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楚狂 » 2013-08-30 09:17 AM
「題鳳」典故,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後來,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以為欣,故作。「鳳」字,凡鳥也。
故事中的「喜」即「嵇喜」,竹林七賢嵇康的兄長(一曰族兄),嵇康之友呂安訪嵇康不遇,以嵇喜為人「俗凡」,故嵇喜延客入戶,呂安不入(不與嵇喜談),題「鳳」字門上離去。
魏晉南北朝人率性不羈,多見其真。
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修訂版所收「題鳳」的三個相關解釋中的前兩個,均只收「嘲諷」之解,略有不備。第三個解釋「呂安題鳳」始將「訪友不遇」收入。
如:
唐‧羅隱〈酬趙給事相尋不遇留贈〉
誰憶顏生窮巷裡,能勞馬跡破春苔。忽看童子掃花處,始愧夕郎題鳳來。
斜景適隨詩興盡,好風才送珮聲回。豈無雞黍期他日,惜此殘春阻綠杯。
宋‧梅堯臣 〈吳正仲見訪迴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
永日無車馬,閑坊有竹鄰。雨中烏帽至,門外綠苔新。
不殺雞為具,堪題鳳向人。山公識墨在,知我舊來貧。
詩人多有「自嘲」之意,此用典所在。
若用在自己訪友不遇,題鳳於門,不免有嘲人之寓。
另,
「堪」字與「勘」字,意略不同。
「堪」字釋為「可」,入【下平13覃】獨用。
「勘」字,字典收有平聲韻(枯含切,讀如堪),釋為「能」。
但《佩文韻府》、《詩韻合璧》等韻書只收在【去聲28勘】獨用,釋為「校對」之「校」。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