但杜甫去蜀入夔之後,以拗折之筆寫拗澀之情,夐然有獨往之致,形成了一種橫放孑出於格律之外的所謂“拗律”。
〔凡按:此之所以拗而讀者無不順之大成功也〕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1 05:02 PM

如果我現在提出一個想法,大家認為是否可接受:
按杜詩之平仄,每句的第一字可以靈活轉變,而其他未平仄暫不改變.
如何? 
上面一二首再審:〔我把失對失黏,改為拗對拗黏,是否可以?以前四字定調〕 
〔即使再審亦未必正確,希望指正.此帖以後亦如是想.我之所有文字亦如是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下句合律)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上句合律)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上句四仄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此聯合律)
(單句/以下同,23578合律/12,34,56拗對/23,45拗黏)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上句合律/下句三平尾)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上句合律/下句三平尾)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平中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此聯合律)
(1378合律/56拗對/67拗黏)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9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