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峽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天龍峽

文章戴金生 » 2013-08-16 10:44 PM

有更多的照片嗎?

看湘西天龍峽照片
綠水鑿成千尺壁,人間仙境覓苗疆。
瀟湘萬谷排行比,當數天龍第一香。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天龍峽

文章李凡 » 2013-08-16 10:59 PM

練習生 寫:謝謝深詞長寫好文章獻美圖>
拜網路科技之賜,晚也線上遊覽天龍峽,除了增長見聞,了解天龍相公為反抗民族壓迫,謀刺帝王失敗後躲藏在峽谷中的淒美傳說外。對素有“苗疆第一險谷”之稱的天龍峽,其以險、奇、峻、秀、幽著稱的絕世景觀,實歎為觀止.無怪乎詞長筆下[蒼鷹飛迴愁難度,恐撫匏瓜摩天潢。][神牛下搗危湍碎,飛碧濺銀雷公狂].l金斝噴薄擁殷磅,水栗陸礱靈若驚。][龍伯斬斷一綫天]原來-鷹愁崖.千絲泉.雷公潭.一線天等美景呼之欲出.
另晚也佩服詞長鍊字、修辭、用事之精心,讓讀者想像更深入,如崟崎>飛鳧>陴堞>砢硪>匏瓜>金斝>殷磅>水栗陸礱>翥鳳>龍伯>碧翁>玄域>元形>青童君,這豈是一般年輕人可以寫得.晚由衷祝福君:引手何妨一釣鰲. :-D


練兄:很多年之前,杰,深,晁昊,还是中學生時.德儒兄就向我提及他們都是倚馬可待者.
并認為他們已後來居上了.我把晁昊在詩詞小講堂中的帖子翻上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天龍峽

文章 » 2013-08-16 11:02 PM

戴金生 寫:有更多的照片嗎?

看湘西天龍峽照片
綠水鑿成千尺壁,人間仙境覓苗疆。
瀟湘萬谷排行比,當數天龍第一香。


問好戴金生詞長,謝好詩相和。 :-)
難得詞長有興趣,末學拍了不少,聊以分享︰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黯黯秋心二十年,青山依舊頭初白
會員
 
文章: 323
註冊時間: 2006-07-04 08:44 PM
來自: 香港

Re: 天龍峽

文章練習生 » 2013-08-17 02:38 AM

深 寫:噫吁哉,昔不聞潭嶺崟崎騎天龍,登之使人神徬徨。
亞努出飛鳧,昏帝怒開張。
倉卒兵士死,潰遁走貴陽。
可憐四月悲,虯心終消亡。
然後黃絲陴堞夾窮谷,砢硪駢擁排南疆。
蒼鷹飛迴愁難度,恐撫匏瓜摩天潢。
神牛下搗危湍碎,飛碧濺銀雷公狂。
仰望煙鬟入蒼冥,劍戟磨裂如礪硎,犴獌狸獾駭留停。
方窺淺草繁如纚,爭知翥鳳忽爾垂欲傾。
金斝噴薄擁殷磅,水栗陸礱靈若驚。
散漫沉磊塞龍泉,絕似中流擲砥柱。
側懸復道隈盤紆,脅肩顫足毛髮豎。
下踔空絕嗟徘徊,趑趄誰借竹筇拄。
龍伯斬斷一綫天,風蕭蕭兮登臨苦。
信有碧翁祐朅來,萬古胡為開拓主?
我本泰山末,玄域莫須猜。
造化元形秀,天龍何壯哉﹗
欲邀青童君,相于盡一杯。

再覆深詞長:
喜歡此作再讀幾遍,本詩[天龍峽]為雜言古詩,亦稱之「參差語」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其特點是形式比較自由,便於無所拘束地表達思想感情。
詞長詩作[天龍峽]全文三十八句245字,採「轉韻」之法。首押七陽韻,次轉九青韻,三轉八庚韻,四轉上聲七麌韻,五轉十灰韻,全文流暢,體制儼然.然聲律似乎還有進步的空間.晚謹就所知提供參考, 若說錯了尚請海涵.
晚聽聞古詩雖異於律,然每句之間,亦必平仄均勻,讀之始響亮,其用平仄之法,漁洋謂:[於無定式中,亦有定式矣.]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此四式即為古體詩之聲調。尤以「平平平」一式最常見,前人稱之為「三平調」。蓋五,七古之平仄,總以每句之後三字為主,尤以五言之第三字及七言之第五字,最須重視。另外古詩中宜少用五平或七平之句,如[虯心終消亡]讀之聲調少變化殊為可惜,盼君詩不憚改再讀多遍,定能體會,夜安願君更上層樓!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天龍峽

文章 » 2013-08-17 12:19 PM

練習生 寫:
深 寫:噫吁哉,昔不聞潭嶺崟崎騎天龍,登之使人神徬徨。
亞努出飛鳧,昏帝怒開張。
倉卒兵士死,潰遁走貴陽。
可憐四月悲,虯心終消亡。
然後黃絲陴堞夾窮谷,砢硪駢擁排南疆。
蒼鷹飛迴愁難度,恐撫匏瓜摩天潢。
神牛下搗危湍碎,飛碧濺銀雷公狂。
仰望煙鬟入蒼冥,劍戟磨裂如礪硎,犴獌狸獾駭留停。
方窺淺草繁如纚,爭知翥鳳忽爾垂欲傾。
金斝噴薄擁殷磅,水栗陸礱靈若驚。
散漫沉磊塞龍泉,絕似中流擲砥柱。
側懸復道隈盤紆,脅肩顫足毛髮豎。
下踔空絕嗟徘徊,趑趄誰借竹筇拄。
龍伯斬斷一綫天,風蕭蕭兮登臨苦。
信有碧翁祐朅來,萬古胡為開拓主?
我本泰山末,玄域莫須猜。
造化元形秀,天龍何壯哉﹗
欲邀青童君,相于盡一杯。

再覆深詞長:
喜歡此作再讀幾遍,本詩[天龍峽]為雜言古詩,亦稱之「參差語」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其特點是形式比較自由,便於無所拘束地表達思想感情。
詞長詩作[天龍峽]全文三十八句245字,採「轉韻」之法。首押七陽韻,次轉九青韻,三轉八庚韻,四轉上聲七麌韻,五轉十灰韻,全文流暢,體制儼然.然聲律似乎還有進步的空間.晚謹就所知提供參考, 若說錯了尚請海涵.
晚聽聞古詩雖異於律,然每句之間,亦必平仄均勻,讀之始響亮,其用平仄之法,漁洋謂:[於無定式中,亦有定式矣.]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此四式即為古體詩之聲調。尤以「平平平」一式最常見,前人稱之為「三平調」。蓋五,七古之平仄,總以每句之後三字為主,尤以五言之第三字及七言之第五字,最須重視。另外古詩中宜少用五平或七平之句,如[虯心終消亡]讀之聲調少變化殊為可惜,盼君詩不憚改再讀多遍,定能體會,夜安願君更上層樓!


謝練習生詞長賜教。詞長所言古體之聲律,末學誠有注意,故初寫成後,嘗就聲律而改用字,盡量貼近古調。唯如詞長指出,尚有不少語句聲律可再斟酌,此容末學再改。另外求教,詞長所舉之聲律定式,未知一詩中是否每句應該每句盡守,抑或下句才較需注意?
事實上,末學所寫古體不多,詩友亦曾提點過部分拙作之聲律問題,此再謝詞長提出,今後定當多加注意。
黯黯秋心二十年,青山依舊頭初白
會員
 
文章: 323
註冊時間: 2006-07-04 08:44 PM
來自: 香港

Re: 天龍峽

文章一善 » 2013-08-17 02:59 PM

美景好詩..
好久不見少年.深.
寫詩難成江西派,填詞不喜花間集。
一善
會員
 
文章: 4415
註冊時間: 2002-06-30 01:33 PM
來自: 台灣

上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 位訪客