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品姬 » 2013-08-20 03:49 AM

李凡 寫:


這字回了幾次:
若說我詩中最常用二十字中,聽一定是一字.我愛聽字多於愛看字.
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所謂五聽之法,則可聽色,慾,耳,目,辭〔不直〕.
其實不止於此.聽天由命,聽其自然.這聽是順從.聽憑,是任憑.聽用,是待用...
花可聽,景可聽,情可聽,意可聽〔非用聽診器〕,山川自然,世事萬物,時空古今,日月星辰,風霜雨露,春夏秋冬,...皆可聽也.是一切感覺皆可聽之知之...夢可聽,心可聽,魂亦可聽.「聽漢江星色,仁川月影,釜山雲事,雷電天鈞.」只是用〔天象〕說明白了過去那些經歷,尚在耳中回旋...
說一個不是道理的道理.盲人如何看世界?曰之聽,曰之感,曰之覺.曰之心...盲人可做的事,我們就閉上眼睛當可聽花開花謝,雲舒雲卷,事成事敗,緣去緣來...




李凡詞長您舉了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所謂五聽之法,則可聽色,慾,耳,目,辭〔不直〕."
這個經典雖然有道學聲勢,但在這老道思維其實是在道家特殊環境,狹窄場合的虛無學說.
(相信一般人和小妹一樣,不是這麽虛無!)

或者古代文言的“聽憑”可以用簡單的“聽”作為省略詞,但李凡這作品,始終令人沒法子連貫去看星.
如果在“聽”字後面加上一些橋段,說些什麽老子列子思想,或者可當別論.

這一回,小妹倒很同意潘老師的見解.
李凡詞長用“聽憑”來辯白“聽”的用法,完全沒有邏輯可言.
品姬
會員
 
文章: 229
註冊時間: 2011-03-24 02:29 A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潘柏 » 2013-08-20 04:44 AM

品姬 寫:
李凡 寫:


這字回了幾次:
若說我詩中最常用二十字中,聽一定是一字.我愛聽字多於愛看字.
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所謂五聽之法,則可聽色,慾,耳,目,辭〔不直〕.
其實不止於此.聽天由命,聽其自然.這聽是順從.聽憑,是任憑.聽用,是待用...
花可聽,景可聽,情可聽,意可聽〔非用聽診器〕,山川自然,世事萬物,時空古今,日月星辰,風霜雨露,春夏秋冬,...皆可聽也.是一切感覺皆可聽之知之...夢可聽,心可聽,魂亦可聽.「聽漢江星色,仁川月影,釜山雲事,雷電天鈞.」只是用〔天象〕說明白了過去那些經歷,尚在耳中回旋...
說一個不是道理的道理.盲人如何看世界?曰之聽,曰之感,曰之覺.曰之心...盲人可做的事,我們就閉上眼睛當可聽花開花謝,雲舒雲卷,事成事敗,緣去緣來...


品姬詞長說得好.
大詞人都會有錯!
李凡詞長先說了“一切感覺皆可聽之知之...”,然後在後面補上一個非常重要補充:
“尚在耳中回旋”.這補句重要的很!
詞長也明顯在暗示您所說的“天象”(星色),用“聽”這感官途徑不能達到理解的功能,
至少不能全面理解,所以要用“耳中回旋”去補救.

“聽”單獨來分析,在下沒有否定李凡詞長“任憑”那部分含義.
不過,當您把“聽”連接去“星色”,便很牽強.
”是眼目的感官效應,“聲”,“音”或者“響”才關乎“”.

在下只是二者取其勝,才建議“”比“”較為恰當.

李詞長或許也記得沁水園公子的作品“半島烽煙”有一句濃厚反戰味道的這樣寫:萬里戎機陸沉.

這句,我們師生們都曾經劇烈爭論過對與不對.
小弟到現在仍然覺得很有問題.

“陸沉”,怎可以“”?
李凡詞長是講究邏輯的,您的邏輯怎樣解釋呢?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李廷玉 » 2013-08-20 07:48 AM

旁觀者冒眛進一言
《康熙字典》:聽...候也。《戰國策》請爲王聽東方之處。《註》聽,偵候之。
《辭海》:《荀子》〈議兵〉:「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注:「聽猶耳目也,或曰間諜者」
麻將中說「聽了」 當取此義
謹供列位 詞長參考
廷玉一揖
李廷玉
會員
 
文章: 1326
註冊時間: 2012-08-18 01:16 P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潘柏 » 2013-08-21 05:29 AM

李廷玉 寫:旁觀者冒眛進一言
《康熙字典》:聽...候也。《戰國策》請爲王聽東方之處。《註》聽,偵候之。
《辭海》:《荀子》〈議兵〉:「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注:「聽猶耳目也,或曰間諜者」
麻將中說「聽了」 當取此義
謹供列位 詞長參考
廷玉一揖


先向李廷玉詞長問安!

李廷玉詞長援引《康熙字典》,《辭海》和。《戰國策》的“聽”字解釋,在下都很清楚.
詞長是否希望在下從其中的本義(而非引申意義)去推敲?

如果“”解做“偵候之”,便和李凡詞長大作裏面的“聽...星色”格格不入.
如果“”解做“耳目”,那又怎樣撮合李凡詞兄的“星色”呢?

重要的配詞問題.

願聞其詳.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李凡 » 2013-08-21 02:09 PM

謝廷玉詞長.
不必解釋了,這文字〔還不算詩詞〕的abc ,我上面鍵了那樣多字,竟是白費.以後也不談了.

咱自聽去,他自看去,但說實話,咱聽得了漢江星色,仁川月影〔所蘊涵的意旨〕,公子聽得了陸沉〔意旨:制度,風物,價值觀,..的沉淪〕而兩師徒卻未必看得了的〔按他們理解是要眼看到的/或看了電視,但是電視,不是漢江.看漢江是攝影師,不是科技...〕人不以心而行止,文字亦不能解,何況詩詞...
聽花開花謝,雲舒雲卷,事成事敗,緣去緣來...我耕雲犁霧,摶風煮海,臥聲色於瑤池,.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品姬 » 2013-08-22 10:29 PM

李凡 寫:謝廷玉詞長.
不必解釋了,這文字〔還不算詩詞〕的abc ,我上面鍵了那樣多字,竟是白費.以後也不談了.

咱自聽去,他自看去,但說實話,咱聽得了漢江星色,仁川月影〔所蘊涵的意旨〕,公子聽得了陸沉〔意旨:制度,風物,價值觀,..的沉淪〕而兩師徒卻未必看得了的〔按他們理解是要眼看到的/或看了電視,但是電視,不是漢江.看漢江是攝影師,不是科技...〕人不以心而行止,文字亦不能解,何況詩詞...
聽花開花謝,雲舒雲卷,事成事敗,緣去緣來...我耕雲犁霧,摶風煮海,臥聲色於瑤池,.


李凡詞長此言差矣.
李凡詞長為什麼如此動氣?
我們作文學的,當自己寫得不妥善,用詞不當啦,意識模糊啦,前後矛盾等,邏輯錯誤啦,理應檢查一下.
任何文壇參與者,寫出的文章作品,都希望有人回應.以閣下(或公子!或雙劍合璧!)的才華識見,何以還要故意拉攏李廷玉這位大老壓過去,硬著慫恿李廷玉不要談論下去?

小妹不以為潘柏引述李凡您的經典名言是斷章取義.
“聽”是耳朵官能動作. “星色”是眼睛光線的感覺結果. 李凡大可把詩人(例如閣下說的盲人思維)對“聽”的想像範圍無限放大到完全同聽覺無關,甚至只同顏色掛鉤,想像到美輪美奐.那是您的自由.不能深責.但潘老這次是從“本義”出發,給後學輩與基本配詞的學習和理解.
小妹時常同潘柏的意見相左. 潘老的觀點和角度,小妹也時時不以為然. 這次,潘老沒錯就是沒錯.
李凡說“人不以心而行止,文字亦不能解,何況詩詞...”,這些話實在過分了些,滿有人身攻擊的語調.小妹不想對號入座,但面對李凡這位大詩人,還是建議您:先弄清楚“聽”的本義,再基於弄清之後的結果,指出公子“戎機聽陸沈”如何不合邏輯.
呵呵,小妹若有得罪,惟有向李凡,李廷玉叩頭!
品姬
會員
 
文章: 229
註冊時間: 2011-03-24 02:29 A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醉雨 » 2013-08-22 11:25 PM

既然有討論,順便請教一下這是甚麼邏輯?


周禮˙官秋˙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下:「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

晉書˙卷五十一˙摯虞傳:「其日月之眚,水旱之災,則反聽內視,求其所由,遠觀諸物,近驗諸身。」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潘柏 » 2013-08-23 05:44 AM

醉雨 寫:既然有討論,順便請教一下這是甚麼邏輯?


周禮˙官秋˙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下:「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

晉書˙卷五十一˙摯虞傳:「其日月之眚,水旱之災,則反聽內視,求其所由,遠觀諸物,近驗諸身。」


醉雨詞兄文安
幸好您完完整整的把周禮官秋小司寇的“色聽”的前提一併列出,好讓在下說明“聽”的邏輯.
以免在認同小司寇之後,在下可能再給大詞人壓下一個“斷章取義”的惡名.

小司寇的“色聽”本身沒有問題.因為它有特定前提.
“色聽”的前提是什麼呢?
醉雨詞兄清楚引明,是“五聲聽獄訟”.

一般來說,寫詩作詞,我們最重要將大眾的共通資料消化,才進而求那標奇,求那立異.
比方說,
您我都不需引周禮,引孔子,便輕鬆接受“觀顏閱色”,對不對?
而在沒有特定解話的情況下, 說成“聞顏聽色”,對方一定很愕然
….跟著拐了一個大彎才給個類似“我只著重同盲人論詩”!
及至對方請您解釋一下您的奇異觀點,您

同樣道理,如果某君劈頭跟您說今兒晚上抬頭看夜空,
您以為“聽星”會比“觀星”來得自然嗎?

有些文學專家為了表演自己天份,又或者為了顯示自己用詞出眾,
便扭盡六壬去寫詩.

于是,用眼睛看天象那麼自然的動作,在某大詩人筆下,寫成“聽星色”.
我們是否也為了描寫北韓吃人國度的可怕,寫成“食星色”(因為經書早載“食色性也”)呢?
詩人寫詩詞,可以天馬行空. 可以的. 容許的.
問題是,扯得太遠,便會造作,也脫離現實,弄巧反拙.

在下是將“聽星色”和“看星色”兩者相比,覺得“聽星色”差勁. “看星色”自然合理得多.

李凡詞兄用了很大篇幅維護沁水園公子“萬里戎機聽陸沉”,或者有他個人秘而不宣的動機.
在下不敢在這揭人私隱.

李凡詞長主張我們用心”聽”. 破口漫罵倒不如用心建設!
在下建議: “聽…星色” 用“看…星色”, “閱…星色”, “觀…星色”, “念…星色”代替.
在下建議: 萬里戎機“聽陸沉”, 用“待陸沉”, “陷陸沉”, “必陸沉”代替

李凡那麼宣揚邏輯,所以我用邏輯迎接.
醉雨詞兄,您又有沒有勇氣說出閣下的邏輯給大家分享? 請指教在下!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葉大照 » 2013-08-23 11:35 AM

看來
得罪了狂人
就會遭到不禮貌的小組圍攻

得罪狂人遭不禮
狽狼小組狠圍攻
詩詞答辯論無品
聽到陸沉疑一中
葉大照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醉雨 » 2013-08-23 02:44 PM

潘柏 寫:李凡那麼宣揚邏輯,所以我用邏輯迎接.
醉雨詞兄,您又有沒有勇氣說出閣下的邏輯給大家分享? 請指教在下!


回潘柏兄:
醉雨沒甚麼長篇大論,但能用傾聽而已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李凡 » 2013-08-23 06:55 PM

沁園春/聽
欲聽風聲,欲聽雲情,欲聽月襟.
此聽之行止,聽之詩境,聽之本識,怎問於今?
若字知微,如詞解意,值此蒼冥堪一斟.
從違待,看空虛遠邇,省審耽吟.
.
誰何明鑑幽深.是山野迷茫歸鳥林.
或閒聽煙色,靜聽水影,傾聽塵事,清籟其尋.
莫嘆言真,莫嘆文累,緣累緣真槐下音.
由來者,總機關鎖就,忘了初心.

若要聽月,可在網上找辛棄疾之〔聽月詩〕...又可在此網讀到敏翔詞丈生前貼出的:明.沈光文詩句:遇 晴 常 聽 月 ; 無 月 聽 偏 難 。
又或問:空虛可看嗎?吾無言.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